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预警

文章内容

半干旱气候特征_半干旱气候

tamoadmin 2024-08-14
1.奥卡万戈河流域气候类型2.干旱的特点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最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特征的影响4.我国半干旱气候原因5.亚热带半干旱气候的特征是什么?6.

1.奥卡万戈河流域气候类型

2.干旱的特点

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最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特征的影响

4.我国半干旱气候原因

5.亚热带半干旱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6.热带沙漠或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要有几种?

半干旱气候特征_半干旱气候

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

宁夏 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一般在200 至400毫米.平均气温5-10℃.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是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特别适宜农作物及瓜果生长.贺兰山的山脊是我国荒漠草原与荒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分界线.山岭中间,也有一些较低矮的山口,成为东西交通要道.

新疆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冷热差异悬殊,寒暑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春秋季较短,冬夏季较长.四季着衣,夏季可备单衣,加外套,冬季要有厚羊毛衫和羽绒服或大衣.春秋两季穿羊毛衫并备风衣,如果去北疆高寒地区,也要备羽绒服.新疆各地气候状况如下:地区 季节 海拔(米).

青海 全省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有以下特点:(1)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时数多、总辐射量大的省份.(2)平均气温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7℃~8.5℃之间,全省各地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在5.3℃~20℃之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17℃~5℃之间.(3)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4)雨热同期,青海属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5月中旬以后进入雨季,至9月中旬前后雨季结束,这期间正是月平均气温≥5℃的持续时期.(5)气象灾害多,危害较大.

陕西 南北狭长,从北向南形成三个各具特色的自然区: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开发和转化潜力巨大;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素以风雅和谐富庶著称于世;陕南秦巴山地山青水秀,聚南国之神韵…….境内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

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比较典型的是,宁夏、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则是气候类型多样的省份.笼统的说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或者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奥卡万戈河流域气候类型

西北地区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干旱。

根据地理区划,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包括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对照行政区划,大概囊括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

西北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很多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高寒气候。其中,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柴达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于100毫米,吐鲁番不足20毫米,几乎终年无雨。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高原、山地地形较高对湿润气流的阻挡,导致本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形成沙漠广袤和戈壁沙滩的景观。

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西北地区大部属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局部属于高寒气候。吐鲁番盆地为全国夏季最热的地区。托克逊为全国降水最少的地区。

西北地区的自然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人口约1亿,为全国的7.3%;人均土地面积3.8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5倍:其中耕地1853万公顷,人均耕地0.21公顷,高于全国人均一倍;草地6544万公顷,人均0.73公顷;林地1413万公顷。

西北地区富含石油、煤炭、天然气、镍、铂、钾盐等矿产,著名的有克拉玛依油田、榆林煤矿等。其中煤炭保有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中国陆上总储油量的近23%。天然气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储气量的58%。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北地区

干旱的特点

奥卡万戈河流域位于非洲南部,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奥卡万戈河流域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一年中分为明显的雨季和干季,从而使得奥卡万戈河的径流量季节变化极大。

拓展知识

1、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年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气温高,季节性明显。奥卡万戈河流域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主要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包括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的部分地区。

在这里,每年的6月至9月是湿季,降水量较大,而10月至次年5月是干季,降水量较少。这种气候条件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2、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奥卡万戈河流域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包括南非和津巴布韦的部分地区。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降水量较多,夏季降水量较少,气温适中。这种气候条件对河流流域的植被和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

3、半干旱气候:

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于奥卡万戈河流域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包括安哥拉、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的部分地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年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气温较高,季节性明显。半干旱气候区的植被以草原和灌木丛为主,对水的需求较大。

4、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于奥卡万戈河流域的西部地区,包括刚果(金)和刚果(布)的部分地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年降水量丰富,气温高,季节性不明显。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对水热的需求较大。

5、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奥卡万戈河流域的东部地区,包括马拉维、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的部分地区。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降水量较多,冬季降水量较少,气温适中。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以草原和森林为主,对水热的需求较大。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最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特征的影响

(一)干旱的地区性

1.中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年均降水量200~111m仅以下为干旱区;200~450mm为半干旱区。

(1)华北半干旱区

冬春季受大陆干冷气团控制,降水偏少,年降水量多少于800mm,不少地区年降水量少于 400mm;夏季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降水集中,降水量年内变化是:6~8月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0%~60%,春季占10%,冬季仅占1%~5%。由于海陆分布影响,年降水量一般由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年际变化也很大,每年的雨季到来迟早不一,因此,干旱灾害频繁,对农业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内蒙古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年均降水量 200~400mm,由东南向西北减少,6~8月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0%~70%,4~9月牧草生长期可占90%,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多有春夏旱发生。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陕南、关中、陇南降水较多,甘肃有66%的地区年降水量少于300mm,河西走廊<200mm,玉门以西<50mm,青海<400mm,宁夏<300mm,新疆<200mm,南疆<70mm。这些都是全国干旱比较严重的地区。

2.广西相对干旱区

广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30mm,但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有三大少雨干旱区,即为相对干旱区:左江谷地,平均年降水量为1200mm,最少降水量记录是1937年凭祥站513.8mm;右江谷地,平均年降水量为1000~1400mm;大瑶山雨影区即武宣县、兴宾区等平均年降水量约为1280mm。

(二)干旱的季节性

全国范围:东北干旱区:春旱、夏旱;黄淮海干旱区:春旱、春夏连旱、春夏秋连旱、夏旱、夏秋连旱、秋旱;长江流域地区:夏旱、夏秋连旱;华南地区:秋冬旱、冬春旱、秋冬旱、夏旱、夏秋旱;西南地区:冬春旱。

广西:据1951~1990年统计:

春旱:571次,轻旱(减产3~5成)457次,重旱(减产5~8成)109次,极旱(减产>8成)5次;

夏旱:124次,轻旱101次,重旱19次,极旱4次;

秋旱:855次,轻旱581次,重旱230次,极旱44次:

连旱:138次,轻旱69次,重旱57次,极旱12次。

(三)干旱连发性

北京地区:1470~1949年有115次是连续干旱,其中1637~1643年连旱7a;

黄河流域:1627~1641年连续5a干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1958~1967年连续4a干旱,1966~1968年连续3a干旱;

华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连年少雨干旱;

广西:~1990年连旱7~8a,主要有南宁、柳州、玉林、百色等市。

我国半干旱气候原因

西北干旱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边疆,西与北面至国境;东与内蒙区以干燥度4.0等值线为界,大致通过狼山、贺兰山西坡至河西走廊东端的乌鞘岭;南与青藏区的界线,西起帕米尔高原,经昆仑山北坡、布尔汗布达山,东延至青海湖附近的日月山、拉脊山与华北区相接。柴达木盆地自然景观与河西走廊类似,阿尔金山、祁连山具有与天山相似的干旱区山地垂直带结构。行政区划亡,本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部、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省西北部,面积辽阔,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0%。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四周多高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少能够到达,因而形成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境内大部分属于干荒漠。东西两侧边缘地区属于荒漠草原。境内高大山地的迎风坡面可以获得较多的降水,形成荒漠中的“湿岛”,高山上孕育了众多的冰川积雪,山坡上还有绿色的草原和苍翠的森林,发源于高山冰雪区的河流,在山前平原又形成了大片绿洲沃野,改变了荒漠地区的单调景色。

西北地区,雄伟的高山环抱着巨大而深陷的内陆盆地:中昆仑山与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着柴达木盆地;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为塔里木盆地;北山山地以北为阿拉善高平原,北山与祁连山之间为河西走廊。这种山地与盆地的相间分布,构成了本地区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山地海拔一般在4000m以上,有不少高峰6000m。天山、祁连山、阿尔金山等都是典型的褶皱断块山,山地内部分布有一系列断陷盆地或谷地。青藏高原的巨大山岭的屏障作用,加剧丁内陆盆地的干旱程度。高山与巨大盆地成为本区主要地貌单元,也是引起区域内部自然景观分异的主要因素。

荒漠盆地边缘的高山不仅是盆地中地表堆积物的供应源地,而且它们的排列形式,对气流的运行和气候形成有很大影响。高山对气流有明显的屏障作用,这在天山的南北两侧表现得最为明显。天山北坡为迎风坡,由于地形阻滞,常形成静止锋,降水较多,冬季在山前常有冷空气聚积,山地常出现逆温现象,有利于山区冬季牧场的利用。天山南坡为背风侧,降水稀少,山体中部森林带不明显。山坡物理风化强烈。北来的冷空气通常需要绕过天山才能进入塔里木盆地,由于冷空气变性,气温增高,使大气干旱程度增强,甚至出现旱风。乌鲁木齐的东南风、伊犁河谷的东风多具有焚风效应。

大盆地内部,地表结构一般呈环状或带状排列。在盆地边缘与山麓带,形成洪积扇及洪积扇平原。随着地势向盆地中心倾斜降低,物质相应逐渐变细,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洪积扇与洪积—冲积平原接触地带,地下水丰富,常有绿洲分布,冲积平原上沙丘连绵不绝。再往盆地中心,进入河流尾间,物质更细,盆地中心为盐湖,形成冲积—湖积平原,组成物质为粉沙夹亚黏土,盐湖周围为盐碱滩。

戈壁沙漠分布广泛也是西北地区自然地理主要特征之一。据统计,我国戈壁沙漠总面积约128万平方公里,其中约有90%分布在贺兰山、乌鞘岭一带的西北干旱区内。

亚热带半干旱气候的特征是什么?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成因主要是干旱气候影响。气候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西北部。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加之地形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空气干燥降水稀少,形成比较干旱的气候。在气候影响下形成干旱半干旱的地理环境。青藏地区西北部海拔更高,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形成高寒的、干旱的地理环境。

热带沙漠或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主要有几种?

亚热带所在各地区的范围大小、气候状况及地理景观都不相同。由于海陆分布的显著差异,使南半球的亚热带远不如北半球亚热带明显;地球运动所造成的行星风系及洋流影响的不同,又使大陆西岸亚热带和大陆东岸亚热带有相当大的差别。可将世界上的亚热带分为四种类型:大陆西岸型,即地中海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被视为典型的亚热带;大陆东岸型,即季风型,夏季湿热,冬季干冷;内陆型,即干旱草原与荒漠型,雨量稀少,全年干燥,温度较差大;山地型,指基底部分为亚热带的山地,垂直地带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其中,内陆型和山地型实属亚热带的过渡型。中国的亚热带,全称为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地带。属大陆东岸型。它在世界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方,由于副热带高压带的存在,空气下沉增温,水汽远离饱和点,大都成为极端干旱的荒漠;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地中海型气候,冬湿夏干,水热不甚协调,也远逊于中国季风亚热带。中国的亚热带,由于季风环流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雨热同季,气候适宜,成为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副热带季风气候、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型气候)、副热带湿润气候、副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天气系统活动于本带的天气系统有热带气旋、锋面气旋、季风槽、副高、西风带等。特点亚热带是世界上一个重要的气候带。亚热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月微寒,足使喜温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

热带沙漠(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热带干旱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10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度左右。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自然植被是荒漠。第二种则是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