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气象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教学反思_气象灾害的预防与治理

tamoadmin 2024-08-14
1.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及防治措施2.幼儿园气象灾害防御重点3.如何防御暴雨洪涝灾害?4.自然灾害小知识顺口溜5.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6.如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沙尘来

1.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及防治措施

2.幼儿园气象灾害防御重点

3.如何防御暴雨洪涝灾害?

4.自然灾害小知识顺口溜

5.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6.如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气象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教学反思_气象灾害的预防与治理

沙尘来源及其路径

从1999年到2002年春季,我国境内共发生53次( 1999年9次,2000年14次,2001年18次,2002年12次)沙尘天气,其中有33次起源于蒙古国中南部戈壁地区,换句话说,就是每年肆虐我国的沙尘,约有六成来自境外。这是7月2日,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李黄向媒体公布的研究结果。他说,2002年春季,我国北方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具有出现时段集中、发生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等3个特点。影响我国的沙尘天气源地,可分为境外和境内两种。分析表明:三分之二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地区,在途经我国北方时得到沙尘物质的补充而加强;境内沙源仅为三分之一左右。发生在中亚 (哈萨克斯坦)的沙尘天气,不可能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东部乃至华北地区。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境内的沙尘天气高发区,但一般不会影响到西北地区东部和华北地区。我国的沙尘天气路径可分为西北路径、偏西路径和偏北路径:西北1路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高原中西部或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西北2路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南部或内蒙古中西部,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大部;偏西路径,沙尘天气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主要影响我国西北、华北;偏北路径,沙尘天气一般起源于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

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 (sand duststorm) 是沙暴 (sandstorm) 和尘暴 (duststorm) 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暴天气的危害

沙尘暴天气是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可造成房屋倒塌、交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蓄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沙尘暴危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环境恶化

2、生产生活受影响

3、生命财产损失

4、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沙尘暴产生的原因

沙尘暴缘起土壤风蚀

据新华社兰州电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的努力下,一项为探讨沙尘物质的启动、传输机理而专门设立的沙尘暴风洞模拟实验近日用品顺利完成。

沙尘暴的治理和预防措施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4.人们对自然进行长期掠夺式开发,因而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环境的恶化又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尘物质来源。

5.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6.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及防治措施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避免和减轻暴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暴雨灾害防御工作,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暴雨灾害防御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御、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雨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将暴雨灾害防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暴雨灾害防御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应当健全暴雨灾害防御工作协调机制,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暴雨灾害防御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暴雨灾害防御相关工作。第六条 各级人民及有关部门应当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暴雨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学校应当把暴雨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有关课程和课外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暴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第二章 预警发布第七条 暴雨预警信息实行统一发布制度。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暴雨预警信息的发布、解除与传播管理工作,其所属的气象台按照发布权限发布暴雨预警信息。

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暴雨预警信息。第八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应当严密监视天气变化,提高暴雨预报、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及时调整和解除暴雨预警。第九条 根据降雨强度、降雨总量和持续时间,暴雨预警划分为四级:

(一)蓝色预警(Ⅳ级):预计未来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五十毫米以上,或者其中1小时降雨量达到四十毫米以上;

(二)**预警(Ⅲ级):预计未来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一百毫米以上,或者其中1小时降雨量达到六十毫米以上;

(三)橙色预警(Ⅱ级):预计未来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一百五十毫米以上,或者其中1小时降雨量达到八十毫米以上;

(四)红色预警(Ⅰ级):预计未来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二百毫米以上,或者其中1小时降雨量达到一百毫米以上。第十条 各媒体单位根据暴雨预警级别,按照下列规定传播预警信息:

(一)蓝色和**预警: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通过应急广播直播、滚动字幕、网页新闻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直至解除预警;

(二)橙色和红色预警:河北广电网络集团、电台、电视台、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和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过应急广播直播、滚动字幕、网页新闻、网络推送和手机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直至解除预警。第十一条 社区、学校、医院、商场、体育场馆、机场、车站、港口、码头、旅游景区(点)等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做好暴雨预警信息接收与传播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利用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多种方式,及时将暴雨预警信息传递给受影响人员。

气象灾害防御信息联络人员收到暴雨预警信息后,应当及时向受影响的公众传播。第三章 应急响应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报告暴雨预警信息,并向有关部门通报。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应当根据暴雨预警信息,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会商,决定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第十四条 蓝色预警响应:

县级人民主要负责人负责本行政区域应急响应的组织落实,并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准备。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通知居住在低洼地带、各类危旧住房、厂房、工棚和临时建筑物内的人员注意可能出现的房屋漏雨、水浸等情况,并组织排查安全隐患。

教育部门及时将暴雨预警信息通报辖区各幼儿园和学校,暂停室外教学活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检查储备药品。

公安部门组织警力,加强对城市地道桥、下凹式立交桥、低洼路段和高速公路等重点路段的实时监控;根据道路积水状况,及时疏导交通;实行24小时备勤,应急队伍随时准备投入抢险救灾。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强对城市道路、桥梁等设施的巡查和检修,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确保道路安全畅通;督导建筑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组织检查公共场所积水情况,做好管渠清淤,检修维护泵站,抢修损坏的市政设施、设备。

国土部门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巡查、预警和危险区域人员转移避险准备。

交通运输部门在危险路段设立警示标志,配合公安部门划定应急交通管制线路。

水利部门密切关注雨情,加强防汛值守,做好适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的准备。

商务部门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供求信息。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旅游部门组织对旅游景区(点)进行隐患排查,监督各旅行社、旅游宾馆(饭店)和旅游景区(点)做好暴雨灾害防御工作。

人防部门组织对人防工程进行排查,筹集防汛物资器材,对人防工程重点部位进行防护。

通信管理部门组织做好通信线路维护,保障通信畅通。

文物部门对古建筑、古遗址和古墓葬实时监控、巡查,做好应急抢险准备。

机场向进出港航班通报暴雨预警信息。

幼儿园气象灾害防御重点

华北平原的自然灾害及防治措施

旱灾: 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长时间无有效降水);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春季大风天气较多,蒸发旺盛;华北地区为我国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春季正值冬小麦等作物生长需水量较大的季节;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水需求量大;水利用率低、水污染等。

寒潮灾害:北方冷空气势力强,爆发南下;华北地区位于冬季风通道;初春正值华北地区农作物生长的起始季节,寒潮造成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造成较大危害。

沙尘暴: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临近沙源地、位于冬季风通道(沙源地的下风向);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尤其是降水较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导致蒸发旺盛;植被覆盖差,地表物质疏松,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发展;华北地区人口、城市密集,受损严重。

华北平原冬旱,夏旱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冬旱:降水少

夏旱: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

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合理开地下水,推广节水农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等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梅雨 江淮地区 春末夏初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阴雨连绵——降水多;出现“空梅”天气——干旱 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 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 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能缓解旱情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的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

春旱 华北 3-5月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单一冷气流影响),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蓄水量大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 引水灌溉

夏涝 华北、南方地区 6-8月 春季风来得迟,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洪涝灾害 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入海口

倒春寒 东部季风区 3-5月 极地大陆气团势力强盛 春季出现强低温和雨雪天气 地膜覆盖等

寒潮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冬半年,以春秋两季最严重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 加强警报,做好防寒准备

风沙天气 三北地区 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 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 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暴雨洪涝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 夏秋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 降水强度大,时间短,形成洪涝,我国南方(和东部)地区多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拟定居民应急撤离和对策,实现防洪保险等

干旱 华北、西北 冬春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使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优良作物品种,开展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华北平原的三大自然灾害

华北平原的三大自然灾害:风沙、旱涝、盐碱。

云南常见自然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

地质灾害是云南省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

秦光荣提出,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要重点抓好6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监测预警,搞好监测预警队伍建设,提升监测预警技术,加强排查预警工作,调动群众积极性,通过监测预警实现临灾避让;二要加强应急准备,完善各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抓好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专家队伍建设,重视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和演练,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三要加强灾害救治,增强地质灾害先期处置、地质灾害过程中处置、群众避险自救互救、灾后恢复重建等能力;四要加强物资储备工作,强化物资仓储设施建设,强化应急管理,为开展防灾救灾工作提供可靠保障;五要加强灾害评估,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完善地质灾害评估数据库,减轻灾害损失;六要加强科学治理,突出科学规划,树立科学理念和方法,依托科技进行防治,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成果,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有黄土高原到华北平原易引发的自然灾害

旱涝灾害。

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一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降水少,形成旱灾,夏季降水多集中于7、8月份,而且多为暴雨,容易形成涝灾,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华北平原大体在淮河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以北则属于暖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春季旱情较重,夏季常有洪涝。

右图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图,请分别写出自然灾害的名称及主要防治措施:(1)①______主要防治措施

从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发生图看出,①是崩塌,防治该自然灾害的方法是用拦挡、网包、清挖和锚固等加固工程;②是滑坡,防治该自然灾害的方法是开挖排水沟或截水沟工程,减少滑坡体含水量;③是泥石流,防治该自然灾害的方法是护林造林,修建水库、拦沙坝,开挖导流沟等工程.

故答案为:(1)崩塌;用拦挡、网包、清挖和锚固等加固工程;(2)滑坡;开挖排水沟或截水沟工程,减少滑坡体含水量;(3)泥石流;护林造林,修建水库、拦沙坝,开挖导流沟等工程.

自然灾害与防治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包括类型、原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以及地震为主,受灾人口6457.1万人(次),因灾死亡157人(其中因森林火灾死亡16人),失踪22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4.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749万亩,其中绝收面积1434万亩;倒塌房屋10.7万间,损坏房屋43.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51.7亿元。与近5年同期均值相比(2008年属于巨灾年份,不列入统计比较),死亡(含失踪)人口数量增长1成,受灾人口数量增长5成,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和倒塌房屋数量增长7成,农作物绝收面积增长1倍,直接经济损失增长4倍。2010年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明显重于常年同期,其中,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广东、重庆受灾较重。

危害:对环境和人生命安全都有损害

防护:根据自然现象、气象气候 来判断。

华北平原的自然条件

华北平原

简介: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

自然条件: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面积2300平方公里。平原还不断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2~3千米。

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温8—15℃,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

华北平原大部分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生植被早被农作物所取代,仅在太行山、燕山山麓边缘生长旱生、半旱生灌丛或灌草丛,局部沟谷或山麓丘陵阴坡出现小片落叶阔叶林;南部接近亚热带,散生马尾松、朴、柘、化香树等乔木。广大平原的田间路旁,以禾本科、菊科、蓼科、藜科等组成的草甸植被为主。

参见百度百科::baike.baidu./link?url=QO2sii09dGtBsB4XmBr2sn_fB4Wlcmc-LY3zAKKZ1dt4cXUrnUM7b9h6rjJZKrIdbuZZY5tuqfPejk5P2wGBRa#1

除了地震,台风,洪水,等常见的自然灾害,还有什么其他的灾害以及防治措施

自然灾害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根据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就可将自然灾害分为以下七大类:

(1)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干旱等;

(2)海洋灾害。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赤潮、海水入浸、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3)洪水灾害。包括洪涝、江河泛滥等;

(4)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火山、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5)地震灾害。包括与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沙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

(6)农作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

境灾害等;

(7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防范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如何防御暴雨洪涝灾害?

幼儿园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如下: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x个防灾减灾日。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现将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全体老师充分认识到开展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推动平安校园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教育,增强学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和安全防患意识。

2、开展一次防灾减灾的主题校会,观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片;

3、利用黑板报、班班通进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

4、每天放学五分钟做好防灾减灾的安全教育。

二、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利用课间组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在没有事先通知要演练的情况下,突然响起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信号,学生很快识别出是地震疏散的信号,取了平常演练的方法,迅速而又有序的到达指定安全地带。

正是因为日常的各类应急疏散演练的开展,师生做到临危不乱,掌握了应急避险知识技能和逃生疏散路径,确保在突发来临时,学校的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三、大力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组织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

我校经常性地针对雷雨、地震、消防等自然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本周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了一次安全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针对校园门、窗、栏杆、围栏、教室、实验室、电脑室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自然灾害小知识顺口溜

一要努力提高暴雨预报以及汛期的气候预测准确率。目前,短期气候预测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月、季、年气候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要加强气候监测,加深对暴雨及暴雨洪涝灾害的研究。对暴雨的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及致灾机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三要全面提高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完善灾害应急响应系统,在应急机构组织指导下,有效防御,合理避灾防灾,安全撤离人员,将气象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四要及时进行灾害评估,建立和发展灾害影响评估模型,实现灾害影响的定量化评估,为、决策部门和公众提供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及减缓灾害影响的技术措施。五要加强防御暴雨洪涝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加强分蓄洪区的建设和管理,健全法规法案,控制应用好分滞蓄洪区,建设良好的分蓄洪区工程体系,对分滞洪区取梯级化建设和分级管理。

六要加强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七要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将减灾教育纳入公民义务教育体系之中,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灾避灾躲灾意识,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所带来的损害。

沙尘暴的成因与防治

1.自然灾害顺口溜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保平安,祝愿 保平安!

2.自然灾害顺口溜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保平安,祝愿 保平安。

3.防震减灾的顺口溜和儿歌

防震减灾的顺口溜儿歌:

地震来了不要慌,紧急避险很重要。地震威猛似猛兽,地震来了大地晃。

地震突来不能慌,镇静自若想办法。震时千万不要跑,赶快就近躲起来。

能跑出屋外最好,桌子床底也很妙。埋在地下不能闹,沉着冷静要思考。

先把心情静下了,听到人声发信号。保持体力最重要,坚定信念不动摇。

祖国人民是一家,真情能把奇迹造。全国人民献爱心,阳光总在风雨后。

扩展资料:

应急常识

1、在餐具柜橱、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2、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橱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橱、壁橱的门上安装合页加以固定。

3、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4、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的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5、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6、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7、发生大地震后,会在很大区域内造成严重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时到达,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对有关地震、火灾和救助伤员等互助协作体制。

百度百科-防震减灾

4.防震减灾的顺口溜

震前反常是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城市人多有隐患,发生地震难疏散。

街区就近划路线,群众转移不会乱。选择场所要平坦,避开山坡和陡坡。

不安全区要离远,发生地震少危险。地震疏散要演练,预先规划定路线。

防震列入课程表,教室常备应急包。应急用品常备齐,电池电话收音机。

外来信息能传递,对外情况能联系。根据实战和经验,要备火柴和手电。

一旦地震断了电,自行照明很方便。预防炊具被震毁,储备罐头矿泉水。

食品药品放左右,紧急关头能自救。防震预测 *** 管,日常小防自己干。

睡觉别忘关水电,煤气别忘把闸关。家中衣柜和书箱,注意固定紧靠墙。

笨重家具要设防,避免晃倒把人伤。易燃有毒危险品,存放安全器具中。

防止灾祸突然降,重物移到地板上。门口走廊和楼道,畅通无阻很重要。

应急物品准备好,撤离路线要记牢。

扩展资料:

1.在车上乘车发现要地震,座椅扶手要抓紧。

车速放慢路边停,以免翻车伤了人。2.在户外户外避震较方便,远离建筑高压线。

避开路灯电线杆,夜晚不忘带手电。大街之上有震情,开阔场所就地蹲。

注意高空有坠物,防止楼倒自保护。3.在平房平房居住容易跑,房门窗户皆可逃。

跑不出去就卧倒,躲在桌下和墙角。4.在楼房楼中遇震别慌张,赶快贴紧承重墙。

切记别靠玻璃窗,卫生间里把身藏。遇火趴地身体低,拧干湿布捂口鼻。

逆风行进别迟疑,地震停止速转移。5.在学校发生地震别乱跑,老师指导快卧倒。

桌椅下面躲藏好,组织撤离伤亡少。滞留教室出不去,不哭不闹等机遇。

冷静躲到“三角地”,书包护头莫忘记。有水尽量省着喝,尿液血液也收集。

任何时候别放弃,生命希望属于你。

5.保护环境的顺口溜大全

1、砍棵树,拔棵草,地球就要不行了。

2、森林多,多,环保效果真不错。

3、七六五四三二一,绝不随地吐痰。

4、好学生,讲卫生,垃圾扔进垃圾桶。

5、小学生,收电池,小小年纪真懂事。

6、天变蓝,水变清,白色垃圾清。

7、一二三四五六七,绝对不乱扔垃圾。

8、洪水到,树也倒,江河不断在咆哮。快跑!

9、你家,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

10、小学生,捡废品,个子不高高人品。

11、校内校外一个样,环境卫士争。

12、要种树,要种草,参与不能少。不能少!

13、不妙!不妙!那咋办?治理!

14、发大水,闹干旱,农民伯伯在流汗。

15、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夸,人-人-夸。

16、小兄弟姐妹讲卫生,果皮纸屑不乱扔。

17、重环保,护家国,男女老少齐忙活。齐忙活!

18、校内校外一个样,环境卫士争。

19、草变干,树变枯,大地母亲像在哭。

20、沙尘落,天晴朗,沙漠从此不荒凉。

21、保护环境要牢记,减少环境被污染。

22、多种树,多种草,自然灾害就会少。

23、树枯了,叶黄了,森林母亲受伤了。

24、花草多,树木多,幸福生活你来过。

保护环境造句:

1、利用风力发电,既可节约能源,又能保护环境。

2、全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4、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譬如不随地吐痰。

5、同学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

6、在保护环境的国际努力中,联合国一马当先。

7、如果不保护环境,泥土就会不断地流失,这必将会引来洪水,且势不可挡,洪水会毫不留情地涌向山村、城市,那时就是灾难降临了。

8、因为人们破坏环境而造成的悲剧接二连三地发生,我们应该从中得到教育,保护环境,不要滥用。

9、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引起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过去看这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现在看来是个连锁反应,是需要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工程的大问题。

6.地震逃生知识顺口溜100字左右

地震灾害实难料 平日演练找通道

震前预备应急包 电话手电常用药

小小靠垫保护脑 饮水食品和口哨

地震镇静别慌张 赶快贴紧承重墙

不要靠近玻璃窗 离前电气要关好

平房可以离现场 否则卫生间里藏

应急包要保护好 不忘靠垫保护脑

室外远离电线杆 地下通道立交桥

地铁听指挥 有序撤离不乱跑

火车未停车未稳 原地不动不挤跳

驾车速离高速路 空地安全要记牢

遇火趴地身体低 易燃易爆要远离

烟灰毒气不能吸 拧干湿巾捂口鼻

逆风行进别迟疑 地震停止速转移

地震自救互救忙 注意脊柱眼遮上

跑到空地再检伤 清理口鼻防窒息

人工呼吸要跟上 止血包扎不慌张

长期饥饿进流食 精神崩溃防自伤

7.自然灾害知识

地震

冰雹/view/8582

海啸/view/9425

飓风/view/7004

龙卷风/view/3945

泥石流/view/7135

8.自然灾害知识

自然灾害的概述 (natural disaster/natural hazard)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高低温试验箱当这种变异给人类社会带来危害时,即构成自然灾害。

因为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包括以劳动为媒介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

所以说,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旱灾、洪涝、台风、风暴潮、冻害、雹灾、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内涝、高温、雷电、大雾、灰霾、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道路结冰、龙卷风、冰雹、暴风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尘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七大类。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 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 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7、森林火灾 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 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和森林火灾。但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主要有: 一、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

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一)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

9.60条有关自然灾害的地理知识

防震避震小知识1.地震来时要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待晃动停止后再迅速撤离到楼下的空旷地带。

2. 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3. 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4. 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5. 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注意高空坠物。

6. 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7. 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8. 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9. 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10. 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户内防雷要点1、雷雨天气应注意关闭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雷侵入。

2、在雷雨交加时,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家电防雷最好把室内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话插头。

3、雷电天气时,居民在家中最好不要接触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以及各种带电装置。 4、不宜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因为巨大的雷电会沿着水流袭击沐浴者。

特别提醒您注意的是:在选购住房时,应要求开发商出具商品房防雷装置设施的证明,以免给以后居住埋下隐患。户外避雷十大方法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

雷电大作时,人们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雷避雨,如万不得已,则需与树干保持3米的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体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体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应双脚并拢,逃离现场。防汛知识1、大暴雨:是指降雨量非常大的雨。

那么怎样测定降雨量的大小呢?气象工作人员在地面观测场露天放置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金属圆筒——雨量器,它一天24小时所接收到的雨量就是日降水量,可以用量杯量出。中央气象局规定:凡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称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5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

暴雨天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不可怕。只要做好了各种防范工作,就不会发生危险。

2、洪水发生了,如何自救:(1)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

(2)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

(3)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4)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

3、灾害期间有哪些常见病: 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 病:血吸虫病; 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

灾害期间还常见皮肤病:浸渍性皮炎(民间又称“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灾害中还易发生意外伤害: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4、洪水过后,怎样预防疾病流行:(1)清除积水、秽物,通风晾晒,喷洒消毒药剂,预防传染病及蚊蝇滋生;(2)服用预防药物,避免发生传染疾病。

如果发生传染病例,必须进行隔离治疗;(3)家用生活器具要清洗、消毒,湿、霉的物件要通风、晾晒。 5、上学或放学路上发生道路受阻怎么办:(1)洪水冲刷,道路坍塌,或者道路被拦腰切断并有急流通过,此时,只能在安全的地方“暂时避难”,绝对不能强行通过;(2)当山区道路由于山体滑坡堆积阻塞时,应绕道上山,由滑坡面的上部通过是比较安全的;(3)当洪。

如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首先,沙尘暴天气的形成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沙源,二是要有强冷空气即大风,三是要有冷暖空气相互作用。沙源来自于沙漠,退化的林草地或没有植被覆盖的干松土地以及城乡建筑工地的泥沙。气旋和低压产生一种垂直的上升运动,把沙尘吹扬了起来,形成沙尘暴天气。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的差别在气象上是以能见度加以区分的:水平能见度在1—10公里之间的为扬沙或浮尘天气。出现浮尘天气时,空中弥漫的是一些细小颗粒物,沙尘多由外地而来;扬沙天气卷起的尘土是一些较大的颗粒物,它们基本是本地产生的。而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就是沙尘暴天气,它属于灾害性天气现象,所带来的危害最为严重。气象专家介绍,由于沙尘暴起因包括了风力、高空大气强对流和地表状态三方面因素,而前两者属气候因素,人力不可抗拒,因此,根除沙尘暴目前尚无可能。

人类对风沙天气最积极、最有效的行为是:

首先要加强对大风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工作,特别是在前期干旱的情况更

要重视。

其次,在突发性灾害来临之前,要有相当有效的应急对策,加强管理和强化预防措施。

最根本的还是要进行综合治理工作。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治理沙

漠,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生态建设。每

个公民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应多加强这方面的教

育,从而真正做好植树造林,扩大植被覆盖率,开源节流,合理利用水

。特别是我们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应当把实行“退耕还

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为主要措施,争取早日实

现米粮下川,林果上山,草场满坡,使三秦大地山绿、水清、人富。逐

渐恢复自然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这样,也许再过几十年,沙尘暴将淡

化为我们的记忆,我们的子孙后代看到的将是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不是那个部门或那个人的事情,它涉及到、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各方面,必须全社会行动起来,参与到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中去,才能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害。

应做好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对于自然和地质灾害威胁,由于没有发生到自己身上,人们往往不够重视。要利用科普读物、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做好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要利用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地质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向大众普及防震减灾常识,提高避险自救能力,增强防灾减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做好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出台灾害防治应急预案,提高全民灾害防范能力。学校、单位、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要积极开展应急演练,组织人员做好火灾、暴洪、防震逃生救灾演练,教会大家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引导大家参与防灾减灾救灾。

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的能力。各部门和单位要制定预防灾害应急预案,落实救灾人员、物资和车辆,强化灾害应急处理,建立网格化群防系统,群防群控应对灾害。

汛期要加强人员值守巡查,随时发送预警信息,及时进行抢险救灾,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应实施灾害治理工程,消除灾害隐患。

对于市区及周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如滑坡山体、河洪道、黄河河堤、排水不畅路段、危旧房屋,经排查梳理后,要重点安排资金,分批分阶段实施灾害治理工程,逐步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