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微气候和小气候的区别_微小气候一般可包括

tamoadmin 2024-07-28
1.城市绿地分为哪几类?2.住宅的温度和湿度多少才合适?3.微气象 是什么意思4.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证据5.香港的气候特点6.进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时可以取哪些措

1.城市绿地分为哪几类?

2.住宅的温度和湿度多少才合适?

3.微气象 是什么意思

4.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证据

5.香港的气候特点

6.进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时可以取哪些措施改善室内微气候

微气候和小气候的区别_微小气候一般可包括

 一、光环境

 (一)光的度量

 1. 光通量

 光通量是最基本的光度量,它可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量,是用国际照明组织规定的标准人眼视觉特性(光谱光效率函数)来评价的辐射通量,单位为流明(1m)。利用光电管可测量光通量。

 2.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简称光强,是指光源发出并包含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常用来描述点光源的发光特性。光强与光通量之间的关系由下式表示:

 I=?/ ? (1?17)

 式中I光强,单位为坎德拉,cd;

 ?光通量,Lm;

 ?立体角,球向度,Sr。

 3.亮度

 指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亮度的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亮度的定义式为:

 L=I/Scos?(1?18)

 式中L亮度,cd/m。;

 S发光面面积,m。;

 I取定方向光强, cd;

 ?取定方向与发光面法线方向的夹角。

 亮度表示发光面的明亮程度。如果在取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越大,而在该方向看到的发光面积越小,则看到的明亮程度越高,即亮度越大。这里的发光面可以是直接辐射的面光源,也可以是被光照射的反射面或透射面。亮度可用亮度计直接测量。

 4.照度

 照度是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司(lx)。照度的定义式为:

 E=Q/S(1--19)

 式中E照度,lx;

 Q光通量,1m;

 S受照物体表面面积,m。。

 测定工作场所的照度,可以使用光电池照度计。工作场所内部空间的照度受人工照明、自然光以及设备布置、反射系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应该考虑选择什么地方作为测定位置。一般站立工作的场所取地面上方85cm,坐位工作时取40cm处进行测定。

 (二)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1照明与疲劳

 合适的照明,能提高近视力和远视力。因为在亮光下,瞳孔缩小,视网膜上成像更为清晰,视物清楚。当照明不良时,因反复努力辨认。易使视觉疲劳,工作不能持久。眼睛,疲劳的自觉症状有:眼球干涩、怕光、眼病、视力模糊、眼充血、出眼屎、流泪等。视觉}疲劳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球发胀、头痛以及其他疾病而影响健康,并会引起工作失误和i逝成工伤。视觉疲劳可通过闪光融合频率和反应时间等方法来测定。

 2.照明与事故

 事故的数量与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事故统计资料表明,事故产生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照度不足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美国研究者对某企业因照明不良引起事故的调查表明,该企业照明条件差而事故频繁发生,改善了照明条件后事故率减少了16.5%。

 视觉疲劳是产生事故和影响工效的主要原因。人眼在亮度对比过大或物体及其周围背景发出刺目和耀眼光线时,即在眩光状况下,会因瞳孔缩小而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并在大脑皮层细胞间产生相互作用,使视觉模糊。眩光在眼球介质内散射,也会减弱物体与背景间的对比,造成不舒适的视觉条件,进而导致视觉疲劳。

 二、色彩环境

 (一)颜色的特性

 颜色的特性颜色具有色调、明度、彩度三个基本特性。

 1. 色调。色调是指颜色所具有的搜此相互区别的特性,即色彩的相貌,是物体颜色在质方面的特征。人眼能分辨出大约160种色调。

 2.明度。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藉此区别颜色的明暗与深浅,是物体颜色在量方面的特征。这种感觉由于光线强度不同而引起视觉对反射光的反应程度也不同。白色明度大,纯白色反射100%的光;黑色明度小,纯黑色反射0%的光。各种染料,加入白色,可提高明度;加入黑色可降低明度。

 3.彩度。彩度也叫饱和度、纯洁度,是指颜色的鲜明程度。波长越单一,颜色也就越纯和、越鲜艳。光的颜色完全饱和很少见到,只有纯光谱的各种颜色彩度最大。

 (二)色彩对人的影响

 色彩可以引起人的情绪性反应,也影响人的行为。产生这种反应的原因,一是人的先天因素;二是人体过去经验的潜意识作用。

 1.色彩对生理的影响

 色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视觉疲劳的影响。由于人眼对明度和彩度的分辨力差,在选择色彩对比时,常以色调对比为主。对引起眼睛疲劳而言,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黄绿、绿、绿蓝等色调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且认读速度快、准确度高。色彩对人体其他机能和生理过程也有影响。例如,红调会使人的各种器官机能兴奋和不稳定,有促使血压升高及脉搏加快的作用;而蓝调则会抑制各种器官的兴奋使机能稳定,起降低血压及减缓脉搏的作用。

 2.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人类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获得和形成了大量有关色彩的感受和联想,并赋予不同的情感和象征。它们虽因人的年龄、性别、经历、民族和习惯等有所差异,但共同的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也必然使其具有一般的共性。在色视觉传达设计中,应根据一般人对色彩感知的感情效果去选择和运用色彩。色彩感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的冷暖感。色彩本身没有冷暖的性质,但由于人们从自然现象中得到的启迪和联想,便对色彩产生了?冷?与?暖?的感觉。如对红、橙、黄系列的颜色感觉温暖,称它们为暖色;对蓝、绿、紫系列的颜色感觉寒冷,称它们为冷色。

 (2)色彩的轻重感。色彩的轻重感主要取决于颜色的明度,明度高的色(浅色)显

 得轻,而明度低的色(深色)则感觉重。色视觉传达设计中可利用色彩的轻重感来达到视觉平衡与稳定的需要,也可用来表现性格的需要,如轻飘、庄重等。

 (3)色彩的尺度感。色彩在人的色视过程中,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明度高的色和瞪色有扩散作用,使物像轮廓给人以胀大的感觉;而明度低盼色和冷色有内聚作用,使物像轮廓给人以缩小的感觉。这种色彩轮廓胀缩的感觉是通过色彩的对比作用显示出来的。

 (4)色彩的距离感。不同颜色在不同背景对比作用下,可使人对色彩的感觉产生距离上的变化,造成人对物体有进、退、凸、凹、远、近的不同感受。一般情况下高明度和暖色系的颜色具有前进、凸出、接近的感觉,而低明度和冷色系颜色有后退、凹陷、远离的感觉。但这种关系并不绝对,视其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主体色与背景色明度对比大时有进的感觉,反之则有退的感觉;主体色与背景相相近时有退的感觉,反之则有进的感觉。

 (5)色彩的软硬感。物体的质地是通过表面的色彩和表面的组织构造来表现的.,因此,色彩与物体质地表现的软硬密切相关,有的色给人以柔软感,有的色给人以坚固感。色彩的软硬感取决于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明色感软,暗色感硬;中等纯度的色感较高纯度或低纯度色感硬;黑与白是坚固色,灰色是乘软色。。

 (6)色彩的情绪感。色彩不仅会使人产生冷暖、轻重、距离、尺度等物理感受,而且能引起人的情绪的变化。不同的颜色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不同,悦目的色彩对神经系统会产生良好的刺激,使人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反之,杂乱而刺目的色彩会损伤人的健康和正常的心理情绪。因此,在色视觉传达设计中,要合理地应用色彩的情绪感,营造适应人的情绪要求的色彩气氛。

 三、微气候环境

 (一)构成微气候的要素及相互联系

 1.空气温度

 空气温度是评价热环境的主要指标,它分为舒适温度和允许温度。

 舒适温度是指人的主观感觉舒适的温度或指人体生理上的适宜温度。常用的是以人主观感觉到舒适的温度作为舒适温度。生理学上对舒适温度规定为,人坐着休息、穿薄衣、无强迫热对流,在通常地球引力和海平面的气压条件下,未经热习服(也称为热适应,指人长期在高温下生活和T作,相应习惯热环境)的人所感到的舒适温度。按照这一规定,舒适温度应在(21?3)℃范围内。

 允许温度通常是指基本上不影响人的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和安全的温度范围。其温度范围一般是舒适温度?(3?5)℃。对人的工作效率有影响的低温,通常是在10℃以下。

 低温对人体最普遍的伤害是冻伤。除此之外,人体还会出现一系列的低温症状。首先出现的是心跳加快、颤抖等现象,接着出现头痛等不适反应。当人体的深部温度降到27℃以下时,人即濒临死亡。在低温下工作所消耗的体力,通常比在常温环境下要高。工作效率在人体不能保持体温时才起变化。低温对人的工作效率的影响最敏感的是手指的精细操作。

 2空气湿度

 空气的干湿程度即空气湿度。湿度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两种。作业环境的温度通常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相对湿度在80%以上称为高气湿,低于30%称为低气湿。空气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温热感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在高温或低温的条件下,高气湿对人体的作用就更明显。高温高湿时,人体散热更加困难;低温高湿下人会感到更加阴冷。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在30%一70%时感到舒适。

 3气流速度

 气流主要是在温度差形成的热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气流速度通常以米每秒表示。据测定,在室外的舒适温度范围内,一般气流速度为0.15 m/s时,人即可感到空气新鲜。在室内。即使温度适宜,由于空气流动速度小,也会有沉闷感。

 4热辐射

 热辐射包括太阳辐射和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任何两种不同温度的物体之间都有热辐射存在,它不受空气影响,直至两物体的温度相平衡为止。当物体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热量从物体向人体辐射而使人体受热,称为正辐射;相反。热量从人体向物体辐射时,称为负辐射。人体对负辐射不很敏感,往往一时感觉不到,会因负辐射散失大量热量而受凉。但负辐射有利于人体散热,在防暑降温上有一定意义。

 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有时可以相互替代,某一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由另一条件的变化所补偿。例如,人体受热辐射所获得的热量可以被低气温抵消,当气温增高时,若气流速度加大,会使人体散热增加,从而使人并不感到酷热难耐。

 低温、高湿使人体散热增加,导致冻伤;高温、高湿使人体丧失蒸发散热机能,导致热疲劳乃至中暑。微气候对人的影响是由其构成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所以,实践中必须综合评价微气候的这些种类的条件。

城市绿地分为哪几类?

具有广泛的气候相比,小气候有五个特点:

1,小规模的,大概在100米范围内,主要在下方的水平方向两米的垂直方向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十公里,因此,常规观测台站网络,并不能反映气候的微小差异。小气候研究必须专门设置测量点密度,观测值的数量,高精密仪器的小气候研究。

2,大的差异,无论是垂直或水平差气象元素是大的,例如:在接近地面的接地层,温度递减率在垂直方向上往往比上23的量较大水平。

3,变化快,小范围随时间的气候,温度,湿度和风速变化比气候更快,脉动之内。例如:明尼苏达戈尔玻尔兹曼有5厘米的高度,测得在25分钟内最高气温介于7.1℃。

4,快速改变之日起,越接近底层的表面,温度,湿度,风速越大,昼夜变化,例如:表面温度的夏季日变化可达40℃,高2米只有10℃。

5,更稳定的小气候规律。只要在下面的表面的物理性质以形成小气候变化,它是在气候中的微小差异将保持不变。因此,从短期学习了解微气候的特点。 是一个狭小的空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小气候。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小气候知识为人类服务,如:城市合理种植花卉,庭院绿化,改善城市地表条件,气候条件可以使一个小城镇居民区或工业区进行了改进,以减少空气污染。

住宅的温度和湿度多少才合适?

1、公园绿地是指对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可以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包括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公园、主题公园、社区公园、广场绿地、动植物园林、森林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游园等。

2、居住区绿地是对居住区范围内可以绿化的空间实施绿色植物规划配置、栽培、养护和管理的系统工程模式建立起来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地和宅旁绿地等。

3、生产绿地主要指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它是城市绿化材料的重要来源。

4、防护绿地是指对城市具有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城市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晦绿带、防风林等。

5、其他绿地是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扩展资料:

城市绿地的功能

1、改善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也称微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的某些构造特征所引起的近地面大气中和上层土壤中的小范围气候。

2、减低噪音

城市中的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所产生的噪声;工业生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噪声;以及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带来的噪声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

3、防灾避难

在地震区域的城市,为防止灾害,城市绿地能有效地成为防灾避难场所。树木绿地具有防火及阻挡火灾蔓延的作用。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耐火性,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耐火性要弱。阔叶树的树叶自然临界温度达至455℃,有着较强的耐火能力。

百度百科-城市绿地

百度百科-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微气象 是什么意思

 不管我们在哪里居住,舒适度永远是最重要的,而影响舒适度最大的因素就是湿度和温度,太潮湿不好,太干燥也不好,太热不好,太冷也不好。

那么,从 风水学 来说,住宅的温度和湿度多少才合适呢?一起随我来看看吧!

 住宅的小气候要能保证居住者机体温热的大致平衡,不使体温调节机能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能有良好的温热感觉、正常的工作效率和休息睡眠。保持温热平衡或体温调节机能状态正常,是指在住宅内,人们正常衣着,安静或中度劳动的情况下,机体的产热量、体温、皮肤温度、皮肤发汗量、散热量、温热感觉以及其他的有关生理指标(呼吸、脉搏等)的变化范围不超过正常的限度。因此住宅小气候的各个因素都必须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人在居室内的时间比在用房内的时间长,故应以保证居室的微气候适宜为主,适当考虑辅室。

 通过实验和理论推算,夏季室内的最适宜的范围为24℃~26℃;冬季室温为19℃~24℃最为舒适。如果用18℃~20℃,湿度为60%,房间也是舒适的,这样的温度相当于冬季妇女在室内换衣服时不至于感到冷。目前,整个世界气候变得温暖起来,人们的住宅温度感也开始要求高温了。如在起居室和卧室要求22℃~23℃,餐厅要求20℃~22℃,厨房因有热源和要活动,总希望温度保持在20℃左右等。

 夏季室内微气候受太阳辐射,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和室内通风情况等影响较大。因而,主要以选择适宜的住宅内部设计和主要房间的合理朝向,创造穿堂风,加强绿化、遮阳、围护结构的隔热作用,有条件时可设置机械通风和空调等,来保证夏季居室具有适宜的温度。冬季室内微气候主要受室外气温、围护结构传热性能、门窗漏风量和暖条件的影响,为保证室内的温度,一般是用较厚且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密闭的门窗,以及暖设备和空调等。

 保证室内温度的适宜,最基本和经济的方案是用合适的建筑围护结构。建筑物的围护结构是指外墙壁、屋顶、地板和门窗。为使居室利于防寒防暑,围护结构的建筑材料应尽可能选择导热系数小的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导热系数越小,导热性就越差,热阻就越大,则越有利于建筑物的保温及隔热。但这些材料往往是些松软的物质,不能起结构支撑作用,所以往往把它们附在建筑围护结构层中,形成一种保温隔热结构构造方式,起到了承重和保温隔热的双重作用。在夏季炎热地区,通常用空斗墙和屋顶架空空气层的方法来达到隔热的目的。封闭在围护结构内的空气层是一个较好的隔热层,它可产生一定的隔热作用。

 除了室温以外,人体对建筑材料的触感温度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冷天,我们的皮肤若接触到浴室里冰冷的瓷砖,身体会觉得发噤,产生一种畏缩的感觉。人们对冷热的感觉,在很大程度上被皮肤的温度所左右。在住宅中,皮肤经常直接接触的地方很多,这些地方使用什么材料才不至于在冷的时候使人感到不适,是要认真对待的。有人实际测量了在脚掌和地面装修材料之间温度下降的情况,当地面温度为20℃时,如果是木地板,则脚掌温度下降1℃。

由于材料不同,温度下降的程度也不同。从实验结果和日常生活经验得知,当地面为木地板,表面具有17℃~18℃的温度时,会使人感到舒适。换句话说,脚掌的瞬时下降温度如能在1℃以内,则对人才是适宜的。因此,在住宅中人的皮肤经常触及的地方,应选择那些体感好的材料。也正因如此,在种种建筑材料充斥市场的现代,人们仍喜欢用木材来做家具、地板、墙裙、楼梯、门窗等。

 风水学之中对水是非常重视的,前有蜿转河流或宅前修一池塘,均被认为是吉利之宅。近水的住宅除了有灌溉、饮用、排污之利外,还可使住宅微气候保持稳定的湿度。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证据

微气象是指由于下垫面的某些构造特征所引起的近地面大气层中和上层土壤中的小范围气候特点,这种小范围的气候特点一般表现在个别气象的数值上,有时表现在个别天气现象(如风、雾、霜、雨凇等)上。但是这种要素的改变不至于使大尺度过程(平流、锋面)所决定的天气气候特征发生较大变化。-百度搜索的答案

香港的气候特点

(一)生物证据

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生物证据主要来自各别种和一些种的共生组合,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领域的分布和变化。用生物变化推定气候变化的理论基础是:个别生物的生态与环境的物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保持不变的;生物分布的变化,就意味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其中主要是气候条件的变化。

第四纪的化石共生组合给出了一种清晰的一般气候类型的指标。第四纪生物的共生组合与现时的一些生物组合颇为类似。根据第四纪生物化石和残骸的共生组合,可将第四纪时期的气候区分出大陆性和海洋性两种。大陆性又可分出湿热、温暖、干旱、半干旱、极地气候带。

第四纪更为详细的气候测定,需要了解生物各别种的生态习性以及决定着生物层、种分布的各种因素方面的现代知识。当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为已知时,就可以根据各种的化石的产出,较详细地进行气候推定。

1.动物群证据 海洋沉积物中所含特殊有孔虫共生组合可以与海面温度和海面平均咸度联系起来,从而研究气候变化。

海洋沉积物中有孔虫的定量研究方法,导致了海洋大气关系的分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含有孔虫和放射虫共生组合的海洋岩心中。当海水面的温度与海水面以上的空气温度平衡时,在含有有孔虫的化石浮游种Cocoolths和放射虫的沉积物中,就存在着温度变化的记录。无论是种的分布或产出的丰度,都反映出温度的变化。在岩心中动物群的变化,可以表现为各种方式。例如:改变温暖有孔虫(如Globortalia menardii)和寒冷有孔虫(如Globgerina Pachydrrma)的百分比值,及Globorolalia menardii的丰度改变等。定量生物学的研究,已从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岩心中划分出了一个与一些气候阶段相当的生物带系。这对于第四纪气候历史,特别是对于北大西洋的第四纪气候历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海滨沉积物所含有孔虫和软体动物的定量古生物学的研究,业已揭示出第四纪温度和其他环境变化的细节。弗兰德里亚的最佳气候阶段,是根据北爱尔兰三角港的粘土动物群的研究提出来的。

其他动物群,如脊椎动物、昆虫类,特别是甲虫类和软体动物,都可以根据其种的形。念及分布的变化,证明更新世的气候变化。可以根据第四纪脊椎动物化石的骨骼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的单位面积内种的频度变化,来证明第四纪气候变迁。受某些植物群生长的控制,动物群分布的明显变化,也可以为区域气候变化提供证据。例如,马与草原的关系,就可以作为气候变化的依据。马分布的范围和频度与草原的出现和发展密切相关。一个植物区,都有自己的特殊动物群。变化小的动物,如陆地软体动物,可以作为局部气候的一种标志;但其共生组合,则可以示明气候的区域特点。例如,现时地中海出现Corbicula tluminalis和Belgramdia marginata示明该区域的气候变暖。

存在着推定生物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的困难。例如,大犸猛象生活的气候条件,目前就尚不清楚,虽然根据其共生组合,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寒冷气候的指标。

2.植物化石证据 第四纪孢粉的共生组合可以提供区域植物类型。第四纪区域植物类型如同现时植物区域类型一样,也能示明第四纪区域气候类型。每一种区域植物类型,都有适于其生长的特殊气候。这样就形成了植物气候区系。例如森林气候、草原气候、苔原气候、大陆和海洋植物气候等区系。例如,丹麦Viscam、Hedera和Ilex的孢粉频度,业已用来测定丹麦弗兰德利亚的气候。现实这些植物的开花和生长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联系。例如,Hedera的生长旺季为平均温度高于16—18℃的最暖月份,其正常生长的温度下限为1.5℃。因而可以根据第四纪Hedera的孢粉频度,推定第四纪气候的变迁。

大植物化石,对于推定第四纪古气候特别有用。水生植物对于区域气候是一种特别好的指标,因为它们生长的环境是比较一致的。

利用植物化石推定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困难在于:①一些植物的生态可以随气候条件变化而改变,而作为化石残留下来的一部分植物的形态却保持不变。②由于更新世气候的反复变化而使植物被迫多次迁移的某些生物的生态没有变化。③某些植物化石共生组合与气候标志有矛盾,例如混合指示寒冷和温暖气候的植物种,除去由于化石的次生沉积所产生的混合外,植物的混合还可以有许多其他解释。在变化的气候条件下,某些植物群的迁移较另一些植物群快。例如,水生植物较陆地植物迁移快。④植物和迁移较动物迁移慢,所以,在第四纪中,就存在着利用动物群化石和利用植物群化石推定气候变化的矛盾。⑤微气候变化也给利用植物化石解释第四纪气候变化带来困难。在一个大气候区内的不同微气候区内,可以出现植物的差异。⑥一些第四纪植物化石的种,现时业已灭绝。

Blytt-sernander方案挪威植物学家Adel Blytt根据泥碳沉积物和其中的树木层的研究,描述了在挪威植物群中的北极、亚北极、北海、大西洋、亚北海、亚大西洋成分。他以为这些成分在干期和湿期的交替过程中,按顺序进入挪威。干期(大陆气候期)包括北海期、亚北海期,以树木层作为标志、湿期(海洋期)包括大西洋期,以泥炭层的形成作为标志。Blytt方案由R.Sernander应用于瑞典并进行了修改。Sernander使北海、大西洋、亚北海和亚大西洋这些术语与波罗的海的分期联系起来,并使其广泛地用来表示弗兰德利亚(Flanderian)气候阶段的划分。以后,这些术语又与斯堪的纳维亚孢粉带联系起来。

(二)地质证据

1.沉积物

(1)冰川沉积物 无论是陆地的还是水中的冰川沉积物,虽然都是冰川作用的产物,但却不能证明气候变化的细节。第四纪冰川和冰楯的形成和分布,仅仅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之一。这种变化的规模和时间,是不能用研究沉积物加以确定的。一方面是因为冰川作用在短时间内可以沉积巨厚的冰积物;另一方面是在一个漫长时间内,却可以没有产生冰积物。冰积物是一种受冰蚀作用和冰积作用控制的变数。然而,冰积物的区域分布,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气候。因为,冰积物分布界限,平行于现时雪线和夏季的等温线。这一点证明在冰积物沉积时期内,大气环流与现时是类似的。

(2)其他沉积物 第四纪其他非生物沉积物及生物沉积物,都可以证明气候,但它们时常是由局部环境因素所决定的。例如,泥流沉积物、泥炭沉积物就时常受到局部气候环境的控制,而不能严格地确定其气候意义。黄土堆积于现时的草原环境而不是堆积于潮湿环境,所以黄土一般是与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环境伴生的。但黄土中所含的粉砂,却可以是多种成因的。粉砂由风或其他介质再搬运和沉积并经过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风化作用(黄土化作用)而形成黄土。在冰期内,粉砂的来源(例如来自外冲平原)是宽广的。在黄土动物群中,喜冷种的出现,证明黄土形成时的气候与冰期有联系。

第四纪古风成砂丘的方向,可以帮助估定风的主要方向,而砂丘构造则可以据以推定风环流的细节。

深海沉积物岩心的分析,可以据以分析季候风以及与冰川伴生的风的区域环流。

2.冰缘现象 冰缘现象具有明显的气候意义。冰缘冻结-融解构造可以证明穿过冻结点的温度变化,其中最明显的证据是构造变形剧烈的冰楔。泥流并非冰缘地带唯一的现象,但却是广泛发育于冰缘地带的一种现象。在冻结-融解层之下,存在着一个永久冻结层作为不透水层,以使融解层为水所饱和,并沿斜坡向下缓缓的流动(蠕动)。

我国华北、西北、内蒙和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着冰积物,黄土堆积物和冰缘现象。已有许多文献解释了它们的气候意义,并用来划分第四纪地层。但对这个问题的意见还不一致,它们的性质及其对第四纪气候意义的解释,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地貌证据

在一些内陆湖岸,分布着湖成阶地,说明在过去,湖水面曾较现时高。这一点可以证明以前降水量较大和蒸发量较小,以致产生湖涨。后者是内陆地区冰期中的现象。湖岸阶地系,说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但在根据湖涨和湖退现象说明第四纪气候变化时,需要与其他原因,例如,构造运动所引起的湖涨和湖退现象加以区分。

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引起海退和海侵,并从而形成海成阶地系。与海面下降和上升伴生的是一些大河系和大陆坡峡谷的间歇性地深切。

冰斗的分布,在局部雪线确定中很重要,因为它们在雪线的位置或在雪线附近形成。所以,一群冰斗底部的高度,指示着它们形成时的雪线。冰斗底与现时雪线之间的高差,可以证明在冰斗形成时的雪线降低幅度,并可据以计算第四纪冰期时的温度与现时的温度差。

(四)土壤

各种风化作用,特别是生物风化作用过程在母质(基岩或松散堆积物)的表层产生土壤。土壤发育过程取决于作为母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的类型、气候、地形、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以及土壤发育的时间。大的土类分布带(如黑土、棕壤、灰壤等)与气候和植物相关。所以,一种化石土壤和一个特殊土类带的鉴定,可以提供它们形成时期的气候和植物的资料。主要土类(植物)带以及与其相关的气候带如下:

1.灰壤(灰化土) 这种土发育在潮湿气候和自由排水区。在A层中具有灰色的由于淋溶作用所形成的淋滤1带;在B层中具有腐植酸向下搬运的氧化物堆积(图11-1)。植物一般为松杉针叶林。

2.棕壤 棕壤形成气候条件较之灰壤温暖和干旱。土壤中空气充足,并且干燥。所以,其A层主要不以淋滤作用为主,而是以氧化作用为主,有机物质快速被氧化,形成氧化物。腐植质较少,氧化物很少能被淋滤出来,绝大部分堆积于剖面中,但微弱的淋溶作用却能够使盐基被淋滤出来。其B层一般不清楚。土的颜色是由氧化铁和水解铁造成的。棕壤伴生的典型植物带是温带阔叶林。

3.黑钙土(黑土) 黑钙土形成于夏季较干旱、温暖,降雨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的大陆气候条件下。黑钙土的主要特点是在A层中富含有机质,底部含CaCO3;而在B层中,却没有CaCO3。降水不足以使盐基完全淋滤,而由于夏季较干旱所引起的地下水的毛细作用,却使A层以下的CaCO3向上迁移,在那里富集并形成结核(图11-2)。伴随这种土壤发育的自然植物是矮棵林原和草原植物。

图11-1 灰化土剖面

A0—腐植层;A1—淋滤层(含腐植质)A2—淋滤灰化层;B—沉积层;C—母质

图11-2 黑钙土剖面

A0—腐植层;A—淋滤层;B1—碳酸盐沉积层(含腐植质);B2—沉积层(含腐植质);C—母质

4.栗钙土 这种土产生于夏季温度高和降水量小的气候条件下,A层的腐植质少,CaCO3分布于整个剖面中。伴生植物为草原植物。

5.红土 红土产生于热夏季和温湿冬季气候条件下,其形成过程与棕壤相同,但在夏季却更为干旱的条件下形成。所以,这种土氧化作用更剧烈,其游离氧化铁的水解程度小,因而使这种土壤呈红色。

6.沙漠土 沙漠土是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地下水向上蒸发,并使溶解物质沉积于土层中。所以土层中常常富含碱金属或钙的碳酸盐类,并可在土的表面形成介壳或结核(钙核)。

用第四纪化石土壤解释气候有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化石土壤的鉴定。第二个问题是土壤中的富铁层或铁核、富碳酸盐层或其结核,可以由于土壤形成之后的气候环境变化引起。土壤中的富有机物层,也可以由于土壤形成后的沉积作用引起。第三个问题是化石土壤可以是一个时期改变着的气候的最终产物,但也可以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气候环境没有明显变化的产物。第四个问题是一种发育良好的化石土壤,可以表示其形成时期的一般气候条件。但第四纪堆积物中的化石土壤剖面却常常被割切或者被扰动,以致给鉴定造成困难。

与黄土伴生的化石土壤,由于它与第四纪气候变化以及与冰期、间冰期的密切关系而引起人们较多的注意。这种化石土壤的气候解释已用土壤薄片和伴生的软体动物群的研究加以提高。气候区的变化,可以改变土类,并且,大陆土壤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在一些地方可以缺失,所以,土壤的对比是困难的。由于黄土是一种比较连续的大陆堆积.所以,黄土中化石土壤在地区之间的土壤对比中,就占有重要位置。黄土及化石土壤中所含植物残骸(木炭)的放射年龄测定,使土壤的对比得到改善。

在冰碛层的上部,发育着一种被淋滤、被氧化的灰色粘土,称为“坚韧冰碛”。人们认为,“坚韧冰碛”是一种在间冰期中被改造的冰碛。这是一种形成于间冰期中排水不良环境下的土壤的B层。坚韧冰碛已成为第四纪冰期划分的一个主要标志,它代表间冰期。

泥炭表面的初生土壤(图11-3)。一些泥炭层表面发生腐植化和氧化,这是由于气候变干旱,泥炭生长缓慢或停止牛长所引起的。被腐植化和氧化的泥碳层是一种初生土壤。它是地区性气候变化引起沼泽的水文变化的结果。但沼泽水文变化,也可以是局部性的,例如,沼泽与周围水面关系的改变。所以,在使用泥炭改造表面的初生土壤解释第四纪气候时,需要注意这一点。

我国分布着上述各种类型的土壤,特别是黄土及其夹层中的古土壤,发育尤为良好。冰碛坚韧粘土和泥炭层分布也很广泛。但运用第四纪古土壤的研究资料以确定气候变化的工作、在我国进行得还不够深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五)同位素测定

图11-3 沼泽土剖面

T—泥炭层;G—初生(潜育)上层;C—母质

存在于生物碳酸盐、有机物质和冰中的氢、碳和氧的同位素比例的变化,可以部分地取决于温度的改变。这样一些同位素成分的测定,可以了解它们形成时的温度。这类研究中、最成功的是在海生生物碳酸盐和冰中的氧同位素(16O18O)的研究,但其他一些可利用的陆地物质,如对湖成碳酸盐、动植物及其残骸的研究,也获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泥炭中H的浓度,在时间过程中,是随C的含量的增大而系统地减少的。因此,植物H的含量就与包括温度在内的气候有联系。在泥炭中H浓度的估定,具有古气候学的意义。

在冰中氧同位素的估定。18O/160测定已经用于格林兰和南极洲冰楯的铅心。冰中18O含量越少,温度也越低,结成冰的浓度也越大。所以,18O值的曲线,指示着冰形成时期的温度曲线。

海生生物碳酸盐中,氧同位素比值。存在于水生生物碳酸盐(有孔虫、软体动物介壳)中的氧同位素16O和18O的丰度,与这种碳酸盐形成时期内水中的这些氧同位素的丰度有联系。这些碳酸盐中18O/160的比值,随海洋水的温度而变化,并且取决于冰川的控制。所以,测定骨骼中CaCO的18O/16O,例如,深海连续岩心中有孔虫介壳中180/16O的测定,就可以推导出过去沉积物形成时期内温度的变化或海水同位素成分的变化。这种碳酸盐中同位素的比值用质谱仪加以测定。这种比值变化是很小的,温度下降1℃,18O相对于16O增大0.02%。

用这种方法推定古气候,多进行于深海洋碳酸盐物质内。因在浅海或内海中,18O/16O比值,可能由于其他干扰而有变化。但近来在内陆水体沉积物中,也进行了测定。并获得了成就。

同位素比值曲线的解释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即:这种同位素含量的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和冰川控制的。在第四纪冰期中,海洋水被蒸发,以降雪的形式降落于大陆表面,并转变成为冰,冰被封固于大陆冰川和冰楯。由于H16O蒸发得较H18O快,所以,海洋中的16O相对地减少,18O相对地富集;而在冰川冰中则相反,16O相对地增多,18O相对地减少。经估定,18O/16O的变化,30%是由海洋温度变化引起的,70%是受到冰川控制的。所以,18O/160曲线,即是第四纪冰川消长曲线,也是温度变化曲线。但是,作为一种冰川消长曲线,它所反映的是地球表面整个冰体总量的变化,而不是任何一个特殊地区的冰川或冰楯的变化;作为一种古气候曲线,它证明第四纪内海洋表面水温度变化为4-7.5℃。这个数值较之利用其他方法所获得的数值小。

由于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可以发生次生变化,沉积物钻芯取常常不完整,所以,这种估定第四纪古气候的方法,仍有一些困难,不能估定气候变化的细节。但这些困难正在被克服。

(六)降水量变化

第四纪降水量的证据不如温度变化那样多。一般认为,第四纪时期内,中纬带和赤道附近湖泊的水面,高于现时水面,其原因是冰期中这些地区的气候变冷,使蒸发量降低,降水有较多的累积。

第四纪冰进和冰退都伴随着降水量的变化。在冰进早期,由于北半球反气旋由北极冰楯上空向南方运动,引起中纬和高纬地区降水量增大。而后,在冰期的最冷时期,由于在反气旋内,水蒸气少,而使降水量减少。所以,在一个冰期内,降水量随着冰进和冰退而变化。但无论降水量减小或增大,中纬和低纬带内由于气温降低所引起的蒸发量减小,都会引起湖水面的升高和咸度的降低;反之,在间冰期,则会引起湖面降低,湖水咸度升高。

(七)风

在冰期,由于冰川的产生,大气环流被加剧,由冰楯上空发生的反气旋持续地影响着中纬带和高纬带的带状环流,使风力增大。广泛分布的风成砂和黄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可以根据第四纪堆积物中风积物的研究,以推定大气环流,进而推定第四纪气候。

(八)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结论

上述各种证据都说明第四纪发生过剧烈的气候变化。第四纪气候变化导致大陆冰川的大规模发生和消退。冰期和间冰期的温度差为8-15℃。地质、生物、冰缘现象等不同类型的证据,都只能由其本身证明气候变化,它们之间的确切对比是困难的。陆地古气候证据与海洋古气候证据联合起来,可以详细地划分冷期和暖期。陆地古气候证据,由于常常缺失或被剥蚀作用所破坏,只能确定冰期和间冰期的大轮廓,而连续的海洋证据,则可从详细地研究冷期和暖期。

进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时可以取哪些措施改善室内微气候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温度为22.8℃。夏天炎热且潮湿,温度约在27~33℃之间;冬天凉爽而干燥,但很少会降至5℃以下。5-9月间多雨,有时雨势颇大。夏秋之间,时有台风吹袭,7-9月是香港的台风较多的季节,但由5-11月期间都有可能受不同强度的热带气旋吹袭。

在北太平洋西部、东海及南海上,每年平均有30个热带气旋形成,其中半数达到台风强度,最高风速为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此外,香港市区高楼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气候容易产生热岛效应,导致市区和郊区有明显的气温差别,高层大厦林立的市区让空气中的“悬浮粒子”较难吹散。

扩展资料

1、香港面向南中国海,邻近大陆架,洋面广阔,岛屿众多。有渔业生产的地理环境。香港有超过150种具有商业价值的海鱼,主要是红衫、九棍、大眼鱼、黄花鱼、黄肚和鱿鱼。

2、香港地区处于潮湿的亚热带环境,泾流丰富,地表水系发达。但水系作用范围有限,无大河流。除作为香港与深圳界河的深圳河外,主要有城门河、梧桐河、林村河、元朗河和锦田河等,绝大多数河流长度均不超过5英里,流速及流量与季节性降雨量密切相关,年中极不稳定。

旱季难以维持水流或断流,河床毕露或部分露出,湿季则极易达到满岸水位,泛滥成灾。深圳河发源于梧桐山牛尾岭,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深圳湾,出伶仃洋。

3、在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两次经济转型。1950年以前香港经济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从50年代起香港开始工业化,到10年,工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1%,标志着香港已从单纯的转口港转变为工业化城市,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一次转型。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推行经济多元化方针,香港金融、房地产、贸易、旅游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从80年代始,内地因素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香港的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内地,各类服务业得到全面高速发展,实现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

百度百科 _香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微气候,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不同于周边气候大环境的小范围内气候环境,通过对地形、水体、植物以及构筑物等的设计布局,可以营造舒适宜居的气候环境,减少人们对于暖、降温等电器设备的依赖,从而获得节能减排的生态效益。

一、项目背景

“生态效益的战略设计”是由美国生态建筑师威廉?麦唐纳(WilliamMcDonough)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一个对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新校区进行规划设计的项目,旨在为近7000名新生、教职工营造生态舒适的生活环境,荣获了2004年ASLA专业奖项。在2001年美国加州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如何节约能源成为该项目的规划重点。依据美国部分城市年平均太阳辐射量的统计数值比较(如华盛顿州的西雅图3.67kWh/m2?d,阿拉斯加州的费尔班克斯3.99kWh/m2?d),设计者认为戴维斯市(5.10kWh/m2?d)具有优越的太阳能,因而将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利用纳入了项目的规划设计当中。

二、项目规划

1.建筑规划

(1)建筑方向的规划规划的建筑朝向向东偏转10度(图1中网格表示),既可保证南面的光、满足冬季时住户对于光照的需求,也可减少夏季时建筑对午后太阳热量的吸收,缓减室温的浮动。此外,夏季时午后的风从南部和西南部穿过此区域,可为其提供自然降温的机会,冬季时当风从南面吹进时由于西北面建筑墙体的阻隔而被分散减弱(图1中波浪线表示)。流过该区域的水流则引向较为荫蔽的北部、东北部,通过蒸发降温来弥补风力的不足,同时也可避免水体的过度蒸发。(2)建筑高度的规划规划区域内的建筑物高度由冬季的日照决定,应保证冬季时建筑的阴影不能将街道完全覆盖。夏季,建筑的南部和西部太阳辐射强,此区域可通过使用特殊的建筑材料来缓减室内温度的波动,并适当配植一些落叶类树木,为建筑提供荫蔽;由建筑群围合成的大尺度庭院可以捕捉风漩涡(图2中环状表示),庭院内精心配植的植物则用以疏导微风。(3)建筑空间的扩展通过精心设计,维持并提升户外空间微气候的舒适度,可刺激环境的使用,增加人们的户外停留时间,从而减少建筑的使用能耗。如图3所示,建筑的屋顶空间和垂直空间都可以通过优化形成可用的私人或公共户外空间,而通过设置地下停车场则可进一步扩展户外空间的面积;在建筑内部形成开放空间,不仅可以改善建筑的光照和通风条件,也可为住户提供较为舒适的休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