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中国气象史 陈正洪_中国气象史

tamoadmin 2024-07-12
1.中国多地气温“爆表”的上海创140年气象史上高温新纪录2.1961年到2010年之间贵州都匀真的出现过47.3℃的高温吗?3.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的乾

1.中国多地气温“爆表”的上海创140年气象史上高温新纪录

2.1961年到2010年之间贵州都匀真的出现过47.3℃的高温吗?

3.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的乾隆八年,究竟有多热?

4.古代冬天经常冻死人吗?

5.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6.地球历史上最强特大暴雨

7.三百年前的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明清小冰期是什么呢?

中国气象史 陈正洪_中国气象史

北京:最低:-9.1(50年以来)2005-12-4

最高:41.5 1997-7-23

西安:最高:42.9 2006-06-19

最低:(不明)

昆明:最高:31.5

最低:-5.4(无时间记录)

海口:年平均气温23.9℃,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28.1℃,极端最高气温40.5℃,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17.3℃,极端最低气温2.8℃.

重庆:最高气温44℃,最低气温为-3.8℃

大连:年平均气温10.2℃,最高为35.3℃,最低为-20.1℃

广州:年平均气温21.9℃,历年最高为38.7℃,历年最低为0℃.

南京:年平均气温15.4℃,历史最高气温43℃,最低气温-14℃.

宁波:多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10℃

青岛:极端最高气温35.4℃,极端最低气温-16℃

上海:极端最高气温达40.2℃,极端最低气温为-12.1℃

深圳: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0.2℃

天津: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8.3℃

扩展资料

气温的影响因素有以下:

1.自然因素

某地气温除了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化外,还有因大气的运动而引起的非周期性变化。实际气温的变化,就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人类影响

城市中的机动车辆、工业生产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这些物质可以大量地吸收环境中热辐射的能量,产生众所周知的温室效应,引起大气的进一步升温。

气温的测量仪器有以下:

1.玻璃温度计

常用的玻璃温度计有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和干湿球温度表。

2.金属温度计

感应元件是双金属片,由膨胀系数相差较大的两片金属焊接成,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随温度变化而发生位移,位移量与气温接近线性关系。自记系统由自记钟,自记笔组成,自记笔与放大杠杆相连并受感应元件操纵。

3.金属电阻温度表

利用金属丝的电阻正比于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常用的金属丝有铂丝、铜丝、铁丝等三种,阻值在几十到一百欧之间,其中铂丝稳定性最好,可用来作标准温度表。电阻温度表适用于遥测。

百度百科--气温

中国气象数据网--中国近50年均一化历史气温数据集

中国多地气温“爆表”的上海创140年气象史上高温新纪录

竺可桢(1890—1974年)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奉命北上筹建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呕心呖血,他不愧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市人。于1890年出生在东关镇一个普通家庭里。他的大哥是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秀才。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在私塾里读书,学习十分勤苦。中学阶段,读书于上海澄衷学堂和复旦公学,因嫌复旦学风太差退学,后到唐山路矿学堂读书。由于他学习努力,成绩卓著,五次考试都名列全班第一。191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生,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习农学。后又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哈佛大学求实崇新、自由探讨的学风,给他深刻影响。1918年他以台风研究的优秀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时年28岁。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了祖国,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他受聘担任南京高师地学教授,次年,学校改称东南大学,在竺可桢主持下,建立了地学系,下设地理、气象、地质、矿物四个专业,并新任系主任。这是我国高校建立地学系之始。1927年学校又改名中央大学。在此期间,他一面担任地理系主任,主持日常行政工作;一面教授地学通论。气候学,气象学等课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气象学和地理学研究及教育人才。张宝堃、吕炯、黄厦千、沈孝凰、胡焕庸等,都是这个时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学者。他还积极参加中国科学社,做了大量宣传工作。

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他积极筹建校南农场气象测候所。1922年他主持购买了各种仪器设备,定期观测温度、湿度、气压、雨量、日照等项目。逐月发行南京气候报告。这是我国自建和创办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7年北代胜利,政府筹建中央研究院,下设观象台筹备委员会,分设天文、气象两研究所,担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的竺可桢,又被任命为气象研究所所长。这时的气象研究所,既是全国的气象学术研究单位,又是领导全国气象事业建设的国家机构。竺可桢白手起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努力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他首先领导了中国气象台站网的建设,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计划在十年的时间内,全国建立气台10处,测候处150处,雨量测候所1000处。在气象所成立的当年,就首先建成了南京北极阁气象台,这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事业的发祥地,也是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在此期间,还开展了天气预报业务,拟订了《气象观测实施规程》,统一了观测时制、电码型式、风力等级标准、天气现象的编码等,开展了气象资料整编的出版业务。先后出版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中国气候资料》以及《气象月报》、《气象季刊》、《气象年报》等。1934年他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

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团结全校师生,携带图书仪器,先后经浙江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广西宜山等地,于1939年底迁至贵州省遵义和湄潭。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迎接解放。解放后,他高兴地出席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还被选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

作为新中国地学界的组织者和教育家,他倡导建立了许多新的研究机构,并培养了大批地学骨干力量。强调地理学一定要摆脱单纯描述,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和仪器设备,进行定位观测,建立实验室,采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方面最新的理论来进行研究论证。

竺可桢于1956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并一直兼任主任职务。他多次指出: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工作。综合考察应为国家和地方编制国民经济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其任务首先是调查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数量、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科学方案。早在解放初期,他就急国家之所急,积极投身于海南岛、雷州半岛和广西南部以发展橡胶为目的的地理调查研究工作。1951年又组织筹建了西藏工作队。为治理黄河,他主持组织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了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四项重大考察任务。其一是西藏高原和康滇横断山区研究;其二是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地区的考察研究;其三是热带地区特种生物资源的研究;其四是主要河流水利资源的考察研究。在他的支持下。仅 1956—1957年两年间,就先后建立了6个综合考察队。它们是:黑龙江综合考察队,新疆综合考察队,华南与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长江、黄河流域土壤调查队,柴达木盐湖科学考察队等。此外,还组织了治沙考察队,南水北调考察队等。到他去世时为止,在他领导下,中科院先后组织了25年规模不同的综合考察队,参加工作的达100多个单位,1万多人次。积累了大批珍贵资料,取得了丰硕科研成果。

作为卓越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家的竺可桢,不仅创建了我国最早的地理系,培养了一大批地理科学专门人才,而且在许多地理学重大领域和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创造性意见。他认为:地理学是经济建设事业中的基础科学,是研究现代地面环境的科学。因而应着重研究现代地表面的岩石圈、水圈、气圈与人类的相互作用,研究地球外壳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发生、发展、分布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科学。我国的地理学,正是沿着这一方向健康发展的,在地理学研究方法方面,他十分重视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早在1929年他就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论》,开创了这方面研的先例。1958年他发表了《中国亚热带》一文,指出:不应将热带北界移至南岭,也不应将华北各地、东北南部和新疆南部都划归亚热带。他说:亚热带的气候可以这样规定:即冬日微寒,足使喜热的热带作物不能良好生长。每年冬季,虽有冰雪,但无霜期在八个月以上。作物一年可以有两造收获。他不仅提出了划分的标准,同时明确指出了亚热带的北界和南界。他的见解,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竺可桢在气象气候学研究中的成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他早年就从事台风和东亚季风的研究,在气候变迁领域的研究中,更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数十年如一日,研究了大量经、史、子、集,及中外文献,研究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1961年他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72年他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等学术论文。前者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记述的地理现象,证明了二十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并由此追溯了历史时期和第四纪世界气候、各国水旱寒暖转变波动的历程,发现十七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最后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后一篇论文,可说是他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的结晶,是一项震动国内外的重大学术成就,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 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不,温度变动的幅度0.5— 1℃;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 “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在气象科学研究中,竺可桢一向十分重视气象气候与生产及人类生活的联系。早在1922年,他就发表过《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的学术论文。1964年他又发表了《中国气候特点及其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他运用植物学的原理,以太阳辐射总量、温度、雨量三个气候要素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气候的特点,气候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粮食作物在各地区发展的潜力及限度,为改革栽培制度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这篇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竺可桢也因之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竺可桢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他从1921年起就观察记录物候。1963年和宛敏渭合著《物候学》出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普及了物候学知识,提倡因地制宜,利用物候规律安排农事活动。此书一出就迅速销售一空。

竺可桢热爱中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1962年6月他以七十二岁高龄,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实现了他多年的夙愿。他品德高尚,大公无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实事求是;他关心青年,奖掖后进,待人诚恳,平易近人;他工作深入,认真细致,鞠躬尽瘁,艰苦奋斗;他坚持原则,追求真理,不畏强御,刚直不阿;他勤奋好学,联系实际,锲尔不舍,始终如一。他不仅在创建近代地理学和气象气候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追求真理、公而忘私的精神,他的治学态度和工作态度,也为青年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竺可桢也是我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物候学是他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起统一的、严格的物候观测网,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年的《论新月令》一文里,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方面的成就后,就倡议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1934 年起,前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便选定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差不多全部农作物,委托各地的农事试验场进行观测,这是我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保留有1934—1940年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期间不少地方停测,其中仅有1934—1936年的记录比较完整。比较正规和连续的观测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53年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工作,继而又进行了棉花、水稻的物候观测。1957年起把农作物物候的观测工作推向了全国。1961 年,在竺可桢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国内共同物候观测种类: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1966—1971年中,多数单位中断了观测,直至1972年才得以恢复。近年,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开始了物候观测。观测资料已陆续出版,第一期年报的命名和内容,都是竺可桢亲自审定过的。

他还带头撰写物候专著,普及物候知识。1963年出版、1973年增订重印的《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197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章中他应用唯物辩证法,阐释了物候变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联系;由于物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他提出应从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探索其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群众性的工作,希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起来。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知识性。他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大量引用了古物候资料和采用了物候学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吉野正敏评介该文时,说:“在气候学的历史中,竺可桢起了巨大的作用……经过半个世纪到今天,他所发表的论文,仍然走在学术界的前面。

1961年到2010年之间贵州都匀真的出现过47.3℃的高温吗?

7月26日13时36分至47分这一时间段,上海徐家汇气象观测站测得当日最高温达40.6摄氏度。这是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140年的高温新纪录,打破了此前1934年创下的40.2摄氏度的历史极值。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服务官满莉萍说,副热带高压强度特别强,对上海及江南地区的控制“实在太稳定了”,整个7月份基本上都处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内。25日上海已出现了气象史上7月份“第四高”的高温值,这使得26日的“基础”气温就很高,超过了30摄氏度,然后不断地升温。此外,26日白天风小,又吹的是西南风,特别是在中午之后这一个最易出现高温的时段,光照又比较强,所以气温“直线飙升”,一举冲破历史极值,出现了“创纪录”的极端酷暑天。

在上海历史上,出现40摄氏度以上极端高温的几率并不大。根据相关资料,中心城区徐家汇观测站140年来仅出现了5次记录,除了这一次的新纪录,还有就是1934年7月12日的40.2摄氏度;1934年8月25日、2009年7月20日、2010年8月13日的40摄氏度。

上海的这个7月份,可能成为140年历史上“最热的7月”。到目前为止,上海的高温日已达22天,其中7月份就出现了20个高温日。上海气象史上7月份高温天数的最高纪录出现在1934年,达23天。根据预报,27日至29日上海仍将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普遍达到37至38摄氏度。

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的乾隆八年,究竟有多热?

贵州都匀确实在2003年7月19日出现过47.3℃的高温记录。这是中国气象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纪录。高温天气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采取适当的预防和适应措施,以减少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的影响。请注意,气候数据可能因为不同数据源和测量方法的差异而有所变化。建议咨询相关的气象机构或研究机构以获取更加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古代冬天经常冻死人吗?

每年的夏天,都让人们叫苦不堪,尤其是中国的四大火炉城市,从空调房去到室外都需要巨大的勇气,炎热夏季,一句?热死个人了?都成了人们的口头禅。纵观中国历史,如果要选出一个?中国历史上这个夏天?,这一年一定是乾隆八年。

要知道古时候可没有现在的降暑设备,更没有因为人类破坏环境而导致的气候异常。那么这一年的夏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又热到了何种程度呢?

乾隆八年夏天气温

自中国气象局成立以来,中国有过两次极端高温纪录,1942年夏日华北地区出现的最高温度达到了42.6℃,1999年夏季华北地区再次出现的极端高温天气,温度直逼42.2℃,这是北京历史最高温度吗?

并不是,根据气象工作局的研究人员换算得知,乾隆八年的夏日,农历六月下旬,也就是这一年的7月25,高温达到了令人惊讶的44.4℃,这一数据要比近代高温天气要高出2℃左右。40多度的高温,让京城及畿南二十七州县出现了严重旱灾,这一年因高温天气死亡的人数达到了11,400人。

法国传教士生活报告

这种真的能够?热死人?的天气,在一位法国传教士寄往巴黎的生活报告中也有所体现。传教士在他的报告中这样描述当年的酷热景象:许多教徒都认为这是上天的惩罚,所以他们不断的在教堂进行祈祷忏悔,那些没有地方居住的贫民,还有一些肥胖的人都被热死在了大街上。

当然,尚处于鼎盛的清朝政府并没有置之不理,皇帝和大臣每天都在为这种炎热的天气召开研究会,并且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京城里的主要街道和城市的门洞,都能够看到在不断发放避暑药和冰块的士兵。然而,人类的力量与大自然相比是非常渺小的,记录中上万余人的死亡数据,令人感到害怕。

乾隆皇帝

这种酷暑并不止出现在了京城,《中国3000年气象记录总局》一书中明确记载,这年夏天的高温天气在整个华北地区蔓延开来。各个地方的地方志,都记录了这个?最炎热的夏天?。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县志中,基本上都出现了?五月大旱?、?人多热死?这样的字眼。

乾隆虽然待在皇宫,空中也有古代的冰箱、冰块、冰扇等工具用来解暑,他同样也感受到了这个夏日的异常。古人多迷信,这种极端的高温天气,让乾隆觉得这是上天对他的一种警示,对此他接连下了几道谕旨,向朝廷迅速增加防暑措施。

消暑汤

五月二十九,下旨给刑犯减刑,罪行严重者,必须给他们添加凉席、冰汤、药饵;六月初一,再次下旨给京城九门拨款,并且在城南各处都备好冰水药物,以防中暑;六月初八,对于未曾有雨露的州县,缓至8月以后征税;六月初八,朝廷拨款赈灾。

从整个5月开始到11月,乾隆一道道抗暑赈灾的一直就没有停过,但是,用来解暑的冰水、冰块终究不过杯水车薪,更何况,乾隆的的一道道旨意惠及的,不过是京城一地罢了,更为庞大,人数更多的各地灾区,依然只能靠百姓硬抗,无数人在这样的灾荒年变得一贫如洗、甚至死亡。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古代冬天经常冻死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出自杜甫的诗作,很形象生动反映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古代的冬天经常有人冻死这是赤裸裸的事实,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穷人的生活不能得到基本保障,到了冬天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经常出现,而被活活冻死的穷人更是比比皆是。

《清史稿》中有相关记载称,顺治年间,西宁连着下了四十多天的大雪,有许多人被活活冻死。有的地方大雪五十多天,还有人掉进雪里被活活闷死了。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1、汉武帝时“大雨雪,民多冻死”

学术界一般认为,在中国五千年气象史上,曾出现过四个寒冷期,对于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前期的第一个寒冷期,相关史料几乎没有。

最早的一次记载并未直接说下雪,而是“雨雹”,见于《竹书纪年》,事发西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到了第二个寒冷期,大雪记载逐渐就多了。

2、唐昭宗时京城每天冻死人“日以千数”

在第二个寒冷期内,各个朝代都出现了反常性的雪天,三国时期的吴国,太平年间竟然出现雷暴雨后下大雪的奇怪气象。

据《晋书·五行志》记载,当时吴国是孙亮当皇帝,太平二年二月甲寅(公元257年4月5日)先下了一场雷暴雨,第二天乙卯日下起了大雪,气温骤降,“大寒”,史家称,“既已雷电,则雪不当复降,皆失时之异也。”

阳历4月5日下雪,无异于民间忌讳的“六月雪”。

3、宋代的第三个寒冷期

在中国气象史上,李晔当皇帝时处于“温暖期”,相对来说,极端大雪天气不是太频繁,到了公元1000-1200年的两宋时期,雪灾又与中国古人过不去了。

4、明清时期的第四个寒冷期

从明朝中期起,中国进入了第四个寒冷期,一直到1900年前后的清末才结束,长达500年,明、清两朝恰好处于这一时间段内,所以国内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为“明清小冰期”,国际上则称为“现代小冰期”。

自然,明清两朝的雪灾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频繁,《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综合卷》中,1900年以前的“严重强寒潮灾害”仅节选17次,明清就占13次。

地球历史上最强特大暴雨

据史载,早在南朝刘宋时期,公元421年,就在北极阁建了“司天台”,设专职官员观天象,测风候,提供数据,编制历法。到了元朝,原址复建观象台,至1341年首次配置了天文学家郭守敬发明的天文仪器。明朝洪武年间(1381年),改建为钦天台。到清康熙初年,所剩仪器设备全部运往北京,钦天台废弃。直至1928年,民国政府重新在此兴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也就是气象台。中国古代气象划分为石器时代及传说史时代、夏商西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时代、三国至明代、清代前期等发展时期,记录了古人在风云变化环境中前行的脚步。2003年,在山西尧都陶寺祭祀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观象台早500多年。陶寺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半圆形,半径10.5米,弧长19.5米。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确定季节、节气,安排农耕。比如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那天为冬至日,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第7个狭缝看到日出为春分、秋分。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朋友,应该对展厅中的日晷不会陌生。它是利用日影位置的变化,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由圭表演变而来。晷面和地球面(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面中心铜制指针与地球自转轴平行。晷面刻有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针影投射在晷面上所指示的时刻即为当时的太阳时起。来源:莫愁·时代人物 (2019年11期)

三百年前的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明清小冰期是什么呢?

1.世界上最强的暴风雨是在哪里发生的

有记载以来中国史上最 *** 雨,创世界记录 1975年8月4日,该年度中国内地第3号台风(“7503号”台风),穿越台湾岛后在福建晋江登陆。

此时,恰遇澳大利亚附近南半球空气向北半球爆发,西太平洋热带幅合线发生北跃,致使这个登陆台风没有像通常那样在陆地上迅速消失,却以罕见的强力,越江西,穿湖南,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 8月5日,行径诡秘的“7503号”台风突然从北京中央气象台的雷达监视屏上消失——由于北半球西风带大形势的调整,“7503号”台风在北上途中不能转向东行,于是“在河南境内停滞少动”,灾祸由此引发。

“停滞少动”的具体区域是在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的大弧形地带,这里有大量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山谷和两山夹峙的峡谷。南来气流在这里发生剧烈的垂直运动,并在其他天气尺度系统的参与下,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

这个最易产生特大暴雨的地区,又恰是兴建水库的最佳区域——上百个山区水库,在这里星罗棋布。 这场特大暴雨,是水库设计者们未曾预计的。

从8月4日至8月8日,暴雨中心最大过程雨量达1631毫米,3天(8月5日至7日)最大降雨量为1605毫米。最强大的雨带,位于伏牛山脉的迎风面,4日至8日,超过400毫米的降雨面积达19410平方公里。

大于1000毫米的降水区集中在京广铁路以西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暴雨的降水强度,在暴雨中心——位于板桥水库的林庄,最大6小时雨量为830毫米,超过了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州密士港)的782毫米;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也创造了我国同类指标的最高记录。

目击者称:暴雨到来的数日内,白天如同黑夜;雨水像从消防水龙中射出;从屋内端出脸盆,眨眼间水满;暴雨如矢,雨后山间遍地死雀。 此次特大台风暴雨给河南带来空前灾难,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以及两座中型水库和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57亿立方米的洪水,使驻马店地区的10个县(镇)尽成泽国,加上许昌、周口、南阳,受灾人数1100 万,死亡人数2.6万,京广大动脉中断行车达18天之久,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时任水利电力部部长的钱正英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受灾面积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大水灾,是水利工作最惨痛的教训。 此外,受7503号台风影响,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也不同程度受灾,受灾农田539万亩,死亡208人,受伤560多人,倒塌房屋6万多间。

摘 /f?kz=403767795。

2.世界上发生过最大暴雨是在哪里

在南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岛上曾发生过世界上最大的暴雨,当时24小时的降水量达到了1870毫米。而我国最大暴雨出现在台湾省新寮,24小时降水量为1672毫米,均是热带气旋活动引起的。我国是多暴雨国家之一,几乎各省(市、区)均有出现。主要集中在下半年。暴雨日数的地域分布呈明显的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迎风坡侧多,背风坡侧少的特征。台湾山地的暴雨日年均达到16天以上,而华南沿海的东兴、阳江、汕尾及江淮流域的一些地区也达10天以上,而与此相反的是,西北地区平均每年则不到1天。

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如果把50毫米的降雨均匀分布在24小时,给人的感觉就是细雨纷飞。而如果9毫米降水在一分钟完成,给人的感觉将是天塌地陷,非暴雨倾盆所能形容。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有其特定的背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基本上把暴雨的标准定为80毫米/24小时,不过这一定义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3.历史上地球下了好几百年的大雨

不是好几百年,而是好几万年。

地球形成初期,是一个温度非常高的液态球体。当时,地球上的水全部都是水蒸气,聚集在大气层中。

后来,地球逐渐冷却,出现了固态的地壳。大气层中的水蒸气也开始凝聚成水滴,地球上开始下雨了。

这雨一下就是几万年。初期下的雨,遇到灼热的地面,接着就蒸发了。

逐渐的,随着地球温度的下降,地面上出现了积水,又逐步出现了河流,河流汇集成江海,就是地球现在这个样子了。 至于地球温度为什么会下降?是因为,地球不能像太阳那样自己产生热量,原有的热量不断的以辐射的形式散发到太空中去了。

所以,温度就下降了。现在的地球,因为不断接受太阳的热量,基本处于热平衡状态,温度升降的幅度很小。

那么,地球的温度以后会不会继续下降呢?那要等到50亿年以后,当太阳衰竭死亡的时候,如果地球还存在的话,地球温度就会下降到绝对0°。

4.历史上最强台风

历史上登陆我国大陆时风速最强的台风是1956年8月1日登陆浙江象山的5612号台风

登陆后的WANDA风眼迅速堵塞,继续前行,横贯浙北大地。所到之处,风雨大作。浙江市岭站过程降雨量达694毫米;浙北内陆各站点均测得12级以上风。绍兴测得43M/S阵风。杭州平均风力达11级,阵风达35M/S以上,美丽的西湖风景区遭到巨大破坏。当上午10时WANDA中心经过杭州时,杭州市气象台录得958.7HPA的气压,这个记录也成为杭州迄今为止记录到的气压极值。杭州死亡71人——在此之后的32年里,杭州再也没有经历过这样惨烈的风灾。上海亦测得30M/S的平均风速和34M/S的阵风,徐家汇天主堂尖顶重400千克的铁制十字架被吹折倒挂,从此以后,上海再也没有受到过一次强台风的侵袭.

由于地形的破坏,WANDA的强度逐渐减弱,并在皖北减弱为一个热带风暴。由于副热带高压不但没有退缩,反而继续维持甚至西伸,致使WANDA继续以西北方向朝内陆推进。她广大的环流和充沛的水汽给中国10个省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害,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是:北到天津,南到厦门,西到秦岭,衡阳,都覆盖在WANDA的8级大风之下,而安徽境内部分气象站依然能记录到12级阵风.西北太平洋上丰沛的水汽此刻化为暴雨,被WANDA倾洒在三分之一的国土上。华北平原暴雨成灾,太行山麓的平山县狮子坪24小时降雨385毫米,海河发生大洪水。北京亦受到强降雨侵袭,24小时雨量434.8毫米,造成大兴42个村庄过水,永定河水位暴涨。而WANDA也成为建国以后第一个严重影响北京的TC。在与北方冷空气的配合下,WANDA甚至在吉林的第二松花江流域制造了建国以来该地第一次洪水,4人因灾死亡。

8月3日之后,WANDA经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减弱后的低压消失在陕西与内蒙古的交界处。风停了,雨歇了,潮水退却了,然而留在华夏大地上的却是满目创痍……这场空前的浩劫在全国共造成超过5000人遇难,仅浙江就有4925死于非命,1.7万余人受伤,220万幢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毁坏,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当然,关于死亡人数有很多种说法,限于当时的救援条件和政治环境,实际的遇难人数可能更多,但这已经不重要,因为4935以及其他一系列惊人数字注定使WANDA载入史册——无论是热带气旋年鉴还是地方志书,你都可以在最显眼的地方找到她。对于风迷而言,5612WANDA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王者。对于亲历者而言,5612WANDA是他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

WANDA的生命长度并不出众,仅仅8天。然而就是这短短几天,成就了WANDA,使她在中国气象史占据着最醒目的位置,甚至一度有“中国大陆第一台”的称号。但4629条冤魂和无数的财产损失不应只告诉人们这些呆板的记录——人定胜天不能继续成为金科玉律,事实上它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人无法战胜自然。如今,当年干部群众冒着17级狂风去保卫海塘的做法已被认为是很不明智的。2004年面对强大的云娜,浙江人选择了转移:我们应为此而欣慰。然而,无论当年的做法是怎样的大错,毫无疑问,有一点值得深思——50年前,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真正为人民着想的精神品质给了人们群众抗击天灾的强大动力,而今天呢?结合刚刚过去的碧利斯,我们是否可以反思一下呢?

6年之后,同名WANDA的台风让香港人体会了“中国第一风速”所带来的巨大痛楚,为WANDA弥补了没有留下风速的遗憾。历史总是非常幽默的,2005年西半球的KATRINA横空出世,以与5612相同的最低气压、只相差3HPA的登陆气压、同样具有威力的风暴潮和洪水使新奥尔良沦为地狱;使密西西比人把CAMILLE的名字从墙上划去,换上KATRINA;使加斯维尔顿飓风的魔影赫然显立.但KATRINA无论如何也无法推翻WANDA的统治——南庄,是49年前的新奥尔良,WANDA永远是横在KATRINA头上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5612惊世骇俗的表演将被永远铭刻在编年史上。

“八一台灾”50年后,南庄平原上树立起了一座纪念碑,以示永远铭记。当5612温黛100周年纪念日到来时,希望人们依然记得她。历史证明,超级台风WANDA将在未来某一个时刻重新诞生;但我们也希望,到那时惨绝人寰的悲剧不要重新上演。当然,这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

5.地球上威力最大的是什么天气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

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大风。热带气旋达台风级别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

②暴雨。台风是带来暴雨的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可能产生150~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直接或间接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如(间接)1975年第3号热带气旋登陆后倒槽在河南南部产生的特大暴雨,打破了部分地区的降雨记录(河南75.8事件)。

③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

“9608”和“97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 *** 位。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

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6.历史上最强的台风叫什么啊

地球纪录上最强的热带气旋台风泰培(Typhoon Tip) 。1979年10月12日,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泰培中心风速每小时306公里,最低气压870毫巴,环流宽2174公里,足以遮蔽半个美国。 台风泰培(英语:Typhoon Tip,台湾译名:狄普)是全球有确切纪录以来影响范围最大,强度最大,中心海面气压最低的热带气旋,生成于北太平洋西部。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称之为超级台风泰培(Super Typhoon Tip)。日本1979年的大范围洪灾就是由这个台风造成的。当时日本国内一向不以命名称呼台风,所以当时日本气象台对内称呼该台风为第20号台风,并在记录里记为昭和54年第20号台风。

形成:1979年10月3日

消散:1979年10月22日

最高风速:260 km/h(140 kts)(10分钟平均风速);306 km/h(165 kts)(1分钟平均风速)

最低气压:870 hPa

死亡人数:110死

影响地区:日本

7.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一次严重的自然灾害,这场自然灾害在很多方面可以说创造了前无古人、也可能也是后无来者的记录,让中国人至今仍闻之色变,心有途悸。这场自然灾害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持续时间之长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前后长达三年,自从人类有明确历史记录以来,未曾出现过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自然灾害,能与之相比的可能只有第四纪冰川。

二、波及范围之广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全部受灾,从东北到海南、从新疆喀什到浙江舟山无一幸免,自三皇五帝开始近五千年,中华大地上未曾出现过波及范围如此之广的自然灾害,放到整个世界更是如此。能与之相比的可能只有第四纪冰川,那场自然灾害波及整个地球。

三、死亡人数扑朔迷离,从1千万到4千万纵说纷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其创造了人类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纪录,自从人类由灵长类动物进化成人类以来,到这次灾害之前,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自然灾害,据我所知可能是发生在中国明朝时的陕西华阴大地震,死亡80万人,但和这次相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更加耸人听闻的是,这次自然灾害的死亡人数很有可能超过了人类有史以来在自然灾害中死亡人数的总和。

四、灾害详情扑朔迷离,到底是水灾、旱灾、蝗虫、飓风?还是山崩、地裂、海啸、泥石流?还是太阳活动异常、宇宙射线爆发、慧星撞地球?至今没有明确的定论,可能是因有有太多的人在那场灾害中死去,幸存下来的人要么年龄太小记不清往事,要么被饿得精神失常,导致今天的人们对那场灾害的调查困难重重。而在灾害发生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关于这场灾害的详情就神秘的消失了,各类历史典籍不见任何记载,只留下极少数人残留在脑海中的模糊记忆,而一场死亡上千万人的自然灾害,在短短几十年后便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全完消失,这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纵上所述,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惨痛的损失,虽然我们至今并不了解那场灾害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忘记那上千万死去的同胞。最近国际粮食价格疯长,饥荒的阴霾再次降临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本人草民一个,没什么济世救民的本事,只能乞求天佑中华,让我们的每个同胞都能吃上饱饭,仅此而已。

另外,仅以本文纪念那场自然灾害发生五十周年,警告一下:如果哪个斑竹敢倒行逆施,对我的帖子下手,我会衷心祝他们全家一半人被饿死,另一半人吃观音土拉不出屎被撑死。谢谢大家。

8.地球从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水持续了多长时间

1952年3月15日至16日,位于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以东的印度洋上,有个叫留尼汪的小岛,曾经在一天之内降下了1870毫米的雨。

当地人用“世界末日”来形容当时的情景:乌云满天,白天如同黑夜一样,天上的雨水不是在下,而是在倒,房顶被雨水冲击得千疮百孔,一片狼藉;地面雨水来不及流走,导致岛上积水数米,与大海几乎分不清界限;人们四散奔逃,不知道哪里是陆地,哪里是大海……这场暴雨,堪称是地球上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而留尼汪岛也因此赢得了地球“雨极”的美誉。 气象学家分析,该岛之所以在短短一天内降下了如此大量的雨水,与其地处热带气候带,且位于印度洋热带风暴的主要通道上密切相关。

当时,这个小岛受到持续不断的热带风暴袭击,加上该岛地形复杂,山脉纵横,高峰林立,大量水汽遇到高山阻挡后便急剧上升,使得湿热空气遇冷凝结成云,从而导致了特大暴雨。 除了留尼汪岛,地球上还有一个“雨极”,这便是位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镇。

如果说留尼汪岛以日降水量多闻名,那么乞拉朋齐则是以年降水多著称。据气象资料统计,1861年,乞拉朋齐全年降雨量达到22990毫米;1890 年8月到1891年7月,这里更是降下了24461毫米的雨;而1960年8月到1961年7月,由于西南季风特别活跃,使得乞拉朋齐再次刷新了保持近百年的世界雨量记录,年降雨量高达26461.2毫米,平均每天降雨量70多毫米,按日雨量50毫米便是暴雨的标准,这里几乎天天都在下暴雨,真可谓名副其实的“雨极”。

据气象学家分析,乞拉朋齐“雨极”的由来,与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密不可分:该地区三面高山环抱,仅南面一个开口,当夏季风源源不断涌入后,便被阻挡在这里,尤其是北面高大的喜马拉雅山,挡住了从印度洋吹来的湿热气流,使得饱含水汽的气流被迫上升,常在这里凝结形成倾盆大雨。 从年降雨量极值来说,乞拉朋齐算是“冠军”,但从年平均降雨量来看,这个冠军应让位于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该岛1920— 1972年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1458毫米,是地球上年均降雨量最多的地方。

据专家分析,该岛如“屏风”般耸立的高山挡住了东北信风的去路,使得湿润的海风被迫在山坡绕行,冷热空气经常交汇,因而使得岛上全年降。

根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我国共经历过四次小冰河期,而根据竺可桢的中国气象史资料,再结合历史王朝的兴衰,不难发现历史上经历的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均与小冰河期密切相关。第一次是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至西晋初年,第三次是唐朝末年至北宋初年,第四次便是明朝中期至清朝中期.所谓“小冰期”,主要是全球气候经历的一个寒冷时期,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小冰期出现在明朝中期至清朝中后期,故也称“明清小冰期”,而其中最为严重的时期则是在明朝万历至崇祯年间。小冰期的典型特点便是气温降低,但其带来的次生灾害才是最可怕的,而明朝的灭亡便与此密切相关。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就连海南也连降大雪

关于“明清小冰期”有多冷,根据史料和文献的记载,当时全国各地可以说是漫天冰雪,就连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淮河都曾经结冰,“夏寒”,“夏霜雪”的天气更是不绝如缕。

根据《广东通志》的记载,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广东琼州府万州雨雪,正德四年(1509年)冬,广州潮州“陨雪,厚尺许”。要知道,琼州府万州乃是今天的海南岛万宁县,而潮州则是今天的潮安、潮阳等县,就连这里都是天降大雪,可见当时的寒冷

而根据《江南通志》的记载,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和十五年(1502年),“冬天寒,祁阳江水冻合,余姚江水冰合”。在湖南衡阳西南方的祁阳和浙东的馀姚,流经此地的潇水、曹娥江和甬江竟然冰封江面

此外,《明史·五行志》有载,“景泰四年(1453年)冬十一月戊辰至明年孟春,山东、河南、浙江、直隶、淮、徐大雪数尺,淮东之海冰四十余里,人畜冻死万计。五年(1454年)正月,江南诸府大雪连四旬,苏、常冻饿死者无算。”江南各地连降四十多天大雪,这种奇景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而诸如“牛畜冻死三万六千蹄”,“开原大雨雪,畜多冻死”,“雪止,平地三尺余,人畜多冻死”,“雨雹甚大,伤稼百二十五里,人马多击死”,“飞雹交下,坏民居万余,死者千余人”,“沂州雨雹,大者如盘,小者如碗,人畜多击死”之类的记载,更是随处可见。

在这场持续数百年的“小冰期”,最为寒冷的一年出现在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原因则是一场火山喷发,结果使得本就遭遇“小冰期”的人们雪上加霜。嘉庆二十年(1815年)4月5日,位于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北部的坦博拉火山,在沉睡了五千年后突然爆发,爆发指数高达7级(火山爆发指数共8级),这次火山爆发不仅对当地百姓造成了毁灭性打击,由于大量火山灰喷涌进平流层,更是对全球气候造成了剧烈影响。

由于平流层充斥着大量火山灰,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八月,“天气忽然寒如冬”。而在东北黑龙江的双城,在农历七月的盛夏竟然出现严重霜冻,导致农作物失收,百姓逃亡。安徽、江西等地则在农历六、七月出现了降雪的纪录,而台湾新竹、苗栗等地也在同年冬天出现了罕见的霜冻现象,新竹“十二月雨雪,冰坚寸余”。

根据史料的记载来看,这种气候转冷实际上从明朝洪武年间以后便开始出现,而从明朝中期开始,气候更是始终保持“恒寒”,一直到清末光绪六年(1880年)以后,才再度开始渐渐转变进入暖期,这段持续长达四百多年的“小冰期”这才逐渐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