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全球气候变暖_抑制全球变暖我们能做什么
1.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做了什么措施
2.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怎么才能减缓气候变暖,为什么
3.全球变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抑制全球变暖我们该怎么做?
4.防止全球变暖的好处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全球变暖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全球变暖还会出现什么现象是人们好奇。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全球气候变暖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全球气候变暖出现的现象
气候
温室效应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就会寒冷无比,温度就会降到零下20℃,海洋就会结冰,生命就不会形成。因此,我们面临的不是有没有温室效应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燃烧 化石燃料把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层,致使温室效应与地球气候发生急剧变化的问题。
温室效应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增加,由于这些气体的温室效应,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
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如西非的萨赫勒地区从1965年以后干旱化严重;中国华北地区从1965年起,降水连年减少,与50年代相比,华北地区的降水已减少了1/3,水资源减少了1/2;中国每年因干旱受灾的面积约4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当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升高3℃,人类也已经无力挽回了,全球将会粮食吃紧。由于气温升高,在过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将继续上升30~50厘米,这将淹没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旱涝、低温等气候灾害加剧,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约数百亿以上美元的经济损失。
冰川
自20年代以来,人们对从巴塔哥尼亚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区的冰川因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普遍认为的 温室效应而融化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在南亚地区,问题并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虽然全球变暖的许多不良影响可能要到21世纪末才会变得非常严重,但是 尼泊尔、 印度、 巴基斯坦、 中国和 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会给人们造成麻烦。
国际冰雪委员会(ICSI)的一份研究 报告 指出:?喜玛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比世界 其它 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国际冰雪委员会负责人塞义德?哈斯内恩说:?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时间里干涸,这一生态灾难的影响范围之广也将是令人震惊的。?
位于恒河流域的喜玛拉雅山东部地区冰川融化的情况最为严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从不丹到克什米尔地区的冰川退缩的速度最快。以长达3英里的巴尔纳克冰川为例,这座冰川是4000万50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发生碰撞而形成的许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来,它已经后退了半英里。在经过了1997年严寒的亚北极区冬季之后,科学家们曾经预计这条冰川会有所扩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进一步后退了。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 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中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中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迟,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 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 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 雷暴、 冰雹、 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 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其三,温度的增加有利于高纬地区喜湿热的农作物提高产量。
生物
全球变暖南极惊现的新物种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南极的两大冰架先后坍塌,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的海床显露出来,在此考察的来自14个国家的科学家因此得以发现很多未知的新物种,看看这些奇怪生物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例如,类似章鱼、珊瑚和小虾的生物。研究者们把南极海床区域的生物共分类1000个物种。研究者认为全球持续升温导致南极 冰架崩解,从而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全球科学考察队在经历10周的南极探索期间,利用遥控的工作车对海床的生物首次作了较全面的观测。而在冰架崩解之前,科学家唯一的观测途径则是通过在冰层内钻孔。 数千年来,南极 威德尔海10000平方千米的海床被100米厚的Larsen A 冰架和Larsen B冰架覆盖着。而最近几年里,这些冰架开始崩解,因此原来这块世界最原始生态海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物种。
这次科考活动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勘查南极本土的生命形式,以及研究由于冰架崩解后产生的新生物类型。科学家Julian Gutt称,在本次发现中有95%的生物是南极本土的,另外5%的生物是在冰架崩解后新生的。
人体健康
哈佛大学新病和复发病研究所的保罗.受泼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随雪线而移动,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随着山峦顶峰的变暖,海拔较高处的环境也越来越有利于蚊子和它们所携带的 疟原虫子这样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罗病毒、 疟疾、 黄热病等热带传染病自1987年以来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密西西比、德克萨斯、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和科罗拉多等地相继爆发,一再证实了专家们关于气候变暖,一些热带疾病将向较冷的地区传播的科学推断。
冰山融化
科学家发现,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北极冰山融化将释放大量被捕获、截留在冰和冷水中的有毒化学物质。研究者警告这些聚集在极地的大量的毒物是未知的,它们的释放将严重危及海洋生物和人类生存环境。这些将渗出的化学物质包括杀虫剂DDT、氯丹等。所有这些都是持续性的有机污染物,或会导致癌症和先天缺陷,此前被北极的冰层和冻水捕获。但挪威和加拿大的科学家在监测1993年和2009年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测量结果时发现,全球变暖正在使这些污染物重获?新生?。研究组成员海利?洪表示:?下一步要查明在北极有多少污染物且以怎样的速度在泄漏。?
关于全球变暖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令人吃惊,由北极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风的类型的不断改变,大量淡水正汇入北大西洋,对墨西哥湾 暖流造成破坏,从而切断 北大西洋暖流。正是这些暖流把温暖的表层水从加勒比海带到欧洲西北部,并使欧洲形成温暖的气候。而北大西洋暖流一旦因全球变暖被切断后,欧洲西北部温度可能会下降5~8℃之多,欧洲可能面临一次新的 冰河时代!
这项研究是位于阿伯丁的苏格兰海洋实验所分析了设在兰群岛海域到法罗群岛海域之间自1893年以来的1.7万多次海水盐度测量结果得出的。在2007年以前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 深层海水盐度变得越来越小,浓度越来越低,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从大西洋北部汇入了该地区。这些新数据第一次充分证明了德国科学家在大约1993年前设计的计算机模型。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升高,而世界人口将在2050年之前达到100亿。?我们的世界正在朝着由人造设施来代替现有免费自然资源的方向发展?,明尼苏达大学的戴维?蒂尔曼说。但是,我们还没有掌握自然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在2.45亿年前二叠纪大灭绝中,96%的物种灭亡了。后来随着许多新物种出现,地球上终于恢复了丰富的种群,但是这个过程足足经历了一亿年。威尔逊说:?一些人认为,自然界会复兴人类所毁灭的一切?。 谚语 云:?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万物皆可应运而生。?或许自然界真的能够恢复一切,但这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现代人类无论如何是没有意义的。
冰雪消融,在不少人心目中可能是一个春天即将来临的好迹象,但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家们不无忧虑地指出,全球变暖以及由此带来的冰雪加速消融,正在对全人类以及其他物种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据新华网记者赵卓昀报道,在2007年6月5日 世界环境日 到来前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6月4日公布了一份题为《全球冰雪展望》的报告,针对2007年环境日?冰川消融,后果堪忧?的主题,详细列举了冰川、积雪加速融化的严重后果,并呼吁各国联手采取切实行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因为这涉及全球约40%人口的切身利益。
在北极圈周围地区,约400万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影响。由于海上浮冰越来越不稳定,格陵兰岛西部的猎人们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狗拉雪橇,转而使用摩托艇。一些依靠放牧驯鹿为生的当地居民也面临生存危机,因为气温上升导致积雪融化,然后又再次冻结为坚冰,使驯鹿无法啃食它们的主要食物苔藓。在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北美驯鹿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
南极洲和格陵兰岛拥有全球98%到99%的淡水冰。如果格陵兰岛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预计将上升7米。即使格陵兰岛冰盖只融化20%,南极洲冰盖融化5%,海平面也将上升4米到5米。而根据世界上现有的人口规模及分布状况,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全球就将有1.45亿人的家园被海水吞没。
按照2007年的融化速度,2100年,两极地区海上浮冰预计将比2007年减少四分之一。届时,北冰洋在夏季可能将连一块冰都没有。浮冰的减少将降低这些海域对阳光的反射能力,从而使得海水吸收热量增加,进一步加快全球变暖速度。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 方法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想法,要围绕地球建立一个由小微粒或太空飞船组成的人工太空环,遮蔽热带阳光,调节地球温度。
一些反对者认为,这种想法肯定会有一些副作用,一个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带将会使我们的每个夜空都变成和满月时一样明亮;而且预算将高得惊人,可能达到6万亿到200万亿美元,就连全球资金最为充足的科研机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无法承担,如果把散射粒子改为太空飞船的话,预算额可能会少一些,估计能降到5000亿美元左右。
地球诞生以来,大气温度曾经几度升降,太阳辐射、云层遮蔽和温室气体等各种因素都曾经或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气候。如果给地球围上一个 粒子或飞船组成的?腰带?的话, 赤道上空就会出现一个阴影,要部署这些粒子,就必须使用一些专门的控制飞船,像牧羊犬一样照看粒子群。
过去的一个世纪,地球温度明显上升,未来一百年间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下去,很多研究都证实地球气温将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提高1~20华氏度,海平面明显上升,一些海滨城市将不复存在。有科学家指出,减少太阳光照射,地球温度就会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统完全可以实现这一目的。不过,有科学家指出,人们还无法计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阳光,又有多少阳光被反射回太空,而这正是实施上述计划的关键一步。
美国研究显示,古代农民活动曾使世界避免进入新冰川期。结果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现象,它可能持续了数千年。英国《观察家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说,砍倒大树并开垦第一片田地的史前农民使地球大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全球气温因此逐渐回升。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威谦?拉迪曼说:?要不是早期农业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目前地球气温很可能还是冰川时期的气温。?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人类干预,地球会比20世纪低2℃,蔓延的冰盖和冰川会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为寒带(北方)森林、温带森林和热带森林三类。据介绍,今天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大自然经过8000年的进化才逐渐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沦为伐木业大规模开采利用的目标。在热带地区,许多21世纪已荡然无存的森林就是在过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过4.5亿公顷的热带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热带森林总面积的20%;还有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在砍伐、农田开垦和矿产开采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产品交易还在继续加剧,尤其是在拥有热带森林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执法不力的俄罗斯等国。而国际市场对廉价木产品的需求,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状况。
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
食:
一、吃素。畜牧业消耗大量的谷、豆类,也消耗大量珍贵的水;为了放牧牛羊及 饲养 猪鸡,牺牲原始森林,造成温室效应。
二、少吃。在家烹煮、外食分量恰到好处,吃不完打包回家。
三、拒绝购买高山茶、高冷蔬菜(高山茶、高冷蔬菜让台湾的森林消失、破坏山地水土保持,无法发挥储存水分的功能,又大量使用农药与肥料,污染水源与水库的生态)。
衣:
一、认识衣料来源:1.选购纯棉、全麻等自然材质(有机性的),才可回收再生。2.依洗标来购衣及保养衣服,以延长衣服的寿命。
二、需求量的决定,依洗衣的次数、家中的容量、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四要素来决定购衣频率,尽量控制好,不要超量(重质不重量)。
三、旧衣新穿要诀:
⒈自我的认知:体态、肤色、生活型态的考量。
⒉找出流行的重点:如长短、色调等,一般以简单、好的剪裁(立体裁剪)最能表现出人与素材的互动关系。
⒊配件因体积小、变化多、效果佳、 收藏 较易,如围巾、别针、皮带,少量的衣服即可靠配件来凸显穿衣艺术的效果。
住:
一、多用二手家具(无论买房子、租房子,多利用二手家具,既可回收再利用、节省资源,若能在办公室、社区、网路举办定期二手旧货交换的跳蚤市场,既环保,又可互助,增进人际间的情谊)。
二、多用植栽绿化来做居家布置(居家勿做过度性的装潢布置,应以简单、天然为原则。居家布置不必然要人造的材料,不妨多用生态性的自然材料。多种花草盆栽,尽量用本土性的树种,家中有庭院的多留天然性的泥土,少用水泥、或硬质性的铺面)。
三、请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盘、刷牙、洗脸,以节约珍贵的水源(中国是全球排名第十八位缺水国,南台湾已陷入严重干旱,但我们使用水的需求量却已经到达民国100年的标准。法国节约用水的宣导政策是「一星期洗一次澡」;如果我们的用水量持续恶化,我们也将面临相同的处境。
四、房间之电源、冷气集中使用(尽量少一间房间开一部冷气,人少时尽量集中办公,减少冷气、电灯用量)。
行:
一、走楼梯,不搭电梯(住在大楼者,无论是在办公室或是在家里,若您不赶时间,不妨试着安步当车,试著不搭电梯,改走楼梯,既节省能源,又可运动健身)。
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做了什么措施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实现可能性。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於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於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
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是要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於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5、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如此一来,或许可以促使生产厂商及消费者在使用能源时有所警惕,避免作出无谓的浪费。而其税金收入,则可用於森林保护和替代能源的开发方面。
6、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因为天然瓦斯较少排放二氧化碳。最近日本都市也都普遍改用天然瓦斯取代液化瓦斯,此案则是希望更进一步推广这种运动。惟其抑制温暖化的效果并不太大,顶多只有一%的程度左右。
7、汽机车的排气限制:由於汽机车的排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与一氧化碳,因此希望减少其排放量。这种作法虽然无法达到直接削减二氧化碳的目的,但却能够产生抑制臭氧和甲烷等其他温室效应气体的效果。
8、鼓励使用太阳能:譬如推动所谓「阳光计划」之类。这方面的努力能使化石燃料用量相对减少,因此对於降低温室效应具备直接效果。
9、开发替代能源:利用生物能源(Biomass Energy)作为新的乾净能源。亦即利用植物经由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有机物充当燃料,藉以取代石油等既有的高污染性能源。燃烧生物能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这点固然是和化石燃料相同,不过生物能源系从大自然中不断吸取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故可成为重覆循环的再生能源,达到抑制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效果。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怎么才能减缓气候变暖,为什么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就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达成共识
《京都议定书》需要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之后,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2007年12月,澳大利亚签署《京都议定书》,至此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 联合国确认《京都议定书》适用于澳门特区 澳大利亚承诺2050年前温室气体减排60%
截至2004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了3.3%,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排放量比1990年上升了15.8%。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
2007年3月,欧盟各成员国***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 英国公布确定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法案草案
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是在内罗毕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上的主要议题。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京都议定书》建立了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三个灵活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以清洁发展机制为例,它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从其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中获取“经证明的减少排放量”。 我国成为实现《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减排量最多国家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其实,联合国能做什么?只是个空壳而已,这次气候会议个个国家炒的很激烈主要实在承担的义务上争执不下,西方工业的发达实在一个标志的事件,蒸汽机的发明带动和开始了工业革命使得各国的工业迅速的发展但是工业间接的造成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知道近20世纪开始科学家逐渐的发现温室气体对与气候的影响,这才使得各国人民意识到生存的地球被自己制造出了潜在的危机,人们开始谈判了,但是这个气候的影响最先危害道的是岛国,别的国家自然在没有影响到自己的时候不愿去管别的国家,西方用100多年创造出来的发达却对100多年造成的排放不负责任是不可原谅的,他们要对全人类负责,他们要对地球负责,联合国只是一个着急开会的,真正的结果还要世界上这些大国的谈判结果。
全球变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抑制全球变暖我们该怎么做?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3.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4.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防止全球变暖的好处
全球变暖最主要的原因是温室效应,即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石油,矿石等物质进行开采与利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发展的同时,人们并没有同时保护环境,导致了如今的全球变暖。其次过去用于冰箱制冷的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的屏障,它被破坏间接加剧了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对于人们有很大的危害,南北极冰川融化,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自然灾害的增多,沿海的人们存在很大危险;冰川融化导致气候变化,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本来被封存的病毒会出现,人们对于这些未知的病毒很少有抗体,医疗技术也有待提高,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是一种威胁;北极熊等动物没有了栖息地,大量死亡甚至导致灭绝。可见,抑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否则,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抑制全球变暖,首先要低碳生活,能够步行就不要开车,能够骑自行车就不要开车;开车对于我们生活是非常便利的,但是产生二氧化碳也是最多的;为此政府也推出限号出行的政策,我们也应该减少汽车的使用。其次是保护环境,减少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使用,塑料袋是很难降解的物品,一次性筷子会导致许多树木被砍伐,这些都是不利于保护环境的;另外不乱扔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对于保护环境是非常有利的。
同时,还应该种植树木,绿化环境,植物对于二氧化碳有净化的作用,可以抑制全球变暖。最后,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年的自然灾害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正是之前的人们只注重发展,而不注重环境保护才造成这样的后果,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以保护环境为重中之重;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人们,才能更好地抑制全球变暖。
防止全球变暖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全球变暖的后果和影响:
1. 生态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另外,有关环境的极端事件增加,比如干旱、洪水等。
2.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于是限制了对能源的消耗,必将对世界各国产生制约性的影响。应在发展中国家“减排”,还是在发达国家“减排”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问题。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2013年后的“减排”问题必然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有关阻止全球气候变暖的科学问题必然引发“南北关系”问题,从而使气候问题成为一个国际性政治问题。
3. 气候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4. 海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中蒸发的水蒸气量大幅度提高,加剧了变暖现象。而海洋总体热容量的减小又可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另外,由于海洋向大气层中释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5. 农作物
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气温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水循环,使某些地区出现旱灾或洪灾,导致农作物减产,且温度过高也不利于种子生长。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干旱地区会积极促进农作物生长。全球气候变暖伴随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会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
6. 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暖直接导致部分地区夏天出现超高温,心脏病及引发的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每年都会夺去很多人的生命,其中又以新生儿和老人的危险性最大。(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人的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病。(3)全球气候变暖还会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