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空气质量指数实时预报_上海空气质量指数预报
1.打开新旧知识通道——谈空气质量指数
城市名称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状况
北京 76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天津 59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石家庄 80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秦皇岛 59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太原 82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呼和浩特 43 ━━━━ Ⅰ 优
沈阳 73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大连 58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长春 54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哈尔滨 49 ━━━━ Ⅰ 优
上海 62 二氧化硫 Ⅱ 良
南京 69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苏州 57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南通 49 ━━━━ Ⅰ 优
连云港 63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杭州 77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宁波 83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温州 59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合肥 111 可吸入颗粒物 Ⅲ1 轻微污染
福州 50 ━━━━ Ⅰ 优
厦门 42 ━━━━ Ⅰ 优
南昌 68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济南 89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青岛 54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烟台 47 ━━━━ Ⅰ 优
郑州 62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武汉 93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长沙 92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广州 51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深圳 25 ━━━━ Ⅰ 优
珠海 17 ━━━━ Ⅰ 优
汕头 46 ━━━━ Ⅰ 优
湛江 36 ━━━━ Ⅰ 优
南宁 56 二氧化硫 Ⅱ 良
桂林 49 ━━━━ Ⅰ 优
北海 17 ━━━━ Ⅰ 优
海口 35 ━━━━ Ⅰ 优
重庆 71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成都 75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贵阳 90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昆明 60 二氧化硫 Ⅱ 良
拉萨 34 ━━━━ Ⅰ 优
西安 62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兰州 57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西宁 72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银川 51 可吸入颗粒物 Ⅱ 良
乌鲁木齐 46 ━━━━ Ⅰ 优
打开新旧知识通道——谈空气质量指数
上海: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风向 风力 空气质量指数
2016-01-26星期二 6℃ -2℃ 晴~阴 西南风微风 96良。
最近从上海浦东大郊区搬到了市里面,开始关注空气质量在什么范围呢可以进行室外运动。今天上午刷知乎看到一位叫Thomas Talhelm的老外回答: 空气指数多少适合跑步?
作者通过数据论证了北京不适合室外运动的结论。从中我了解到了PM2.5在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而且我发现美国大使馆竟然也会测试空气质量指数。我打开上海美国公使馆,还真看到了有这一选项(略有惊讶),这也让我不再怀疑数据的可信度。
我对PM2.5略有了解,也知道北京的PM2.5一定不低,但是我没想到会高出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的标准那么多,于是我上网查看中美的PM2.5和空气质量指数标准,于是找到了这张表格:
Thomas说美国空气质量良好的PM2.5标准是12微克,而中国的标准是35微克。例如今天(2017/3/11)上海的空气质量指数是82,在中国标准是二级良。由于空气质量指数和浓度值有个复杂的换算关系,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天上海的日均浓度值应该是35~75微克,但是这个浓度值在美国标准至少是轻度污染。资料中告诉我,中国的PM2.5标准刚刚上路,是最宽松的过渡期标准,但是美国在19年就已经纳入国标。所以我们如果要在室外活动,尽量去换算成美国标准。国内的空气质量指数低于50,PM2.5是小于35微克,适合在户外运动的,如果高于50,在美国标准至少是轻度污染,请尽量减少在户外运动。
翻看Thomas其他的回答,我看到了他整理的中国五个城市在最近五年的PM2.5数据,如下图所示。因为我在上海,所以重点讨论一下上海的空气质量。2011年上海的PM2.5均值在80微克左右,2016年的均值下降为50微克左右,50微克在美国标准也是轻度污染,不适合做室外运动的。
虽然通过数据论证,我得到了在上海也不太适合做户外运动的结论,但是考虑到Thomas通过PM2.5的年均值得到这个结论,难免会有些不严谨。因为我们是看每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来确定是否可以室外运动。于是我上网查了上海2016年的空气质量汇总表,如下所示。在一年中,有109天(接近1/3)空气质量指数小于50,即PM2.5小于35微克,适合在室外运动,其他时间并不适合室外活动。
结论:由于国内PM2.5标准相对宽松,我们尽量按照美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来决定是否参加户外运动,最简单的方法是空气质量指数小于50,可以参加户外活动;如果高于50,请减少户外活动;
探索问题:如果空气质量指数高于50(即PM2.5高于35微克),是否可以通过戴口罩的方法过滤颗粒物,正常进行户外活动。这个问题稍后再做研究,这是要后期探索的问题。
P.S. 这篇文章是按照铜老师的打通“新旧知识之间通道的四个问题”所写,针对这个回答,去看自己具备了那些知识,学到了那些知识,那些知识可以通过探索得到,还有哪些知识适合长期探索。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可继续跟进研究,大家可对我的分析提出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