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_农业气象指数保险
1.关于农业保险的论文
2.保险可以减少损失,杨梅树种植可以买保险吗?
3.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4.春茶农业保险困难一亩能赔多少钱
5.国外天气保险花样繁多 国内为何尚无专门天气保险?
6.点赞漳州 | 漳州市气象局:发挥部门优势 实现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7.水稻种植户可以购买哪些保险?
茶叶遭霜冻,是没办法处理的。
农业部门提醒,要避免冻害,要关注气象预报,在冷空气来临之前,对已萌发芽叶的早生品种茶园,要尽早采收幼嫩芽叶;对受冻茶园要加强管理,浅耕松土,追施速效氮肥和磷钾肥,增强茶树根系生长能力。
可以投保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按照不同的霜冻程度会有不同补偿,多少总能弥补一些经济损失。该保险产品的试点可以提高茶农抵御风险的能力,解除了茶农的后顾之忧。
扩展资料:
案例:
3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冻,让浙江省浦江县的部分茶农措手不及。由于正值明前茶开摘时期,对茶叶影响较大,茶农们损失不小。不过浦江县茶艺轩的石元峰却不那么揪心。他为自己的220亩茶园投保了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这次冻灾,他得到了6600元理赔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损失。
浦江县是典型的山区县,独特的山地小气候容易导致春季低温霜冻灾难,给茶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稳定茶叶种植,保障茶农受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茶农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浦江县于2017年开展特色农业品种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由浙江浦江人保财险经营。
每亩保险茶叶的保险金额为1500元,省、县财政的保费补贴和农户自付保费比例为2:4:4。在2月21日至4月20日保险期间内,保险茶叶所在区域的气象观测站实测日最低气温达到或低于1℃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3月24日,浦江县山区气温一度低于1℃,触发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理赔条件。接到茶农报案后,浦江人保财险立即组织人员赴茶场核实损失。此次霜冻,该公司共为6户茶农的760.5亩茶叶支付22815元理赔款。
“茶叶保险,最大限度地转嫁了低温霜冻天气风险,解决了后顾之忧。这个保险就是我们茶农坚实的‘后盾'。政府给了好政策,发展茶叶生产的信心更足了!”从开展试点开始,石元峰就为自己的茶园上了保险,对此他深有感触。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茶叶遭受冻害 鹤峰农技人员紧
人民网-太平洋保险"霜冻气象险"撑起春茶生产保护伞
?中国保险报网-茶叶受霜冻 保险做“后盾”
关于农业保险的论文
说到险种必须提到保险产品,目前我国的保险产品大致可以分为5类:1、生产成本保险:保障金额为农作物和家畜家禽的直接物化成本(种子、化肥、机械耕种的成本),为主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2、产量保险:以过去几年平均产量的一定比例做为基数,因灾害造成产量损失,按产量差额乘以政府收储价进行赔偿。3、价格保险:保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损失,事先确定农产品上市时的市场价格(保障价格),如上市时的市场价格低于保障价格,则保险公司赔偿差价。4、天气(气象)指数保险:不根据作物因灾受到产量损失来赔偿,而是根据一个地区的某种天气指数来决定赔不赔,此类保险不需要查勘定损。5、农业收入保险:保障投保人的农作物或家庭农场额收入的保险,无论是遭受灾害还是因为市场价格下跌,既保自然风险损失,也保市场风险损失。(目前美国85%的保险都为收入保险)现在大部分地区实行的还都是生产成本保险,该类保险的保障水平比较低,算是普惠性的金融支持农业吧。我国有13个省份为粮食主产区,针对现在的土地流转、租金高等情况,17年6月份国家推出了在粮食主产区的200个县进行大灾保险试验,最大的亮点是将土地成本纳入了保险责任范围,提高了保障水平。
保险可以减少损失,杨梅树种植可以买保险吗?
农业 保险 是农业生产的保护和救济手段,当农民在自然灾害中遭受了重大损失时,农业保险不仅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救济,同时也是一种应对突发性风险的风险转移机制,在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重大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农业保险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农业保险的论文 范文 一:小议农业保险中的政府责任
实际生活中,农民或农户限于自己的经济收入水平,即使有保险需求,高昂的保费也令其望洋兴叹;保险公司因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与低利润率,经营农业保险业务趋于微利,因此亦不愿经营农业保险,即使经营,也只局限在少数商品化程度高或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项目上,比如:花卉、 饲养 业等。由此看来,这种将农业保险商业化运营的模式在一定时期内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现有模式不能缓解农业保险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每年因洪涝、干旱、病虫害而导致的农作物损失非常严重。据统计,2005年,全国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16380万亩,成灾面积8392万亩,受灾人口1.5078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28亿元[2]。因此,农民迫切需要对农作物进行保障,于是也就对保险有了需求。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险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其开发的少量的保险产品及较高的保费,使得农民的上述需求得不到满足。此时,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暴露无遗。
(二)现有模式不能保障农民利益和促进农业发展
如上所述,由于农业保险苛刻的投保条件,处于天然弱势的农民对自然灾害毫无抵抗能力,只能靠天吃饭。风调雨顺的年景,收成则好,收入就高,反之,则收入难有保障。如此,农民的利益毫无保障可言。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国民绝大多数的国家,只有把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整个国家的收入水平才会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而现有农业保险模式无法有效保障农民利益,从而无法保障农业的发展,其弊端是显著的。
功能与价值:农业保险中建立政府责任机制之逻辑基点
可以看到,我国现有的将农业保险商业化运营的模式不符合农业保险自身的特点,有其局限性。仅靠农户与保险公司之间单纯的一对一保险协议,并不能达到凭借农业保险保障农业发展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政府的调控功能,在农业保险制度中,建立政府责任机制,变农户与保险公司这种一对一模式为政府、农户与保险公司三元主体模式,从而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建立政府责任机制,凸显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以下诸种功能。
(一)保障农民利益,搞活农村经济
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诸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办理再保险等优惠政策,可以充分调动农民、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丰富和发展现有农业保险制度,使农作物得到应有保障,从而保障农民的利益不会因自然灾害而遭受过于惨重的损失,农民的收入也就有了保障。如此,则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搞活农村经济。
(二)开发新险种,健全我国保险市场
长期以来,农业保险产品开发缓慢、品种单一、保险公司怠于开发、保险市场后劲不足、缺乏活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建立政府责任机制,提高农民参保、保险公司承保的积极性,是开发新险种,健全保险市场的需要。
(三)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靠天收成的局面并未打破,农业发展水平低,风险承担能力弱,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这种局面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显得更为严重。建立政府责任机制,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可以增强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抗风险能力,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立法评介:国外关于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角色之定位
农业是一种弱势产业,有必要采取有效 措施 和手段对之加以保护。农业发达的国家都采用农业保险制度对其农业予以保护,如美、日、法等国。比较三国农业保险模式,均有其可借鉴之处。现对三国立法模式分别予以介绍,以资参酌。
(一)美国模式
美国在1938年初步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随后几十年里,美国通过不断地修改法律以及建立相应的政府农业保险保障制度,使农业保险制度趋于完备。总的说来,美国的农业保险属于政府主导型的保险运营模式。其运营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1)有完备的立法。美国相继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联邦农业保险改革法》等。(2)建立了以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的国家专门保险机构。美国成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来经营农作物保险,并对投保农户进行补贴。(3)运用财政手段予以支持。美国政府采取提供保险费补贴、降低税率等财政手段,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积极性,使商业保险公司也参与到农作物保险中,从而使农业保险市场得以有效运行。
(二)日本模式
1947年日本在国内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根据日本《农业灾害补偿法》的有关规定,日本农业保险采用的是民间互助组织共济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有:(1)农业保险实行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即明确规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等)实行强制保险,其他作物则由农民自愿投保。(2)经营保险的民间互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民间互助组织负责当地的农业保险,该地区农民只要其可保农作物的 种植 面积达到法定最低参保标准,则必须接受该农作物的投保。(3)补贴与再保险制度。日本政府对农业保险实行补贴制度,农民参加保险,由政府对其保险费进行补贴。同时,政府对民间互助组织进行再保险,这样就减轻和分化了互助组织所承担的农业保险风险。
(三)法国模式
法国在1948年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其主要运用的是民间互助与商业化运营相结合的模式。概言之,其特征在于:(1)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作物以及饲养动物实行强制保险,其他农产品则由农民自由投保,但政府对投保的农民实行保费补贴制度。(2)鼓励民间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政府对其运营经费以财政补贴形式予以保障。(3)农业保险体系多元化。在法国,参与农业保险的保险机构有:政府保险机构、合股保险公司、民间互助组织、农作物保险集团等。综上可见,美、日、法三国其农业之所以发达,原因之一就在于有成功的农业保险制度为其农业发展保驾护航。而且三国农业保险模式有着惊人的相似,即:都具有完备的立法以规范农业保险行为;政府实行保费补贴、免税等优惠财政政策。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尚处于探索、完善、发展的阶段, 总结 他国农业保险立法 经验 ,对我国构建完备的农业保险制度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立法重构:农业保险中政府责任实现机制之路径选择
实践表明,我国现有农业保险制度在防范农业风险方面,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需求日益增强,政府亦愈来愈重视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可喜的是,我国就如何发展农业保险已经开始了试点工作,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分别在四川、江苏等地进行奶牛、水稻等政策性保险试点[4]。笔者认为,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应当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针对农业保险的自身特点,我国应积极探索和发展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制度。
(一)完善现有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目前,我国《保险法》尚不能完全调整和规范农业保险,在农业保险制度构建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但凡农业发达国家,均有一套完备的与其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如美国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联邦农业保险改革法》,日本的《家畜保险法》《农业保险法》《农业灾害补偿法》。我国应借鉴美、日关于农业保险立法经验,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法》,对农业保险主体的权利义务、保险范围、风险分担办法和损失补偿规则等做出明确地规定,做到主体明确,权责分明。惟其如此,一旦出现风险,农业保险的功能才能真正地得以发挥。
(二)厘清农业险种,实行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的原则
农业保险可细分为农作物保险和养殖业保险。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层次分明,农作物品种繁多,因此,在开发农业保险产品方面应因地制宜,在不同的生产区域开发适合当地的保险品种,同时,制定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宜的保险费率,不能一刀切。在具体的每一生产区域,保险公司应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开展横贯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综合性保险品种,借农业的产业结构提升带动保险品种结构的提升[5]。在农业保险的具体投保方式上,应当坚持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原则。比如,日本《农业保险法》规定,凡生产数量超过法定最低标准的农民必须参加保险,而其他情形则由农民自愿决定参保与否。我国可借鉴日本经验,对关系国计民生且与农民利益有最密切联系的农作物(如:水稻、小麦、油料作物等)与饲养动物(如:牛、猪、马、羊等)实行强制保险,对规定外之的其他农产品则由农民自愿选择是否投保。
(三)政府强化保障职能,建立农业保险补贴制度
搞好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举措。农业保险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我国粮食的生产安全。因此,如何提高农民参保、保险公司乐于承保的积极性,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借鉴法国的经验,对农业保险实行补贴制度。法国农业保险实行低费率高补贴政策,政府对农民进行补贴,同时,也对保险机构给予财政补贴。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对于强制保险的农业险种,可由政府对参保的农民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高额财政补贴;对于自愿保险的险种,则视其情况,决定是否给予补贴。对于保险公司,可以视其承保险种的风险度按照一定标准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
(四)政府建立再保险制度,合理分担农业保险风险
为提高保险公司开发农业险种的积极性,政府除给予补贴、降低税率等优惠财政政策外,还可以通过建立再保险制度分化保险风险。关于再保险制度的构建,笔者认为有两种路径:其一,由承保农业险的保险公司向其他保险公司办理再保险,但必须向政府保险监督部门备案,一旦发生风险,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保险费率赔付,由政府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其二,由政府设立专门农业保险机构,其职能在于为承保农业险的保险公司办理再保险业务,并对保险公司承保农业保险进行业务指导,对其保险活动进行监督,制定与农业保险有关的政策等等。
笔者认为,只有政府采取措施,合理分担农业保险风险,使保险公司有利可赢,至少不至于亏损,才能调动其承保的积极性,只有加强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建立政府责任机制,才能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
关于农业保险的论文范文二:论农业保险的问题与创新
2011年初的特大旱灾给全省农业造成重创,受旱面积107.7万hm2,12.95万头(只)大牲畜因旱灾出现饮水困难。2012年上半年,全省各地不同程度地遭受了雪灾、旱灾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受灾面积29.904万hm2,1.464万hm2绝收,倒塌房屋372间,直接经济损失10.66亿元。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旱灾比较严重,连续性强[2]。近些年,旱灾成灾面积占总成灾面积的比重均在五成以上,2009年更是达到62.66%。
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办以来,河北省农业保险整体发展状况有所提升,覆盖面不断扩大,2009年参保农户632.79余万户,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发生农业保险赔款4亿元,受益农户48.56万户,保险保障功能初步发挥[1]。通过表1的数据统计,2007年至2011年间,我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和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均呈上升趋势,但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财产保险保费总收入的比重非常小,且成小幅下降的趋势。就河北省而言,2008年以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虽然保持着18%左右的稳步增长,但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占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比例较低,始终维持在4%左右[2]。此外,笔者根据河北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与河北乡村人口总数计算得出河北农业保险密度,即平均每个农村人口为转嫁农业风险所支付的保险费,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1年,河北农村人口人均保费成上升趋势,农业保险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所提升,但绝对值偏小,2011年仅为21元。
2存在的问题
保险供给不足。截止2011年,河北省共有24家财产保险经营主体,仅有三家保险公司经营商业农业保险业务。政策性农业保险以试点险种为主,如奶牛、能繁母猪、玉米、小麦、棉花保险,且按?低保障、广覆盖?来确定保障水平,比如小麦按每亩保险金额300元;奶牛按每头保险金额5000元,一旦受灾,农民最高也只能获得基本的成本补偿,不足以弥补实际损失。在保险责任上,主要承担风灾和雹灾对投保种植物造成的损失;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导致投保的养殖个体的直接死亡,而普遍存在的旱灾,病虫灾害等均不在保障范围之内[3]。
有效需求不足。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保险市场潜力巨大,然而目前农业保险推进比较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农民购买力不足,投保意识差。在2007年至2010年,河北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由4293.4元增加到5858.0元,恩格尔系数平均为33%,农民生活水平仍处在较低水平阶段,即使有参保意愿,也缺乏实际购买力[4]。此外,中国农户普遍存在防范风险意识不强,对保险公司的信任程度偏低,靠天吃饭的同时,更多依赖政府的农业补贴和农业救济。
技术有限及缺乏有效的经营模式。河北省农业保险经营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体现在险种类型少,保障范围小及理赔成本高等方面。2009年河北省共承保农业保险金额119.83亿元,保险费收入5.57亿元,赔款支出3.99亿元,保额损失率为3.33%,保险赔付率71.63%。河北省曾出台农业保险相关补贴办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试点,保费由农户承担20%,各级财政承担80%,地方政府在农业保险上的财政补贴比例较高[4]。然而,河北省政府的经济实力比不上经济发达地区,很多地区出现财政困难,财政补贴很难及时到位,从而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开展。2004年以来,我国各地开始积极探索新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试点工作,然而针对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研究较少,一直没有形成有效成熟的发展模式。
建议及创新
1探寻适合发展的模式和制度
河北农业保险业务主要以政策性试点为主,占农业保险总保费收入的九成以上。农业保险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无论采用何种运行模式,国家财政及政策支持都是其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目前国内已经出现的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各具特色,为河北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比如安信农业保险公司在上海推行的政府财政补贴推动、商业化运作的?安信模式?;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推行的围绕和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的?安华模式?;法国安盟保险公司创立在四川推行的?安盟模式?依靠强大的网络、资金、丰富的农险经验和管理优势占领市场。根据河北省经济环境和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发展农业保险要依托地方政府,在农村基层建立互助合作保险组织,同时以商业保险为辅,建立多层次、多 渠道 、多主体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和制度。
2完善经营技术手段
加强险种开发技术,开发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业保险产品开发,创新适应农村需要的保险产品是保险市场发展的基础。协调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不断扩大现有政策性险种的覆盖面,提高奶牛、能繁母猪、玉米、棉花、小麦等已有险种的覆盖率;在地方财政有实力,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增加财政补贴险种。河北省地理环境优越,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形成了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品。针对特色经济农作物加大险种开发力度,比如辣椒种植、塑料大棚蔬菜保险等,带动商业性农业保险发展[5]。同时,探索开展销售渠道创新,加强与农经站,防疫站等农村基层组织及合作社的联系,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使农民真正了解产品,提高农业保险有效需求。
提高风险保障范围,探索巨灾风险管理技术从近几年河北省受灾情况来看,旱灾是其最为主要的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忽视。扩大保险保障范围,必须探寻有效的风险转移途径。通常可以通过再保险和保险风险证券化转移承保的巨灾风险。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接的债券,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自1996年第一份巨灾债券发行以来,截止到2011年巨灾债券的累积发行量已超出376亿美元。从巨灾债券覆盖的风险来看,美国以飓风为主导,其次为地震、欧洲主要为风灾[5]。相比我国,一方面由于没有充分详尽的历年灾害数据,巨灾再保险产品匮乏,农业保险承保人分保难、成本高;另一方面,我国尚未正式启动保险风险证券化,将巨灾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的途径有限。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开发适应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巨灾债券产品,利用再保险向国际保险市场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势在必行[6]。
提高理赔效率,加强保险理赔技术创新河北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地区有所欠缺,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对保险的理解和信任程度有限,因此发展农业保险首先要建立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将保险服务关口前移到涉农一线,尤其重视理赔工作。与农村基层组织合作,聘请有经验的农业工作人员担任查勘定损工作,深入灾情现场,保证定损准确性,提高农民对理赔结果的信服度。其次,引进先进的保险理赔技术,降低理赔成本,控制道德风险。近年来一些国家推出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合同就是一个理赔技术的创新。农作物产量通常与天气情况有较强的关联性,比如降雨量多或少都会导致农作物产量变化。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就是针对天气变量导致产量下降的情况予以赔付。以小麦干旱指数为例,用降雨量评估干旱程度[6]。假定保险责任是在保险期限内,降雨量不足80mm且在40~80mm时,每个保险单位赔付30元/mm;降雨量小于40mm时,保险金额为3000元。假定保险期限内降雨量为70mm时,每个保险单位赔付额为(80-70)?30,即300元;当保险期限内降雨量为30mm时,则为3000元。由于补偿并不取决于实际损失,道德风险和逆选择易于控制。在承保、理赔环节所需信息简单且易于获得,降低了经营成本。此外,指数保险合同具有标准化和透明性的特征,很容易在二级市场流通[6]。
3开展业务创新,加快发展步伐
价格及收入保险创新。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加了农户收益的不确定性和生产决策的难度,缺少价格风险管理成为一些农户陷入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1]。传统上农产品价格被认为是不可保风险,这是由于价格波动无法通过统计进行科学测算,难以对风险进行合理定价。美国于1996年推出了有政府补贴支持的联邦农作物保险产品。即参保农户在种植前选择一个收入保险项目和赔付率,如果收获后的实际收入小于预期收入和赔付率的乘积,由保险公司负责赔付差额部分。在美国,2006年收入保险所覆盖的农作物面积占全部政府支持保险项目所覆盖农作物面积的比例从10年前的7%上升到57%。法国安盟保险2010年结合资本市场工具开发出同时支持自然灾害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的市场化收入保险产品[1]。根据各地区的历史产量、期货市场价格与历史价格确定农作物保险价格,结合承保的土地面积,承担保险责任。无论是因自然灾害或是价格波动导致农作物收入减少,均可获得保险补偿。
订单农业保险创新。订单农业是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在产前签署定单合约,农民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生产,把产品销售在产前完成,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可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稳定农民收入。但在实践中,当遇到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农业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导致目前我国订单农业履约率偏低。若在这一过程中引入保险机制,利用保险公司在承保农作物保险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财产保险的优势,可为双方履约提供保障。2012年3月8日,国家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农业的信贷、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龙头企业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鼓励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为农产品出口提供风险保障[6]。
总结
河北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政府在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同时,制定激励机制引导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引进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针对河北省自然环境、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创新,着重开发适应河北省需要的农业保险险种,以保障河北农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业保险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农业保险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论文
2. 我国农业保险中发展相互保险的适用情况探析论文
3. 农学论文范文
4. 伞式责任保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运用探讨论文
5.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研究论文
6. 保险投资新政背景下对保险QDII产品监管的分析论文
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可以,种杨梅树就可以买保险的,具体咨询下保险公司。农业生产的最大危害之一,就是防不可防的、越来越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诸如台风、暴雨、干旱、洪水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作物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时候颗粒无收。
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种由政府引导、保险机构市场运作、农民自愿购买的新政策,采取“普惠制”、“大数法则”,农民群众普遍对其理解不透,部分农民群众甚至把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其它商业保险混为一谈,对遇灾而减灾,我今年小麦亩产回到60年代末。保险部门来看了,有培款。是好事,农民要积极支持。我们这由于旱情多年。我们交的保险钱远不于培款。喜农民朋友,花钱买平安。
能来来回回犹犹豫豫,农业保险依然属于保险的范畴,保险的本质是契约,财产保险的原则是损失补偿,针对的就是不确定的风险,而已经受灾了,是已经发生了损失,逆选择来进行投保,以求获利,是万万不可以的。由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村民委员会等单位组织农民投保的,保险机构应当在订立农业保险合同时,制定投保清单,详细列明被保险人的投保信息,并由被保险人签字确认。保险机构应当将承保情况予以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了车辆交强险外,其余所有保险都是自愿的,不能强迫购买。没有任何政策强迫农民交农业保险,相反,目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农民如期脱贫,脱了贫能稳住,政府为贫困户的农业保险买单。风险自留就是在未来发生风险的时候,全靠自己来解决,例如生病了自己掏钱看。因为意外导致身故了,剩下的欠债和贷款家人继续还。孩子教育自己掏腰包,养老了靠自己积攒的养老金来养老。
春茶农业保险困难一亩能赔多少钱
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支持和需求升级共同推动下,农业保险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人勤春来早,耕耘正当时。大江南北的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的生产景象。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是保障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的关键。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这其中,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
推动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实现粮食主产省份产粮大县全覆盖、加快创新特色农产品保险、支持财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一系列政策举措持续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连续多年增长,为农业生产、农民收益织就愈加坚实的保障网。不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的同时,与服务“三农”实际需求相比,保险密度、深度等仍存在差距,一些短板有待补齐,一些问题亟须破解。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农业保险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在政策支持和需求升级共同推动下,农业保险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将更好服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可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让已出台的政策条例更好地适应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完善制度架构,更好地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再保险体系和分保机制。
对保险行业企业来说,要加大产品创新推广力度,不断丰富服务供给。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一方面,要逐步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试点;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为各地特色经济作物研发保险产品,不断织密织牢保障网。此外,农业保险还应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比如,探索一揽子综合险,将农机大棚、农房仓库等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纳入保障范围,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加强各领域协同合作。例如,气象指数保险基于气温、降水、风速等指标是否达到预先设定值来进行理赔。这类业务的推广,就需要保险业与农业、气象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因此,通过不断加强保险业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将为农业防灾减灾、农险产品创新和规范经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提升农业生产全链条保险保障水平。
国外天气保险花样繁多 国内为何尚无专门天气保险?
农户每亩茶地可以获得1600元的赔款,如果茶树死了,则每亩能有5000元。
春茶最怕冻,以往茶农只能眼睁睁看着刚萌发的芽叶被冻死。为保障茶农利益,我省相关部门与保险公司适时推出了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试点期间,省、市两级财政给予较大的保费补贴力度,为茶农承担70%的保费,茶农自己只需承担30%。保险金额确定为每亩1500元,即茶园受损时每亩最多可获得1500元赔偿。保险对象为连片茶叶种植面积30亩(含)以上,且树龄3年以上的茶园,保险时间为2月21日~4月20日,即茶叶最易受冻的2个月时段。试点期间,省、市两级财政给予较大的保费补贴力度,为茶农承担70%的保费,茶农自己只需承担30%。保险金额确定为每亩1500元,即茶园受损时每亩最多可获得1500元赔偿,基本能起到灾后经济补偿、恢复生产及减灾减损作用。
点赞漳州 | 漳州市气象局:发挥部门优势 实现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天气保险(在中国称作气象指数保险)指因天气异常导致企业或者个人遭受经济损失后,由保险公司向投保人提供赔偿的一种保险。举个例子来说,以前,如果您在外出旅游时遭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而影响了出行,甚至只能呆在屋里不能出门的话,那么就只能自认倒霉,自己和自己生气。但是,现在不同了,许多国家都推出了这种“天气保险”,如果您现在再遇到上述情况的话,就会从保险公司获得一定的赔偿,甚至还可以退掉整个旅行的费用。这种人性化的保险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在天气保险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蓬勃发展,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发达国家各具特色的天气保险。1、美国的观光天气保险美国出现“天气账单”公司在美国,天气保险也在蓬勃发展。美国人大卫·弗莱德伯格创办了全球第一家气象保险公司——“天气账单”(WeatherBill)公司。该公司是一个基于天气信息的衍生产品服务商,他们的做法是把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和一种复杂的天气预报分析系统整合起来,然后向公司和个人出售天气保险单。客户可以通过Google地图选择一个天气状况,然后选择你想要支付的天气,比如晴天、阴天、雨天或者干旱等;此外,客户还可以设定预想的温度、雨雪量等具体指标。具体的做法是:客户登录“天气账单”公司网站,然后给出在某个特定时间段里不希望遇到的温度或雨量范围。“天气账单”网站会在100豪秒内查询出客户指定地区的天气预报,以及美国国家气象局记载的该地区以往30年的天气数据。网站根据气候变化做出精细的调整后,会以承保人的身份给出保单的价格。概括地说,即任何人都可以利用这一网站,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购买一份天气保险。美国除了具有专业性的气象保险公司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天气保险服务外,很多大型财产保险公司也纷纷开展天气保险。在美国,每年都有超过100万的日本人到夏威夷观光,但却不时碰到令人扫兴的连阴雨天气,而困在宾馆无法出去。这既影响了人们的出游兴致,也增加了旅行费用。于是,美国的一家保险公司与一家日本旅行社合作,以去夏威夷观光的日本游客为对象,开发了一种“观光天气保险”。
水稻种植户可以购买哪些保险?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漳州市气象局围绕漳州农业优势产业?三朵花、三泡茶、四珍菌、六条鱼、十大果?,充分部门发挥优势,将气象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打造?气象科研?业务服务?用户生产?显现效益?的应用型农业气象科研链,探索具有漳州特色科研与业务融合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记者了解到,漳州市气象局多措并举,成效凸显,主要有三方面做法,具体包括了:
第一,靶向服务,科技助农。 一是增强靶向服务。深入基层,找准需求点,根据农时季节、实施项目需要和当地实际,加强需求调研对接,梳理汇总?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瓶颈,完善站网布局,强化数据支撑;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聚焦特色作物,需求牵引,为?一村一品?产业提供靶向服务,定期发布气象专报,在生长关键期提供农事建议。二是优化管理方案。在产业园区布设气象监测设备,采集物候期的气象数据,挖掘近几年的田间肥水管理和农业气象数据,筛选出基于农业气象应用技术下的闽台特色水果果园土壤养分管理最佳方案。三是及时预警预报。在灾害性天气过程中提早预警,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并结合近期天气特点和后期天气预测,提醒广大农民注意防范,指导种植户科学做好关键农时田间管理。
第二,创新模式,科技兴农。 实践探索?气象助力品牌强农?服务新模式。一是?+农业?助力农民富裕富足。围绕支柱产业,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和新品种气候适应性研究,确保每一批次的农产品拥有自己的?气候身份证?,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目前已完成漳浦、长泰青枣,平和蜜柚气候品质认证和授牌,联合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完成云霄枇杷、龙海杨梅样品检测,与华安锦泰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黄龙果引种和花期调控试验。漳浦石榴镇青枣获评?气候特优农产品?后,亩产值增收20%,为石榴镇青枣增收3200万元,同时特色果树气象服务每年减少寒冻害损失约700万元。二是?+旅游?助力乡村宜居宜业。制作采果赏花?气象科普专题?,并通过气象自媒体发布,为游客采摘提供指导,释放?气象品牌福利?。聚焦生态旅游,指导 南靖县 完成 ?中国天然氧吧?材料申报和实地复核,南靖、漳浦、诏安、云霄、平和等地区做好?气候康养福地?的申报工作,不断释放品牌红利。三是?+保险?助力农业高质高效。深化气象在保险领域的应用,设计干旱、寒冻害等天气指数保险产品,拓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覆盖面。开展诏安青椒寒冻害保险指数研究;与林业局、阳光保险公司联合探讨开展?巨尾桉?台风指数保险。2022年9月首单枇杷脱贫户气象指数保险项目在云霄落地,为 云霄县 现代农业产业园五个乡镇467户脱贫户,共计863.39亩枇杷提供260万元保险保障。
图为科技特派员下沉一线指导农事
第三,组建团队,科技强农。 组建4支省级、2支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发挥部门优势,将气象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有效地提升了当地特色产业的规模和层次,提升特色产业的规模和层次,使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主导产业实现了高位嫁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一是加强部门联动。加强与农业、工信部门联动,争取地方支持资金85万元,开展?早钟6号?、白石村不同优质枇杷品种的品质检测、气候品质区划和认证模型构建,建设云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一体化平台;依托省市县气象部门、闽南师范大学数统学院的服务平台持续开展精细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二是加强技术培训。现场培训与技术示范相结合,向农民宣传科普知识,传授生产技术,提高了农民应用实用技术的能力,力推气象服务走完?最后一公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三是强化科普宣传。省市县联合开展?千乡万村气象科普行?气象科技下乡活动;针对 平和县 高山茶叶开展低温过程服务,及时查看茶树的受冻情况,提醒茶农根据天气变化做好茶园生产,并将科学的种植方法录制成短视频,与当地主流媒体合作推广,从而增加服务的受众面;开展气象科普进田间、进乡村服务产业和乡村振兴活动,现场咨询和指导、解答群众关心的气象问题,促进基层群众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发挥气象趋利避害的科技优势。四是推动试验引种。与驻村企业联合开展试验研究,科研成果投入业务应用,提升企业的生产技术和防御能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与华安锦泰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黄龙果引种和花期调控试验;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在漳州市绿港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莲雾生产基地进行《莲雾防寒(冻)害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的应用推广。
推荐阅读:
?点赞漳州?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民生实事案例持续征集中!
从2016年,重磅推出首届?点赞漳州?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活动,至今已经成功连续举办了多届评选活动。活动通过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漳州市各县(区)、市级行政职能部门?为民办实事?的作为和成效。同时,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投票,获得漳州上下广泛认可与支持,并获得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点赞和批示,已成为聚焦时政、关注民生的品牌栏目。
活动通过客观的评选机制及强大的新媒体矩阵传播渠道,让百姓更进一步了解政府部门这一年做了哪些实事,成效如何;通过与广大网友的互动,也进一步传播网络正能量,进一步鼓励相关部门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推动为民造福的风气。
本届?点赞漳州?十大民生实事评选?活动民生实事案例,可通过参与单位(部门)自荐、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推荐,以及网友推荐等形式参与,民生实事案例持续征集中。
主办单位: 中国地市新闻网联盟福建分会 &
征集范围: 面向漳州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2022年以来优秀民生实事案例、经典事迹、经典故事等。每个参与单位限报一个民生实事案例;
报名要求: 申报者(单位或团体)须提供具体的案例名称、明确理由,以及1500字左右的案例详细介绍,用于后续投票点赞及专家评审;相关或视频用于制作宣传资料;提供该案例的报道链接(如有);****;
报名方式: 可将上述内容发送到漳州官方微信公众号?漳州?后台
报名时间: 截至2022年11月29日
水稻种植户应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选择投保单一保险或组合保险。单一保险如“水稻农业保险”,该保险对保险水稻发生雹灾、火灾、风灾与冻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减产时,给予保险赔偿。或者种植户也可投保农作物种植雹灾保险。农作物种植雹灾保险,承保农作物由于雹灾造成的直接损失。参加该保险,可以根据当地近三年平均亩产量的六成按照水稻平均收购价格作为每亩保险金额,也可由投保人与保险公司协商确定。遭灾后,保险公司按照实际损失程度确定损失成数、按成数乘以保险金额计付赔偿款。另外,有的省市(如安徽省)还试点了水稻天气指数保险,对发生旱灾、涝灾的农田提供赔偿。水稻旱灾指数保险通过累计降雨量和高温差指数确定干旱和高温热害的程度,并依此计算不同的理赔标准。投保水稻天气指数保险,保险公司不用挨个农田核定灾损情况,也不用农民费口舌,只要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指标数据超过了约定水平,农民就可以拿到保险赔偿。
- 上一篇:环县天气_环县天气预报15天查询百度
- 下一篇:丰林县天气预报40天_丰林县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