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气象防灾减灾_气象防灾减灾小知识
1.有关防灾减灾的谚语
2.2019年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
3.202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什么?
4.应用气象技术专业怎么样_就业方向_主要学什么
5.台风知识与防灾减灾的措施
6.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7.重庆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7修订)
若您需要专业的气象防灾减灾软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选项:1、智慧气象:您提供的信息中提到了“智慧气象”平台,该平台旨在构建气象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开展精细化网格化的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并实现与多个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这样的平台可能包含用于防灾减灾的软件系统。2、四创软件:四创软件致力于中国防灾减灾事业,提供全面的防灾减灾应急指挥系统解决方案,并为社会公众提供气象灾害信息发布与预警服务。他们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如“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海洋防灾减灾决策系统”等,这些都是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的专业软件。3、移动应用产品:四创软件还提供了诸如“防汛通”、“海洋通”、“环保通”、“气象通”等移动应用产品,这些应用可以帮助行业用户获取及时的气象灾害信息和预警服务。4、其他专业软件:可能还有其他专业的气象信息服务公司提供相应的软件解决方案,但根据您的信息,四创软件是该领域内较为知名的企业之一。在选择气象防灾减灾软件时,应该考虑软件的功能性、稳定性、是否能够与其他系统兼容、供应商的信誉和售后服务等因素。同时,可能需要与软件供应商沟通,了解其产品是否满足您的具体需求。
有关防灾减灾的谚语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气象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暴雨(雪)、寒潮、大风、台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连阴雨、大雾和霾等所造成的灾害。
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农业和林业有害生物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适用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设立气象灾害防御协调机构,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协调机制和责任制,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本级人民绩效考核,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五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等有关气象灾害防御的管理工作,参与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气象衍生、次生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减灾等工作。
未设立气象主管机构的区人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应当指定有关机构或者安排有关人员,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的相关工作。第六条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备兼职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备兼职信息员。
气象灾害防御协理员和信息员具体负责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管理、气象灾情收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应急联络、灾害报告、气象科普宣传和气象为社会服务等工作。第七条 各级人民、有关部门和各新闻媒体应当向社会宣传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鼓励、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加气象灾害防御活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县级以上人民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学校有关教学内容,在科协、气象等团体和专业机构指导下开展科普活动,培养、提高学生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和有关部门应当对在气象灾害防御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预 防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等情况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信息数据库,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划定和公告气象灾害易发区、重点防御区等气象灾害风险区域。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气象灾害历史、现状分析;
(二)气象灾害风险预估;
(三)预防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四)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气象灾害风险区域的建设工程和项目提供基础性气象资料和咨询服务。
气象灾害风险区域的建设工程和项目,应当根据其所属区域气象灾害的特点取相应的防御措施。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有关部门,根据上一级人民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结合本地气象灾害特点、风险评估结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根据气象灾害变化情况及时予以修订。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气象灾害防御的目标、任务;
(二)气象灾害现状及发生、发展规律;
(三)气象灾害易发区、易发时段和重点防御区;
(四)气象灾害防御标准;
(五)气象灾害防御项目、措施和实施方案;
(六)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建设和管理;
(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措施;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
2019年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
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有关防灾减灾的谚语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有关防灾减灾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防灾减灾的谚语一
应急知识进万家,科学预防你我他。
防护雷电莫侥幸,生命安全需重视。
防灾减灾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关注民生关注气象关注气候变化。
加强防雷安全管理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做好气象防灾减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学习气象应急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提高防灾减灾水平,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加强防雷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护意识。
掌握应急基本技能,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有关防灾减灾的谚语二善用气象信息和知识,增进健康和生活质量。
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完善气象应急预警机制,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防灾事关你我他,减灾利国又利家
大手牵小手,防灾一起走
防灾减灾,构建和谐社会,家家受益
未雨绸缪防灾减灾,全民参与共筑平安
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
防灾求得平安在,减灾换得幸福来
防治地质灾害,有责
防灾减灾,参与
防灾减灾有责,以人为本科学预防
防灾减灾,开启幸福生活每一天
有关防灾减灾的谚语三防灾减灾,有责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学习防灾减灾常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远离高陡边坡,汛期实行避让,确保人身安全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灾害无小事,预防要及时
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意识
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唤起全民防灾意识,构建和谐平安社会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
积极推进防灾减灾事业,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防灾减灾手牵手,和谐中国心连心
有关防灾减灾的谚语四防灾减灾,预警先行。
预防突发,保障公共安全。
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幸福东莞。
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树立忧患意识,学会趋利避害。
危机关系你我他,应急管理为大家。
防风防雨防雷电,气象科普是关键。
加大气象科普宣传,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预警先导组织部门联动社会响应。
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
搞好防灾减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手牵手积极防灾减灾心连心构建和谐家园
全民动员,群测群防
普及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增强防灾减灾观念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群策群力防灾减灾,同心同德共建和谐
2022年世界气象日主题是什么?
日前召开的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气象灾害防治条例(草案)》,共6章44条,其中霾首次被列入气象灾害的范畴。根据条例,一旦遇到霾等气象灾害,北京市可根据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等一系列应急处置措施。
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性突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重等特点。科学应对自然灾害,确保城市安全运行,将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挑战。
北京属气象灾害高发区
按照院发布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北京市属于气象灾害高发地区,自然灾害70%是气象灾害。同时,气象灾害种类多样,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突发性、局地性和强度大、频率高等特点。
据介绍,北京市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约占GDP的1%~3%。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越是经济发达、单位面积经济附加值大的地区,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重,引发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也越大。
2001年~,北京市发生的气象灾害共导致11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25亿元。其中,2012年“7·21”特大暴雨灾害,共造成79人死亡、1万余间房屋倒塌,160.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16亿元。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以及伴随而来的城市病,北京市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孕灾环境和脆弱的城市承灾体。一方面,气象灾害加剧着城市病,另一方面,城市病也改变着局地气候特征,进一步放大了气象灾害的破坏效应。气象灾害与城市病的相互作用,成为特大城市运行的软肋、公共安全的难点,以及城市形象的污损点。究其原因,是气象安全因素没有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的环境评价和安全评估,气象因素与城市建设的制约关系缺乏可控的标准和程序。
北京市现有的应灾模式重在临灾应急处置,预防性、超前性、针对性建设不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健全、城市建设管理缺乏风险控制制度,缺乏规范全面的城市安全制度设计。未来,北京将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防治,将防灾重心由灾中应对向灾前预防转变,把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的城市总体安全放在首位。
答疑解惑
为何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
专家表示,气候可行性论证是约束由城市病引发并扩大的气象灾害的主要制度,对特大城市尤为必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合理控制建设成本、避免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损失以及提供风险管理决策依据等具有重要意义。
但从实践看,北京市建设项目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较少,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对潜在气象灾害风险疏于防范。见缝插楼式的建设方式导致局部地区形成了热岛、狭管效应等隐患,最终这些都可能形成城市整体灾害。因此,应由相关部门制定可行性论证的具体办法,明确实施标准和程序,严格法律责任。
有关部门在组织编制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开发利用建设项目、旅游开发建设等规划时,都应依法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并听取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项目建设单位在组织国家和本市重点建设项目论证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专家建议
气象灾害治理要“顺风理水”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
专家认为,城市气象灾害应重点关注暴雨洪涝、高温、雾、霾等灾害治理问题。
北京城市气象灾害治理的主要任务是“顺风理水”,针对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约束和逐步纠正地表大面积硬化,侵占河道,以及排水、雨洪蓄滞利用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滞后等问题。
此外,还应针对城市周边高、中心城区低的建设格局,以及局部建筑物对风的阻挡、通风条件恶化、热岛和雾霾加剧等问题,坚持预防为主。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约束过长的墙壁型建筑,扩大建筑物间距,将通风廊道纳入禁建区、限建区保护等。
同时,专家建议,进一步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制度,提升区域综合防治水平。区域,尤其是重要区域的评估和防控对全市具有重要意义。应针对城市相应区域的孕灾条件与致灾要素相互作用的致灾机理,建立风险隐患的排查、评估和治理制度,由气象主管机构定期评估并报告本市气象风险状况,包括气象灾害风险隐患的内容类型,排查治理责任主体,治理原则和方式以及监督检查责任部门等。
他山之石
发达国家如何应对气象灾害
美国
美国是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飓风、龙卷风、旱灾、洪灾等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年均十亿美元以上。美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基本理念是软件重于硬件、平时重于灾时、地方重于中央。
美国设立了总统直接领导的美国紧急事务管理局,专事国家灾害管理。一旦突发大的气象灾害,可以调动美国所有人力、物力进行紧急救援。《美国联邦灾害紧急救援法案》以法律形式定义了气象灾害防御的基本原则、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为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建立了现代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实时公布气象灾害信息,指导公众防灾减灾。
美国防治气象灾害注重应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地球气象卫星、卫星的遥感技术早已用于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并运用超级计算机24小时实时对龙卷风、飓风等极端天气预警。
日本
日本一年四季多发台风、暴雨、大雪等气象灾害。从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灾害管理体制、防御体系;成立了以首相为首的中央防灾对策本部,负责指导和部署日本全国的防灾工作。日本气象等灾害的管理遵循3个原则:依法制定灾害对策;国民第一原则;地方自治原则。
日本建有完善的防灾法律体系。以1959年的伊势湾特大台风灾害为契机,于1961年颁布了其防灾减灾根本大法——《灾害对策基本法》,对气象灾害的预报、警报、灾害应急对策、防灾、救灾援助、灾后重建等作出明文规定。除此之外,日本还制定了《气象业务法》等227部有关防灾减灾法律、法规。
《灾害对策基本法》的特点:其一,防灾责任明确。明确国家、都道府县、市街村、公民的防灾责任。其二,建立综合性防灾行政体制。其三,把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的行政规划之中,建立有效的防灾行政体制。其四,建立起大灾的财政援助体系。用于防灾减灾的预算约占国民收入的6%。
应用气象技术专业怎么样_就业方向_主要学什么
202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和水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及时、精准、广覆盖的预警信息能为防灾减灾救灾赢得宝贵时间,护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旨在提示公众关注预警、做好准备、及时行动,从而拯救生命、减少气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气象预警的重要价值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灾害性天气广发、频发、重发、并发。近30年来(1990年—2019年),全球91.6%的重大自然灾害、67.6%的人员因灾死亡、83.7%的经济损失和92.4%的保险损失,由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引起。
在新发展阶段,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对于推进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有效防范化解气象灾害带来的各类风险挑战,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韧性。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气象局——2022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启动
台风知识与防灾减灾的措施
高考 填报志愿 时,应用气象技术 专业怎么样 、 就业方向 有哪些、主要学什么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气候监测预测及气象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气候应用与开发等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具有气象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公共气象服务、农业气象观测与服务、气象科技应用与服务等 工作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就业 方向
面向气象服务工程技术人员、气候监测预测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公共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科技应用与服务等技术领域。
3、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具有提供气象灾害防御建议、撰写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的能力;
具有气象灾害调查研究、评估,编制气象灾害评估报告的能力;
具有承担农业气象观测业务、提供农业气象服务、编制农业气象服务报告的能力;
具有运用气象数据统计分析产品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
具有农业气象观测设备使用与维护保障的能力;
具有气候初步应用与开发的能力;
具有适应气象行业产业数字化发展需要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具有探究 学习 、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主要专业课程与 实习 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气象学基础、作物栽培技术、气象法律法规、气候学、气象信息系统、综合气象观测、气象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专业核心课程:应用气象、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气象灾害调查与评估、智慧农业气象技术、公共气象服务、土壤水分站的使用与维护、气候开发与利用。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气象灾害调查与评估、农业气象观测、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与发布等实训。在校内气象实训基地、气象相关企事业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5、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智慧气象技术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应用气象学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
公众在日常所说的“台风”,术语称“热带气旋”,通常指发生在热带地区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常伴随着强烈的天气变化,如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和龙卷风等。那么,大家知道台风知识与防灾减灾的 措施 有哪些吗?下面我为你介绍台风知识与防灾减灾的措施。
一、关于台风知识
台风的形成原因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
台风的利弊
台风好处:
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或多或少地遭受台风的侵袭,因此而遭受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不小。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是给人类带来了灾害,但如没有台风,人类将更加遭殃。科学研究发现,台风对人类起码有如下几大好处:
其一,台风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台风给中国沿海、日本海沿岸、印度、东南亚和美国东南部带来大量的 雨水 。
其二,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我国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长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
其三,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所到之处,摧枯拉朽。这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其四,台风还能增加 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台风除了给登陆地区带来暴风雨等严重灾害外,也有一定的好处。
据统计,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约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因此如果没有台风这些国家的农业困境不堪想象;此外台风对于调剂地球热量、维持热平衡更是功不可没,众所周知热带地区由于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多,因此气候也最为炎热,而寒带地区正好相反。由于台风的活动,热带地区的热量被驱散到高纬度地区,从而使寒带地区的热量得到补偿,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而寒带地区越来越寒冷,自然地球上温带也就不复存在了,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而将出现灭绝,那将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情景。
台风灾害: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但有时也能起到消除干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大风。热带气旋达台风级别的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2级以上。
②暴雨。台风是带来暴雨的天气系统之一,在台风经过的地区,可能产生150~300mm降雨,少数台风能直接或间接产生10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如(间接)15年第3号热带气旋登陆后倒槽在河南南部产生的特大暴雨,打破了部分地区的降雨记录(河南75.8)。
③风暴潮。一般台风能使沿岸海水产生增水,江苏省沿海最大增水可达3m。“9608”和“11”号台风增水,使江苏省沿江沿海出现超历史的高潮位。
台风过境时常常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引起海面巨浪,严重威胁航海安全。台风登陆后带来的风暴增水可能摧毁庄稼、各种建筑设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二、防灾减灾的措施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 报告 、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三、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如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
四、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全国最大的高考网 end#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六、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不同灾种对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差异很大,防灾减灾的重点、措施也不同。
对台风灾害,重点是防御强风、暴雨、高潮位对沿海船只、沿海居民的影响,强雾、雪灾则对航空、交通运输形成很大影响,沙尘暴灾害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根据不同灾种特点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特征,取针对性应对措施。
七、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八、风险评估,未雨绸缪
自然灾害风险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分析与评估,了解特定地区、不同灾种的发生规律,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对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影响的短期和长期变化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取行动,降低自然灾害风险,减少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 ?
台风知识与防灾减灾的措施相关 文章 :
★ 台风知识与防灾减灾措施
★ 防御台风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 台风灾害的防范措施
★ 关于台风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 台风安全防范措施有哪些
★ 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 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
★ 台风期间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 防台风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重庆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7修订)
为了确保活动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那么问题来了,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1一、指导思想
统筹利用各种有效,农业气候开发能力、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为重点,努力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气象保障。
二、建设目标
通过方案实施,全面完成县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的各项指标任务,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覆盖面广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和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力争农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能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覆盖面达到90%以上;重点服务对象和80%以上农户能够科学使用气象为农服务信息;农户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达到85%以上;气象服务专项投入产出比达1:15以上。
三、实施步骤
(一)启动准备阶段
1、时间安排: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
2、主要工作:①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②拟定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三农气象服务专项领导小组、确定气象协理员,召开项目启动会,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
1、时间安排:20xx年7月至20xx年10月。
2、主要工作:按照《实施方案》和《气象标准化乡镇建设任务分解表》中的要求,有、分步骤、按时间节点组织实施。
(三)完善提高阶段
1、时间安排:20xx年11月1日至30日
2、主要工作:仔细对照县《气象标准化乡镇建设任务分解表》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考核
成立镇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由镇分管领导领导任组长,各村委会主任、小学校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民政所所长、土管所所长、规划所所长、财政所所长、水利员、林管员为成员,负责协调和处理日常工作。
(二)各线口协作,形成合力
镇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民政等涉农涉灾线口要打破部门界限,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建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队伍共建、渠道共用机制,与气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一是强化信息整合,建立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发布机制,共同制作、联合发布农村综合防灾减灾信息。二是强化人力整合,依托多部门,开展灾害风险普查、评估、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推广示范等业务,努力形成我镇涉农、涉灾部门之间联合调查、联合会商、联合制作服务产品、联合发布信息和联合全程服务的工作合力。
(三)确保投入,规范使用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从20xx年起,每年将运行、维护、保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镇财政每年安排1万元经费,用于全镇气象信息服务站设施、设备的添置、运行、维护以及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要规范资金使用,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统一进入“三农”服务专项账户,做到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转移、挪用。要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加强对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确保专项经费发挥效益。
(四)加强宣传,形成氛围
要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宣传力度,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访、报道,宣传典型事例和好的做法,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建设环境。要强化督查,取多种方式,加大对标准化乡镇建设完成情况的督导检查力度,定期通报各乡镇项目进展情况,促进标准化乡镇建设健康、有序、平衡发展。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2一、总体要求
20xx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各有关单位要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日,全面宣传防震减灾体系建设的思想,并结合实际,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法律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今年“5。12”防灾减灾宣传日的主题为“科学减灾1依法应对”。宣传周活动时间为5月12日至5月17日,按照省市地震局要求做好宣传周活动。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设置宣传展板和标语、组织宣讲团,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家庭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讲和组织演练,发放宣传资料和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积极向公众宣传我区防震减灾工作最新进展;利用电视、电台、报刊和网络等大众媒体,开设专题栏目或专题节目,制作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发表文章,扩大媒体宣传效果;利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三、强化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防震减灾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防震减灾法制意识,形成全体公民自觉履行防震减灾法律义务、依法参与防震减灾的氛围。
重点将《XX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条例》等法律、法规宣贯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组织,加强宣贯,确保收到实效。
四、充分发挥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引领作用
宣传周期间,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示范学校,组织开展参观、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等地震科普活动,有条件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要举办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或其他形式的主题活动,健全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长效机制,以“5。12”防灾减灾宣传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示范学校工作机制,切实将防震减灾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工作。
五、认真做好防震减灾新闻宣传
充分认识此次宣传周在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有效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加强策划,通过组织记者访,在媒体开辟专版、专栏以及专访等方式,积极、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要求;要加强舆论引导,掌握防震减灾宣传的主动权,既要严把新闻报道的.审核关,又要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妥善处理防震减灾新闻报道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关系。
六、具体安排
(一)各街道办事处根据活动方案,按照活动主题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活动。
(二)20xx年xx月xx日上午在四矿广场举行防震减灾集中宣传。
(三)积极开展xx年“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活动。
(四)利用矿区网络信息平台编发手机短信,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
七、有关要求
(一)各街道办事处、桥头地区各社区、各中小学校及时研究制定宣传周具体实施方案,认真抓好部署和落实工作。
(二)20xx年xx月xx日前将“512”期间开展活动的相关信息及及时报送区地震局办公室。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3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安全法律法规为准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以创建“和谐校园”为载体,根据教育局安监科“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师生防灾减灾、避险自救能力,全力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全体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全校师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X月X日。
四、活动主题:
“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
五、 活动内容
1、X月X日举行“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工作,营造安全教育氛围。
2、认真开展“七个一”活动。
(1)一次动员:周一升国旗仪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并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进行动员。。
(2)一期宣传:各班级、团支部将布置一期安全教育宣传橱窗。
(3)一次班会:(周一)各班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重点为道路交通、预防溺水、预防食物中毒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安全教育,通过黑板报、班会、讨论会等形式加大力度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让全校师生都来宣传、学习安全有关方面的知识。
(4)一场讲座:举办一场全校安全法制教育专题讲座。
(5)一副标语:在学校重要地段悬挂一副安全宣传标语,标语的主题是“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时间:5月7日
(6)一次检查:组织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隐患大检查,将对教室、食堂、教师宿舍、供电设施、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等重要部位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能立即进行整改的要马上整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上报学校备案处理。
(7)一次演练:认真策划、严密组织一次全校性的食物中毒演练,使全体师生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及自救自护能力。
六、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完善学校各项安全条例,有、有组织地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师密切配合,努力将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和防范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
3、学校结合“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加强自查自纠,再次对本校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落实整改的措施。
4、各班将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的情况做好小结。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4“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实施方案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为贯彻落实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防灾减灾从学校做起”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的精神,切实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能力,特制订我校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举办各种防灾减灾宣传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达到使师生员工了解、懂得、能够运用防灾减灾的知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防灾减灾的防范意识,在生活工作学习中自觉地运用各种防灾减灾的知识,减少灾害的发生,保障师生的安全。
二、活动主题: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三、活动时间 :
20xx年5月12日至22日。
四、领导小组
组 长:周继莉—全面协调工作。
副组长:毛旺—方案的拟定及工作督察工作。 史克威—校报、广播站的宣传工作。 姚卫华—二年级活动开展的督察与指导。 郭玉栋—一年级活动开展的督察与指导。成 员:孙战 张 燕—展板制作,班会检查,板报评比杨文娟—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魏 景—宣传报道工作。
五、活动内容
1、参加全市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参加全市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2、利用校广播站积极定时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史克威);
3、利用校报专版专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史克威);
4、各班召开防灾减灾宣传主题班会活动(姚卫华,郭玉栋,孙站);
5、各班出一期有关防灾减灾的主题宣传板报(姚卫华,郭玉栋,张燕);
6、出两期防灾减灾宣传板报专栏(孙站)。
7、开展教学楼的紧急疏散演习。
防灾减灾活动策划方案5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8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根据XX区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市20x年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文件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主题
识别灾害风险 掌握减灾技能。
三、活动时间
20x年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5月10日至16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四、活动内容
1、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1)在校门口上方的led显示屏上显示相关内容的标语、口号等,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2)出1期以“加强防灾减灾,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防灾减灾专栏,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3)通过发放告家长书,联合家长、社会力量,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2、扎实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2)利用国旗下讲话,由校领导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
(3)开展地震、气象、防汛、消防、交通等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讲座。
(4)召开防灾减灾教育座谈会、举办防灾减灾知识竞赛、观看灾害题材片等,推进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进行。
3、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在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学校要针对防震、防火、交通、溺水、拥挤踩踏、突发公共和雷击、地震等气象和地质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开展一次以上全校性防灾减灾应急避险演练。
4、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活动期间,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5、加大学校防灾减灾活动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学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为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策划,周密,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2、要强化责任,严密组织,防止走过场,确保防灾减灾活动取得实效。
3、要广泛发动,加强联系,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校防灾减灾工作。
4、要认真修定防灾避险演练预案,及时总结演练经验,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使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防御气象灾害,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灾害防御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干旱、大风、雷电、冰雹、高温、低温、连阴雨、大雾、大雪、寒潮、霜冻等造成的灾害。
本市其他地方性法规对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因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三条 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统筹规划、综合减灾的原则,坚持主导、部门联动、分级负责、社会参与。第四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应当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协调机制,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应急处置、信息传递、灾情报告和协助灾情调查等工作。第五条 市、区县(自治县)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以及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雷电灾害防御、人工影响天气等气象灾害防御的组织管理工作。
市、区县(自治县)发展改革、农业、水利、国土房管、林业、城乡建设、交通、环保、安监、消防、城乡规划、城市管理、教育、通信等部门和应急工作机构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有关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第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避灾避险能力,在气象灾害发生后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对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七条 市人民应当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发生机理和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防御、风险管理等研究,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第八条 各级人民及有关部门应当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学校应当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教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气象、科技等部门应当给予指导和监督。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第九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定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编制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气象灾害历史和地域分布特点;
(二)可能遭受的气象灾害种类、风险等级分析;
(三)气象灾害风险管控对策和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结论。第十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气象灾害趋势的分析预测和防御工作现状;
(二)气象灾害防御的原则、目标和主要任务;
(三)气象灾害风险易发区和防御布局;
(四)防御重点工程建设以及保障措施;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内容。第十一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及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地气象灾害发生情况和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强气象灾害预防、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等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第十二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灾害防御设施。
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受到损坏的,当地人民及有关部门或者气象灾害防御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及时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气象灾害防御设施正常运行。第十三条 无线电管理部门应当安排气象无线电专用频道和信道,确保气象灾害信息的传输。第三章 监测、预报与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