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天气与气候手抄报简单_天气与气候的手抄报内容

tamoadmin 2024-08-27
1.极端天气安全手抄报简单少字2.地球家园手抄报内容3.小暑手抄报内容资料 关于小暑手抄报内容资料4.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5篇)5.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内

1.极端天气安全手抄报简单少字

2.地球家园手抄报内容

3.小暑手抄报内容资料 关于小暑手抄报内容资料

4.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5篇)

5.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内容

6.初一上地理南极洲的自然环境手抄报

7.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

8.小暑节气手抄报简单好看 内容

天气与气候手抄报简单_天气与气候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手抄报,在中国唐代就有各地驻京邸吏主持抄发、以地方官吏为主。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二十四节气小暑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二十四节气小暑手抄报内容(一)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二十四节气小暑手抄报内容(二)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但从《1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在全国32个省市直瞎市(台湾)中,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热月,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

二十四节气小暑手抄报内容(三)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种气候,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中国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有时还有冰雹。南方大部分地区东旱西涝,必须及早分别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在中国大部分的农耕区,经过农历五月的抢收抢种之后,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全中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农事主要是各种田间管理的工作,应根据长势追肥、防治病虫。

 在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食新”是将新打的米、麦等磨成粉,制成各种面饼、面条,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同时,这些新货也要准备一份祭祀祖先,恳请保佑风调雨顺。

二十四节气小暑手抄报内容(四)

 1、季节不停变换,小暑又到眼前,我的问候暖暖,我的祝福绵绵,愿你好运像烈日炎炎,笑脸如夏花灿烂,快乐泉水滋润心田,凉爽一夏幸福圆满!

 2、小暑到,快乐是你的从"暑",时刻相伴,愉悦你心;幸福是你的归"暑",美好连连,舒爽你心;吉祥是你的"暑"地,好运不断,悦动你心;问候是你的"暑"福,清凉解忧,清爽你心:小暑快乐,乐不思"暑"!

 3、小暑,消暑,天气慢慢燥热,消除烦闷心有定数,室内通风要保持,出门雨伞要保障,肠胃健康要保护,精神状态要饱满,朋友联系要保养,小暑快乐。

 4、小暑又来了,炙热难当,问候一直在身旁,送去祝福保你透心凉;七月七日,朋友挂念,情意深深送心房,祝愿小暑幸福长又长。

 5、小暑了,美好踏平了"暑"道,日子红火,生活幸福;快乐占领了"暑"地,心花怒放,开心不已;生活沾了"暑"光,福运无边,好运连连;朋友发送了"暑"愿,清凉解暑,情谊绵绵:小暑快乐,舒爽一夏!

 6、小暑至,好运"暑"不胜"暑",当头,吉祥满屋;快乐独"暑"一帜,排忧解烦,乐不思"暑";幸福非你莫"暑",和谐美满,欢喜连连;祝福"暑"一"暑"二,清清爽爽,悦动你心:小暑惬意,清凉度夏!

 7、太上老君的八卦炉,要烧七七四十九天;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要扇七七四十九扇。小暑逢双七,暑气自然盛。你不是孙悟空,防暑降温是必须的,别扛着哦!小暑快乐!

 8、夏日炎炎节令新,又值小暑送叮咛。艳阳当空热气腾,心莫浮躁少出门。时晴时雨泥作尘,忽冷忽热要当心。保重身体万事兴,莫负朋友一片情。小暑快乐!

 9、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天地万物,规律彷徨。小暑节气匆匆至,变化的日子里,有种思念未忘记;季节的更替,是天地的规律,朋友的祝福,却是一生的记忆。

 10、小暑节气近前,短信送上祝愿:生意兴隆有"暑"不尽的财源,工作轻松有"暑"不尽的悠闲,人见人爱有"暑"不尽的人缘,开心快乐有"暑"不尽的欢颜!

 11、小暑到,小暑到,天气闷热又干燥;出门记得防雨防暑防晒防风暴,睡觉记得防蚊子咬;要把自己照顾好,愿你生活更美好!小暑快乐!

 12、小暑节气到,避暑很重要;绿树成荫荷花立,淡淡花香真是妙;软软沙滩蔚蓝海,徐徐海风避暑好;瀑布山泉青山风,温度适宜心不焦;小暑大暑也好过,避暑消暑要做到。小暑快乐!

 13、夏日的细雨,洒落了一地的思念;夏日的凉风,吹走了满怀的愁绪;夏日的雷电,闪耀着永恒的祝愿。今天是小暑,愿你时时乐开怀,快乐乐无边。

 14、小暑到来了,伏天来到了,夏日雨季频繁了,出门在外带把伞,既防晒来又防雨,安安稳稳度暑期。小暑快乐!

 15、"暑"来宝,好运到,让成功,跟着跑,多微笑,别烦恼,心莫躁,不自扰,朋友情,长相绕,思念时,小暑到,祝愿你,日子妙,幸福花,永不凋!

二十四节气小暑手抄报内容(五)

 《小暑戒节南巡》

 南北朝·庾信

 百川乃宗巨海。众星是仰北辰。

 攸同禹迹。四海合德尧臣。

 朝阳栖于鸣凤。灵畤牧于般麟。

 云玉叶而五色。月金波而两轮。

 凉风迎时北狩。小暑戒节南巡。

 山无藏于紫玉。地不爱于黄银。

 虽南征而北怨。实西畧而东宾。

 既永清于四海。终有庆于一人。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极端天气安全手抄报简单少字

气候变化的原因

要说起气候变迁的成因较复杂,首先人类行为模式难辞其咎,改变了自然的温室现象。在石油发现后的这段时间,石油和煤炭大量的燃烧,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加上大幅度开垦林地、拓展农业和工业发展,致使温室气体浓度越来越高。

发电,全球发电大部分电力仍旧是通过燃烧煤炭、石油或天然气产生,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这些强效的温室气体会包覆地球并吸收太阳的热量。

使用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成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公路汽车由于其内燃机燃烧如汽油等石油基产品,因而其排放量最大。但船舶和飞机的排放量仍在继续增长。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趋势表明,未来几年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量将大幅增加。

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自身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

砍伐许多森林,森林减少。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毁坏森林也限制了大自然阻止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能力。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温室效应,这个是最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全球地表温度也在上升。几乎所有的陆地地区都正在经历更多炎热的天气。

影响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种植结构和耕种制度改变、粮食产量波动,以及农业灾害加重等诸多方面。全球耕地产量降低。

产生旱灾的可能性升高,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水的可获得性,让更多地区的水变得稀缺。沙漠正在扩大,不断减少种植粮食的土地。现在许多人经常面临着无法获得足够水的威胁。

严重影响生态和物种,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物种的生存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气候变化加剧了物种灭绝的速度。气候变化引起海洋酸化,影响海洋生态,如珊瑚死亡、渔业受损等。气候变化造成我国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物种迁移等。

影响到全球人类的健康,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通过空气污染、疾病、极端天气、被迫流离失所、心理健康压力以及在人们无法种植或找到足够食物的地方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加剧,气候变化已经损害了人类健康。一些地区与炎热有关的人类死亡率增加。气候变化导致许多疾病媒介分布范围扩大,传染危害性增加。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所有人的家园。它不只是部分人的工作,全社会,各行各业甚至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主动培养能源节约意识,主动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促成整个社会向绿色低碳去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地球家园手抄报内容

极端天气安全手抄报简单少字如下:

全球气候变化正是目前全人类面对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极端天气正在成为新常态,目前,京津冀本轮极端降雨已经基本结束,但后续的救灾、洪水的风险、地质灾害风险还在持续。除了极端强降雨,刚刚过去的这个7月,极端高温、超强台风也在不断影响着我国。

如何看待7月极端高温和降水的交替出现?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提醒?未来极端天气,真的正在越来越常态化吗?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频发。7月4日,世界气象组织确认,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了厄尔尼诺条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

此外,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称,今年成为有纪录以来最热一年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而明年情况不会有任何缓解,气温将比今年更高。

全球气候变化正是目前全人类面对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极端天气正在成为新常态,目前,京津冀本轮极端降雨已经基本结束,但后续的救灾、洪水的风险、地质灾害风险还在持续。

除了极端强降雨,刚刚过去的这个7月,极端高温、超强台风也在不断影响着我国。如何看待7月极端高温和降水的交替出现?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提醒?未来极端天气,真的正在越来越常态化吗?共同关注:面对极端天气,我们如何应对?

什么是极端天气?极端天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主任、研究员王国复:极端天气气候包括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是相对于绝大多数较平常的而言的异常。

即天气或气候变量值高于(或低于)该变量观测值区间的上限(或下限)端附近的某一阈值时的,其发生概率一般小于10%。

极端天气气候的变化,既受到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影响,又受到外在影响。全球变暖是极端天气气候频发的主要原因。

从机制上来讲,全球变化,特别是海洋气候的长期变化会对季风造成影响,季风变化对极端降水和温度的影响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极端天气气候的发生。

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

小暑手抄报内容资料 关于小暑手抄报内容资料

关于地球家园手抄报内容,可以写以下内容:

地球 是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也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体。地球表面的大约 29.2% 是由大陆和岛屿组成的陆地。剩余的 70.8% 被水覆盖,大部分被海洋、海湾和其他咸水体覆盖,也被湖泊、河流和其他淡水体覆盖着,它们共同构成了水圈。地球的大部分极地地区都被冰覆盖。地球外层分为几个刚性构造板块,它们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在地表迁移,而其内部仍然保持活跃,有一个固体铁内核、一个产生地球磁场的液体外核,以及一个驱动板块构造的对流地幔等。

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和氧组成。热带地区接收的太阳能多于极地地区,并通过大气和海洋环流重新分配。温室气体在调节地表温度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的气候不仅由纬度决定,还由海拔和与该地区和海洋的接近程度等因素决定。热带气旋、雷暴、热浪等恶劣天气多发于广大地区,对生活影响较大。

地球的引力会与太空中的其他物体相互作用,尤其是月球,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 365.25 天。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其轨道平面倾斜,从而在地球上产生季节。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潮汐,稳定地球在其轴上的方向,并逐渐减慢其自转速度。 地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5篇)

1、小暑是24个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2、《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3、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4、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5、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6、“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内容

 寒露节气是秋季倒数第二个节气,制作寒露手抄报的时候应该在手抄报上写什么文字内容比较好?以下是由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一

  寒露节气由来介绍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

  历史渊源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心宿二)已西沉。寒露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

 在中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二

  寒露吃什么食物好

 1、柿子

 民谚有“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软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果味甘涩、性寒,入肺,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糖分。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

 2、

 寒露属北方晚熟桃品种,成熟期在寒露前后,故名“寒露”。桃子味甘而性温,不过过多食用容易上火,严重的还会身上起疮,所以内热的人建议不要多吃。小孩子也不能吃,因为小孩肠胃透析能力差,无法消化这些物质,很容易造成过敏反应。没有成熟的桃子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腹泻。

 3、螃蟹

 寒露的一大习俗是吃螃蟹。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上等名贵水产。螃蟹的营养也十分丰富,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钙、磷、铁和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高。中医认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热散结、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热通络、强壮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营养价值高。

 4、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花糕因“糕”与“高”谐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希望自己或亲友能平安吉祥、百事俱高。

 5、饮寒露茶

 人说“一年之茶在于秋”,在这秋意渐深的天气里,闲下来时捧一杯热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节气就该喝一杯寒露茶。所谓寒露茶,乃是指寒露节气前三天和后四天所之茶,也叫做“正秋茶”。寒露时节,坚持合理饮茶品茶,既可温暖滋养身心,又无燥火袭人之扰,既能御寒暖身,又可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

 6、芝麻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京,与芝麻有关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后的热门货,如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黑芝麻熬成的芝麻糊,再加上一些冰糖,每天早晚喝一次,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三

寒露诗句

 1、 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2、 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3、 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4、 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5、 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6、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7、 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8、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9、 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10、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曹勋《姑苏台上月》

 11、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12、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13、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14、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15、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 ——杜甫《种莴苣》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四

  寒露谚语

 1、 寒露有雨沤霜降(粤)

 2、 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

 3、 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4、 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

 5、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6、 受早一大片,受涝一条线。

 7、 夏至种豆,重阳种麦。

 8、 麦浇黄芽,谷浇老大。

 9、 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

 10、 寒露无雨,百日无霜(湘)

 11、 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

 12、 寒露闹天,闹到立冬(冀)

 13、 霜降,赶快抛上。

 14、 晴天寒露冬雪少,春雨多。

 15、 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

寒露手抄报内容文字五

 寒露古诗词

 1.《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朝·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2.《嘉定巳巳立秋得膈上疾近寒露乃小愈·束书不观万事休》

 宋朝·陆游

 束书不观万事休,谁令识字惹闲愁?

 胸中作祟知何物,不是当年老督邮。

 3.《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明朝·唐时升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蠛蠓出阡陌,弥漫百步中。

 或盘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舂者天将雨,硙者天将风。

 嗟彼旦暮间,安知造物工。

 春气感鸣禽,秋至动阴虫。

 时来不自由,物理将无同。

 所以达士心,委运以固穷。

 4.《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宋朝·邵雍

 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

 鸟声上复下,天气晴还阴。

 节改一时事,人怀千古心。

 谁云子期死,举世无知音。

 5.《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宋朝·姚勉

 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

 莫道来时琴鹤在,而今琴鹤一齐无。

初一上地理南极洲的自然环境手抄报

 随着大暑节气的到来,我们是不是该为炎热的大暑,送上一份手抄报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内容(一)

 一、什么是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

 二、有关大暑的风俗

 1、晒伏姜。

 三伏天时,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2、饮伏茶。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3、竹筒冷面。

 大暑节气日本人会在社区里架起了长长的竹筒,把煮好的面条放到竹筒中过水冷却,供大家品尝。据说吃过这种竹筒冷面后夏天不会中暑。

 4、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5、烧伏香。

 烧伏香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冶多种顽疾。还有一说百姓在伏天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三、有关大暑的谚语

 1、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2、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3、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4、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5、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6、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7、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8、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内容(二)

 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1、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2、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的说:“暑是煮,火气在下, 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3、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内容(三)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高温潮湿多雨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农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沛的雨水供应。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内容(四)

 大暑气候特征:高温湿热、雷暴频繁。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农作物成长。《逸周书》曰:“土润溽暑(溽暑,指潮湿而闷热)。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雨水最丰沛的时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年降水量多在400-800毫米,降水集中在 7、8两月。大暑节气开始,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了全年雨水最多的时段。

大暑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的内容(五)

 1、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日、23日之间,太阳到达黄历120°,是大暑节气。与小暑一样,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而大暑表示天气炎热至极。

 2、大暑节气有晒伏姜、喝伏茶、烧伏香、送“大暑船”等习俗。此时天气湿热,很容易导致身体受潮湿气过重。养生既要懂得防暑降温,还要着重祛湿。

 3、气象变化:大暑时节,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也正逢雨热同季,雨量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农家在这个时期既要时刻注意暴雨侵袭,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又要做好抗旱保收的田间准备工作。

 4、物候现象:中国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5、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三候是说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

选择你需要的作为手抄报内容吧。

南极洲,又称“第七大陆”,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包括大陆、陆缘冰和岛屿,总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大陆冰川从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罗斯冰障,周围海上漂浮着冰山。

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气候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1983年)。风速一般达每秒17~18米,最大达每秒90米以上,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1]

在南极圈内暖季有连续的极昼,寒季则有连续的极夜,并有绚丽的弧形极光出现。动物有企鹅、海象、海狮、信天翁等。附近海洋产南极鳕鱼、大口鱼等,磷虾产量全球最大。已发现矿物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银、镍、钼、锰、铁、铜、铀等,主要分布在南极半岛及沿海岛屿地区。[2]

全洲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 南极大陆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1911年12月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首次到达南极极点。

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生效。迄今各国在南极洲已建有60多个观测站和100多个考察基地。中国南极考察队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3]

地形特征

地形: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横贯南极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

南极冰川

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近几千米,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最高点玛丽·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140米。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 有188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有许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仅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被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动植物主要生息之地。“绿洲”上有高峰、悬崖、湖泊和火山。南极大陆共有两座活火山,那就是欺骗岛上的欺骗岛火山和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又译埃拉波斯火山)。欺骗岛火山在1969年2月曾经喷发过,使设在那里的科学考察站顷刻间化为灰烬,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对此心有余悸。

气候特征

[4]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

南极洲的风也是独具个性的。冷空气从大陆高原上沿着大陆冰盖的斜坡急剧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风。风向不变的下降风将冰面吹蚀成波状起伏的沟槽,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南极洲的风力,因地而异。一般而言,海岸附近的风势最强,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东南极洲的恩德比地沿海到阿黛利地沿岸一带的风力最强,风速可达40~50米/秒。据澳大利亚莫森站20年的统计资料,每年八级以上大风日就有300天,12年,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的迪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其风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几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极地气旋从大陆以北顺时针旋转,以长弧形进入大陆,除西南极的低海拔地区以外,这些气流很难进入大陆内部。但是,在气旋经过的南极半岛末端(包括乔治王岛),年降水则特别丰富,可达900毫米。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寒季气温很少高于-40℃,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是世界上最低的气温记录,于1983年7月21日在前苏联的东方站被测定[1] 。

季节与昼夜

南极极昼

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极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极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 南磁极与难达之极南磁极即地磁的南极,1985年南磁极的位置约为东经139° 24′,南纬65°36′。“难达之极”是约以南纬82°和东经55°~60°为中心的高地,由于地势高峻,成为大陆冰川外流的一大分冰线,是难于接近或到达的地区。

自然奇观

南极洲奇观:“乳白天空”是极地的一种天气现象,也是南极洲的自然奇观之一。它是由极地的低温与冷空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当阳光照射到冰层上时,会立即反射到低空的云层,而低空云层中无数细小的雪粒又可将光线散射开来,再反射到地面的冰层上。如此来回反射,有时会产生一种乳白色光线,形成白蒙蒙雾漫漫的乳白天空。这时,人视野中的一切景物都仿佛融入浓稠的乳白色牛奶里,完全无法分辨,人会因此产生错觉,无法分清近景和远景。这种现象严重时还能使人产生晕眩,甚至失去知觉而丧命。

太空中看南极光

乳白天空是极地探险家、科学家和极地飞行器的主要威胁之一。乳白天空造成的科考意外事故在南极地区探险史和考察史上极为常见。1958年,在埃尔斯沃恩基地,一名直升飞机驾驶员就因遇到这种可怕的坏天气,顿时失去控制而坠机身亡。11年,一名LC-130大力神飞机的驾驶员,在距离特雷阿德利埃200公里的地方,遇到了乳白天空,突然与基地失去联系,一直下落不明。

乳白天空虽然对人类在南极的活动构成危险,但只要事先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安全防范措施,也是可以避免的。一旦遇到它随即绕道躲开;正在野外活动的人和车辆则应呆在原地不动,注意保暖,耐心等待乳白天空的消失,或等待救援人员前来营救。

小暑节气手抄报简单好看 内容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由世界气象组织于1960年6月确定。那么世界气象日来历是什么呢?接下来跟着我来了解一下吧。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1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2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3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4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资料1: 世界气象日来历

 1950年3月23日,作为。。。1873年建立的国际气象组织(IMO)的继任者,世界气象组织(WMO) 正式成立。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决定,将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在这一天要求各成员国以各种方式举行庆祝活动,以使公众更好地了解到各国气象部门对经济建设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世界气象组织活动情况。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资料2: 世界气象日设立宗旨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由世界气象组织于1960年6月确定。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为。。。了加强国际间的气象研究与合作,更好地把气象观测结果应用于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1878年国际气象组织在维也纳成立,该组织1947年9月召开气象局长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国际气象组织由此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并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以多种方式举行庆祝活动,宣传气象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并且每年气象日都选定一个主题,号召各成员国以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主题的选择基本上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资料3: 世界气象日宣传口号

 1、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2、2010年世界气象日主题——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3、极地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4、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5、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认识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6、加强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7、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8、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9、提倡简朴的生活文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10、准确预报天气与气候变化,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1、加强气候生态监测评估与综合利用!

 12、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3、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善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1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21日正式宣布生效,中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

 15、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春天的时候人们都喜欢出门游玩,到了夏季就开始寻找避暑的地方,毕竟太阳炙烤着大地,让人感到十分难受,不妨进行一些安静又养生的项目,也是很有乐趣的,例如制作手抄报就是很不错的选择,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素材。

  小暑节气手抄报

 该节气排在夏季的第五个,古籍中有记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说明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但是气温已经很高了,人们可以感受盛夏已到来。它的重要标志是出梅和入伏,也就是江南地区降水量加大,阴雨连绵,都是潮湿闷热的天气,而再过几天就进入了初伏阶段,此时地表温度上升,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时期,需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灌溉问题,预防干旱。

  小作文内容推荐

 小暑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并会出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农谚说道:“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都描绘了这些气候现象。由于马上就要进入伏天了,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伏”即伏藏的意思,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喝粥,或甜或咸,还有绿豆汤、酸梅汤等,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冷饮,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有什么传统风俗

 1.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它的主要功效在于排汗排毒,祛除冬春集聚在体内的湿寒之邪。

 2.吃饺子:北方居民在该节气也有吃饺子的习惯,所谓“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也指小暑,吃了有开胃作用。

 3.尝新米:到了这个时令,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与老米同煮,还有加上新上市的蔬菜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