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首页_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院长
1.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中心,硕士什么待遇》
2.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到高铁站怎么走
3.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的三大战略
4.肖子牛的介绍
5.中国有几所 干部学院 ?
6.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再那?
题主是否想询问“中国气象局远程培训怎么找回密码”?
1、首先打开登录界面,输入帐号。
2、其次点击忘记密码,按提示输入手机号,点击发送验证码。
3、然后输入验证码,再按提示修改密码,修改成功后用新密码登录。
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中心,硕士什么待遇》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坐落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下设通信工程学院、指挥自动化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气象学院、理学院、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和外训系。
中文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外文名: PL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 解放军理工大学
校训: 忠诚、博识、卓越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军事
主管部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所属地区: 江苏南京
主要院系: 通信工程学院 指挥自动化学院 工程兵工程学院,气象学院,理学院
硕士点: 53个
博士点: 30个
院士: 3人
目录
简介
历史沿革
工程兵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办学规模
教学条件
学校理念
所获荣誉
招生情况
专业设置
发展目标
校歌
校园环境
学习生活特色
对外交往
著名人物
近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 简介
历史沿革
工程兵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办学规模
教学条件
学校理念
所获荣誉
招生情况
专业设置
发展目标
校歌
校园环境
学习生活特色
对外交往
著名人物
近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座落在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全军重点院校。她是由具有半个多世纪辉煌历史的全国重点高校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点燃"爆"的全国重点高校并被称为军中清华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开拓新中国军事气象事业先河的空军气象学院、在高科技领域一枝独秀的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形成了强强联手,优势互补的格局,担负着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和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是国家和军队进行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制的重要基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999年,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和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解放军理工大学 。
工程兵工程学院
空军气象学院
1950年,建立气象局气象干部学校。 1953年,升格为北京气象专科学校。 1955年,更名为解放军气象专科学校。 1960年,升格为解放军气象学校。 1962年,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专业、气象专业并入。 1969年,改建空军第三专科学校。 1975年,改建空军气象学校。 1979年,升格为空军气象学院。
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1973年,通信兵工程技术学校升格为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是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之一,在中国通信与信息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实力。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学校占地3700余亩,基础雄厚,规模宏大,条件优良。设有通信工程学院、指挥自动化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气象学院和理学院等5个学院和一个研究所,校舍总面积90万平方米。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本科专业,并具有工程硕士(8个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全军重点学科,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27个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全军研究和培训中心。图书馆藏书140余万册,从采编到流通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接入军队图书信息网络系统;建有宽带高速校园网,并与国防情报信息系统、国家教育科研信息网和INTERNET联网,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华东地区信息中心设在校内。编辑本段教学条件
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有条件良好的教学楼、实验楼,有设备先进的电化教学中心、计算中心、电子阅览室和语言视听室,有设施完善的运动场、游泳池、礼堂和军事训练场。学校拥有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其中,专任教员1300余人,专任科研人员近20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授、副教授65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24人。近年来,有400多人被评为国家和军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优秀科技骨干。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可靠保证。编辑本段学校理念
学校以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为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从严治校,注重学风建设,对学员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和行为规范要求严格。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计算机及网上工作能力、外语能力、自学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年来,为军队和国家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万余名,培训各类管理技术干部近万人,为10多个国家培训了千余名留学生。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学校具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九五"期间,共承担军内外科研项目近千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50多项,部委级重大科研项目400多项,有148项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重要在研项目200多项,百余篇论文被国际三大著名检索录用。编辑本段招生情况
学校每年面向全国招收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与指挥、指挥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防工程指挥、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仿真工程、野战给水工程、给排水与采暖通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伪装工程、地雷与爆破工程、野战工程、应用气象学、大气探测、雷达工程、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48个本科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中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招收指挥类学员,信息工程、指挥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等3个专业同时招收指挥类和技术类学员,建筑学、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给排水与采暖通风工程等5个专业同时招收人防学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学校目前设置有通信工程学院、指挥自动化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气象学院、理学院和总参某研究所。 学校主要面向以下专业招收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学生: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与指挥、指挥自动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防工程指挥、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仿真工程、野战给水工程、给排水与采暖通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伪装工程、地雷与爆破工程、野战工程、应用气象学、大气探测、雷达工程、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共48个本科专业择优招收高考重点分数线以上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中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招收指挥类学员,信息工程、指挥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等3个专业同时招收指挥类和技术类学员,建筑学、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给排水与采暖通风工程等5个专业同时招收人防学员。 解放军理工大学的本科学生实行军队供给制。(学校定向招收人防专业学生除外,一般由委培单位承担。)编辑本段发展目标
目前,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恪守“忠诚、博识、卓越”的校训,秉承“尊师重教、团结奉献、求是创新”的校风,正在为把我校建成“军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教学科研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编辑本段校歌
歌名:如火的朝阳 巍巍钟山,浩浩长江, 军理工是那如火的朝阳。 红土地上扬起风帆,黑水河畔留下辉煌。 练就军中英杰,献身崇高理想, 忠诚,博识,卓越,谱写时代华章。 陆海空天,风雷激荡, 到处是我们驰骋的战场。 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使命在肩苦砺成钢。 听从党的号令,我们勇向前方。 忠诚,博识,卓越,再创新的荣光。编辑本段校园环境
解放军理工大学总部位于白下区海福巷1号,另外分别在御道街、双龙大道和玄武大道设有分校区。 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有条件良好的教学楼、实验楼,建有全军性的图书馆和文献资料中心、影像资料中心,有设备先进的电化教学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阅览室和语音视听室,有设施完善的运动场、游泳池、礼堂和军事训练场,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编辑本段学习生活特色
进入大一的新生必须经过残酷而严格的军训,才可以穿上光荣的军装,成为军校的一员。学员实行的是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轮流担任模拟的营、连、排指挥员,为未来成为军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信工程学院及指挥自动化学院以其严谨的治学风格而闻名,工程兵工程学院以其严格的军事技能训练而闻名。几所学院之间有经常性的演练与竞赛,意在磨砺学员刚强的意志,培养学员宽阔的视野。 学校女生较少,是一个男子汉的阳刚世界。课闲时间,高昂的口号、嘹亮的歌声、残酷的训练取代了地方大学中的花前月下。
训练
编辑本段对外交往
解放军理工大学与包括美国西点军校在内的世界多所著名军校建立了常规性的学生交流、学术交往机制。学校于2005、2007年顺利举办了两届国际学员周活动,共吸引了数十所各国军校学员交流。学校同时还担负有外训任务,校园内时常现有外国军人的身影。
外军学员交流
编辑本段著名人物
毕德显:中国电子工程、雷达工程奠基人之一。 陈太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专家。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著名教授,所著《计算机网络》1到5版的教科书为众多国内大学采用。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专家。 王景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专家。 李崇银: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专家。 杨学军:“银河”巨型机设计者之一,解放军理工大学校友。 周璧华:时代先锋,全国重大典型,电磁对抗领域知名专家。近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文科 理科生源地: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河南 山东 山西 安徽 江西 江苏 浙江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陕西 青海 宁夏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西藏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福建 甘肃 港澳台 年份: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7 609 648 621 -- 79 本科提前批
2007 597 617 608 -- 6 本科二、三批
2006 591 631 605 -- 82 本科提前批
2006 597 610 600 -- 6 本科二、三批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到高铁站怎么走
要看你是在气象局中做什么工作,比如说你在气象局里面做一个气象观测员,那工作条件就比较艰苦,不论晴天,雨天都得去户外观测气温、湿度、云高等。如果你是做一个气象分析员,那工作条件就较好,整天面对着电脑,计算着数据。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的三大战略
公交线路:地铁4号线大兴线,全程约14.2公里
1、从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步行约1.2公里,到达国家图书馆站
2、乘坐地铁4号线大兴线,经过11站, 到达北京南站
3、步行约120米,到达北京南站
肖子牛的介绍
多年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认真贯彻中国气象局三大战略,在开展继续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初步形成了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多种班型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体系。管理干部高级研讨班、工程师高级研修班、处级管理干部综合进修班、高级英语强化班、气象卫星资料与产品应用培训班、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培训班、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工程培训班等成为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主体。
中国有几所 干部学院 ?
肖子牛,男,1965年出生,中国科技大学本科毕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博士学位。曾在美国NOAA/FSL做访问学者,并任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数值模拟与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学术委员会委员1。2008年2月由中国气象局任命肖子牛为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2008年10月任命肖子牛为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2014年9月4日决定,免去肖子牛的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职务,改做专业技术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数值模拟与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主任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再那?
目前,全国共有3500余所干部学院。
为适应新时期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在县级及其以上设立党校的同时, 设立了一大批干部学院。其中,干部学院可分为三类,一是全国性的干部学院。含各级党校 3200多所, 还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 3所,全国宣传干部学院1所, 中国干部网络学院 1所。 二是部门承办的干部学院。包括中国马栏干部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石油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族管理干部学院、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中国轻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南京人口管理学院等;三是各条战线举办的各类干校,如财政干校、供销高校、银行干校等,也属于干部学院性质。
学院现有航空港、龙泉、人南三个校区。
人南:
地址:人民南路三段3号
航空港:
地址: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龙泉:
地址:成都龙泉驿阳光城幸福路7号
学院概况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在成都建立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改建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成都气象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成都气象学院。1981年学院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0年学院划转到四川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学院举办本科教育近30年来,积极适应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以工为主的多学科应用型高等学校。
学院占地1773.35亩,校舍面积58.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8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065.09万元,图书164.59万册(含电子图书44.47万册),校园网设备先进建设水平高,运动场及体育设施完备功能齐全。
学院现有教职工1247人,专任教师960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06人。现有教授、副教授287人,占师资总数的40.25%。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93人,占师资总数的69.14%。
学院拥有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8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称号获得者1人,四川省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
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8个本科专业,覆盖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门类。学院现设有17个系,3个教学部,1个继续教育学院。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5621人(其中国防生498人),硕士生193人。学院现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4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有16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近几年学院承担了27项教育部和四川省教改项目,近两届获13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学院是信息产业部确定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是“四川省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是中国气象局的气象干部培训单位和国家统计局统计干部培训基地。2004年,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为二炮培养军队干部的一般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建立了23个科研机构,在新型气象雷达系统、中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大气辐射与卫星遥感、天气动力学与东亚季风、环境系统分析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科研经费逐年提高,2006年达到2504万元。2004-2006年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4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973”项目(子项目)2项、其它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获国家专利2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发表学术论文1733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769篇,被SCI、EI、ISTP检索97篇,出版教材、著作116部,3部(套)教材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
学院一贯重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004年以来,学生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竞赛、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102项,省(部)级奖励145项。尤其在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获一等奖数并列全国参赛高校第六名,位居一般高校第一名。
1978年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近2万名本科毕业生。他们主要分布在全国气象、IT、国防、民航、统计等部门和行业,许多已经成为骨干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省级以上气象台站的通信中心、防雷中心、雷达台站和卫星地面站等业务单位的技术骨干有70%是我院培养的。
学院围绕建设部分学科国内先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育人为本、崇尚应用”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的办学格局。当前,学院正抓住高等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实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把学院建设成为“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信息工程大学而努力奋斗。
邮编:610225
电话:028-85966502
传真:028-85966503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