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生活指数

文章内容

中国气候异常事件有哪些地方_中国气候异常事件有哪些

tamoadmin 2024-07-12
1.气候异常了2.今年天气反常是什么现象今年天气异常的原因是什么20223.中国南方的气温骤降的原因是什么4.2022气候异常现象是什么?5.2007年国内十大

1.气候异常了

2.今年天气反常是什么现象今年天气异常的原因是什么2022

3.中国南方的气温骤降的原因是什么

4.2022气候异常现象是什么?

5.2007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都有哪些?

6.国家气候中心:当前我国高温热浪事件达61年来最强,此过程有哪些特点?

7.中国自古以来气候是怎样变化的

中国气候异常事件有哪些地方_中国气候异常事件有哪些

厄尔尼诺暖流使中国北方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对于中国来说,北方地区通常会出现严重高温干旱,南方地区则通常会出现严重的洪涝。但如果大气环流发生过度异常,则也可能会出现北涝南旱的情况。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造成入春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偏北气流盛行,而东南暖湿气流相对较弱。于是,北方强寒潮大风频繁出现,而降雨量却持续偏少,气温也居高不下。影响范围包括西北、华北、东北西部、黄淮地区,甚至波及到了江淮地区。

扩展资料:

厄尔尼诺暖流破坏了南太平洋的正常大洋洋流环流圈, 进而打乱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原有分布规律性, 形成严重的气候灾害。如南美洲西部的秘鲁、 智利北部沿海地区, 原是十分 干燥的热 带沙漠气候区, 由于厄尔尼诺暖流的影响, 往往形成暴雨连降、洪水泛滥、 泥石流狂泻的可 怕自然灾害。

处在一个拉尼娜的状态下,就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的海温要比常年偏低0.5°以下,而这个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造成东亚地区经向环流异常,这样一个环流形势非常有利于中国北方冷空气的南下。

百度百科-拉尼娜

百度百科-厄尔尼诺暖流

气候异常了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尤其是近年来,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和激烈,2023年,全球的高温不断打破纪录。7月的第一周,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记忆再往前移,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几近消失,在卫星地图上只剩一片滩涂;2021年,郑州发生特大暴雨等等。那么,为什么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这样剧烈变动的气候环境是如何造成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今天了解一下吧。

一、首先, 什么是极端天气

极端天气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 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

极端天气判断标准

1、极端降雨

暴雨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1小时降水量达70毫米以上,或6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

地质灾害橙色预警信号,即气象因素致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高。

2、大风

大风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3、冰雹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即预计累计降雹时间30分钟以上,冰雹直径在2厘米以上,地面积雹厚度5厘米以上。

4、雷电

雷电红色预警信号,即预计有强烈雷电活动,并伴有10级以上短时大风,或短时强降水,或冰雹。

5、极端高温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即预计日最高气温升至41℃及以上,或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37℃以上。

6、极端降雪

暴雪**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12小时降雪量达6毫米以上。

7、寒潮

寒潮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下降12℃及以上,并且日最低气温下降到0℃或以下,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的冷空气活动。

8、极端低温

持续低温**预警信号,即预计连续三天及以上日最低气温低于-12℃。

9、大雾

大雾红色预警信号,即预计2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浓雾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可能持续。

10、沙尘暴

沙尘暴**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有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沙尘暴天气现象。

11、龙卷风

由事件是否发生来确定。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小范围的高速旋转的空气涡旋,中心风力达100米/秒以上,直径一般几米到几百米。

?哪些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呢?

1、特大暴雨

一地24小时累计降雨量250毫米以上。

2021年,7·20郑州特大暴雨,因灾死亡失踪380人

2、极端高温

2022年全球发生的极端高温事件。中国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西班牙因高温天气导致死亡的人数约为4601人。

3、严重干旱

2022年欧洲夏季干旱,造成2万人死亡,影响了农作物产量,推高了粮食价格,这个事件被誉为500年来最严重的气候灾难,经济损失达200亿美金。

4、飓风

2022年9月,飓风“伊恩”,造成130人死亡,超过4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二、为什么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这样剧烈变动的气候环境是如何造成的?

科学家认为,这是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地球自身动态运动、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太阳辐射变化、地球轨道偏离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科学家还认为,地球对气候变化有一种自然的反馈机制,它可以扩大或减少外部积极和消极的力量,以维持地球气候系统的稳定。没有这样的机制,气候系统可能会走向极端,要么太热要么太冷。然而,如果外界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气候系统崩溃,因此灾难性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会频繁发生。

1、全球变暖

目前已经有科学家团队表明全球气候变化是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频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气候变化,造成了全球气温变暖。冰川作用被认为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风向标——当气候变冷时,冰川向前延伸;当气候变暖时,冰川就撤退。科学家们根据每年收集的冰川消融数据、航拍照片和地图,编制了全球逾10万个冰川的详细清单,证明全球冰川的确正在显著萎缩。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冰川加速消融。这表明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变暖不仅可以改变平均气温,还可以增加气候的可变性,即增加最高和最低值之间的差距。平均温度和温度变异性的增加可能引起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

全球变暖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有何影响?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概率的角度来看,如果某一地区或某一地点的天气是多年平均条件下的正态分布,那么在极大极小状态下的天气是不容易发生的;从温度的角度来看,如果冷热天气的概率很小,那么极端冷热天气的可能性就更小。全球变暖增加了平均温度和局部高温天气的可能性。极端高温天气发生频繁,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

根据气象原理,全球变暖增加了地表温度,增加了水面的蒸发,增加了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总量,加快了水循环的速度。随着大气中含水量的增加,降水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多。暴雨、暴雪、局部洪涝等极端降水事件频发。龙卷风、雷暴、强对流天气如暴风雨、冰雹等在个别地区也会增多。此外,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库的蒸发正在加速,水的耗竭在增加,加上气温的上升,一些地区将遭受更频繁、更持久或更严重的干旱。

2、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对地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生活在地球上,无论是平时的交通出行和工业制造供暖智能和燃烧等都会排放二氧化碳。而且平时砍伐树木,河流改造、破坏动植物栖息地等也会使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这多方面的因素而导致了地球生态环境改变,从而很容易出现极端天气。

人类活动将对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大气气溶胶浓度变化所造成的“伞效应”,以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所造成的地表反照率变化,都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在人类所有的活动中——交通运输、工业生产、供暖、制冷、发电等,化石燃料燃烧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最大,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70-90%。剩余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土地利用活动,如畜牧业、农业、开放土地和森林退化。

在化石燃料广泛使用之前,人类对地球气候的最大影响是土地的使用。农业种植和灌溉、森林砍伐、河流改道或破坏动物栖息地将使环境发生根本变化。一项有争议的假说认为,农业的兴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森林砍伐和农业活动可能是5000至8000年前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大量增加的原因。

3、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异常高温持续存在,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厄尔尼诺”一词源于秘鲁和厄瓜多尔在圣诞节前后海水温度的季节性上升。三月以后,暖流消失,水温逐渐下降。当地人称这种现象为“El Nio”,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婴”(在圣诞节出生的男孩),这种现象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每隔几年由于海水温度上升而引起的大气环流异常,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气候异常。通常情况下,西太平洋的温水从东流向西,而深海的冷水则沿着南美海岸漂流。每隔几年,信风就会改变方向,温暖的海水也会改变方向。

由西向东的方向变化阻碍了较冷的深海海水的上升,引发了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的全球气候变化。每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极端天气事件如飓风、龙卷风、暴风雪、暴雨和洪水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增加,如降雨增加在美国南部和秘鲁,在西太平洋的毁灭性的洪水和干旱,澳大利亚森林火灾也与厄尔尼诺有关。随着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变得更加频繁和持续时间更长。科学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恶化的自然环境有关。

4、太阳活动

一些研究表明,太阳黑子活动期间太阳辐射的增加也会对全球变暖产生影响。科学家主要观察太阳黑子和铍同位素的变化,以了解过去几百年太阳活动的变化。对于地球的气候系统来说,太阳是最大的热源(正如潮汐发电所显示的那样,月球的引力提供的能量更少)。太阳能在地球表面转化为热能,成为地球气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短期来看,太阳也有各种变化,包括太阳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被认为影响和触发了1900年到1950年的小冰河期和变暖的珊瑚现象。太阳辐射增加和减少都会导致地球的气候发生变化。而且太阳活动期间辐射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5、地球轨道变化

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延伸——地球轨道的细化会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分布和数量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称为Milankovitch循环,它直接影响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的增加或减少,从而引起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和地球冰川的退缩。此外,还有其他微妙的变化,如撒哈拉沙漠的反复推进和后退,这些变化与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相对应。

以上就是关于极端天气频繁的原因介绍了,最后,极端天气事件变得越来越频繁,除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与全球人口增长和人们对能源的依赖增加相关。为了减轻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每个人都需要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出贡献,切实采取措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合共生,命运与共。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的难题,需要全球所有国家共同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有助全球气候治理开启新航程。

今年天气反常是什么现象今年天气异常的原因是什么2022

我国十二省区严重干旱分析快报

2008年10月下旬以来降水量持续偏少的影响,我国京、津、冀、晋、鲁、豫、皖、苏、鄂、陕、宁、陇十二省区出现三十年一遇的罕见干旱,部分地区重旱程度达五十年一遇。一点五七亿亩小麦受旱,中国首次拉响Ⅰ级抗旱警报。本快报就这次干旱过程以及气象成因初步分析,并对未来两周天气给出展望。

一、雨情

去年10月下旬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湖北东北部、陕西北部、宁夏、甘肃东部等北方冬麦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中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八成以上。华北大部、黄淮西部、江汉等地平均无降水日数达到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位,其中,河南的无降水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图1,图2)。

二、旱情

中国气象局二月五日气象干旱监测显示,北京、河北中南部、山西大部、山东北部和西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陕西大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等地气象干旱达到中到重度,其中,河南中东部、安徽西北部地区达到特旱。图3(a)为2009年1月31日中国干旱监测图,图3(b)是2月6日亚洲干旱监测图。从此图上也可以看到,除了我国的干旱外,在北非、印度、中南半岛地区也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二月五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等主产区小麦受旱一点五七亿亩,其中严重受旱六千四百八十二万亩。八省旱区受旱麦田中已灌溉面积七千八百七十七万亩,占受旱面积的百分之五十。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二月四日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的基础上,五日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

根据气象与水文学上的定义,某一次异常气候或水文事件的重现期为30~50年一遇,我们称之为极端气候或水文事件。这次的干旱是一次极端气候事件。

三、气象成因

这次我国大范围严重干旱是较长时期降水稀少所造成的。从气象成因监测和分析看,应该从2008年11月大气环流异常开始分析。

北半球中高纬度存在准静止的环流系统,这种稳定的环流形势是造成这次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图4a给出2008年11月1日~2009年2月3日北半球500 hPa平均高度及其距平场。图4b是在这段时间里,每天高度距平大于10 gpm以及高度负距平小于10 gpm的天数占总天数的百分率,表示500 hPa平均高度场各个系统的稳定程度。欧亚中高纬度主要环流系统是西欧北部的阻塞高压,这个阻塞系统在12月达到鼎盛,一直持续到2月初,其距平中心的稳定性达到70%以上(即有67天以上持续为正距平所盘踞)。而其西南侧欧洲西海岸为稳定的低压槽(负距平区),其持续性也达到70%以上,反映在欧洲西部上空高空槽活动频繁。沿着30~50°N北半球存在长定波列,表现在东亚大槽维持在日本东北部(千岛),高原上空为稳定的高压脊,中国大陆长时期处于东亚大槽槽后西北气流控制下,冷空气活动频繁。东亚大槽和高原上空的高压其持续性也在70%以上。在北半球10~20°N 附近的纬度带, 基本上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明显偏强,而受中纬度120°E地区低压槽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不明显(图4b)。2008年11月~2009年1月逐月平均的500 hPa平均高度场与图4类似(图略),正是这种异常环流及其稳定,造成干旱形成并加剧。从2009年1月1日~2月3日平均的300 hPa的等风速线分布上看(图5a),有一支急流从大西洋中部、非洲及亚洲大陆沿20~35°N地区(北非、中东、印度北部和中国西南地区)向东伸向日本南部。在这支急流中,300 hPa经向风扰动动能的大值区集中在70°E以西地区,表明从亚洲西部过来的扰动系统不容易东移到东亚上空,从而使水汽不能输送到70°E以东地区,造成了亚洲大范围的干旱。

我们给出2009年1月200 hPa水平风距平场,代表干旱最严重时期对流层上部的环流(图6a)。沿着30°N北半球有几个反气旋性的距平中心分别位于大西洋中部、地中海以及青藏高原上空,在中国沿海岸有一个气旋性环流区。这些距平中心与对流层中层500 hPa的正、负距平区相对应。2009年1月对流层下部的700 hPa水平风距平场上可以看出(图6b),北非、印度次大陆、中南半岛和中国大部偏北距平风盛行,这表明这些地区冬季风异常盛行,来自海洋上的水汽不容易达到上述地区。

这次出现干旱严重的部分地区,在2008年1月曾经是多雪区,雪灾严重。值得对这两个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图7为安徽阜阳附近(116°E , 33°N) 1月平均的垂直速度(图7a)和相对湿度(图7b)廓线(实线为2009 年, 点划线为2008 年)。2008年1月暴雪期间,阜阳地区在对流层中下层(600 hPa以下)为上升运动,相对湿度在55%以上;而在2009年1月,除了近地面的边界层整层皆为下沉运动,对流层中层(400~600 hPa)下沉速度接近20Pa×s-1,在这里对流层中、上部空气下沉运动甚强,相对湿度基本上在40%以下,抑制了云和降水的发展。这两个时期扰动动能(风暴路径)的分布也不一样(图6b),2008年1月有3次低气压扰动沿青藏高原向东移入我国上空(图略)。图8 给出2008年1月11日~2月2日500 hPa平均高度及其距平场,可以看出是最有利于出现冬季强降水的“东高西低”的环流,与2008~2009年秋冬季干旱的大气环流形成明显差异。图4a与图8上这种环流近似反相的特征和异常环流的持续性在Hovm?ller图(沿35~45oN平均的300 hPa经向风时间–经度剖面,图9)上很清楚。中国东部地区除了2008年12月初和2008年12月底~2009年1月初这两次强寒潮过程,稳定在高原高压脊前的西北气流控制下。此外,从2008年底~2009年1月,大气季节内30~60天振荡(MJO)在 60~150oE很不活跃,与2008年初暴雪期间MJO在此地区的强盛差异明显(图略)。

一般在气候预测中,人们重视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对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我们注意到2008和2009年冬季赤道东太平洋SST同属冷水位相(Lanina位相),而我国气候完全相反,看来这次干旱与Lanina事件关系十分复杂,值得深入研究。

四、结论

造成我国大部地区入冬以来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为:尽管去年冬天北方有几次强冷空气过程,但是冷空气没有带来降水,仅仅是大风和降温天气。降水偏少的主要原因是亚洲西部过来的扰动系统不容易东移到东亚上空,从热带洋面上过来的潮湿的暖湿气流不强盛,暖湿气流较弱,仅仅到达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无法输送到黄淮、华北、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偏北的地方(图10)。

根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全球的水份和能量循环加快,极端气候事件有增多趋势,中国也是如此。这次我国十二省区出现严重干旱,属于极端气候事件。2006年夏季川渝地区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2008年初南方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也是如此。气象业务和科研部门,应重视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诊断和预测研究。

对未来天气形势的估计:

2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的降水会比较频繁,北方部分旱区还有望迎来降水,11-13日在江淮、河套、华北地区有一次较强的降雨过程,13-14日前后在东北地区, 本次过程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东部、贵州、华北地区、东北大部、黄淮、及将出现一次阴雨(雪)天气过程,降水量一般有1~5毫米,部分地区可达10 毫米以上。15日后又有一次冷空气南下,但降雨主要发生在黄淮及其以南地区。此外,从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CFS中期预报场分析(图 10),到2月20日,高原附近的高压坝依然维持,“西高东低”的大气环流条件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改变,北方地区可能依然维持相对少雨的形势。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应密切关注高原附近的高压坝的调整。

中国南方的气温骤降的原因是什么

大家可以最近比较关注的是2022年气候异常原因,步入五月份气温竟然还会降到十几度,今年气候为什么会这么异常呢,关于天气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具体的详情一起了解下。

今年天气反常是什么现象2022

2022今年天气反常是异常现象,主要是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及热带海温异常导致的。因为根据我国气候中心的预测情况,表示我国双拉尼娜现象第二波预计在春季结束,但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数据预测,第三波拉尼娜现象苗头出现了,因此2022年夏季可能会遭遇拉尼娜现象的影响。预计后期我国气候状况会偏差,会出现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的旱涝灾害明显,极端天气会偏多,其中多雨区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今年天气异常的原因是什么2022

2022今年的天气这么反常具体原因一:大气环流阶段性波动

近期欧亚中高纬西风带环流的阶段性波动比较大,使得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其中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和东亚槽阶段性的增强,4月下旬以来已引发了3次寒潮天气过程。

2022今年的天气这么反常具体原因二:拉尼娜事件影响‘受拉尼娜事件影响,欧亚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大且阶段性波动明显,冷空气的频繁活动使得我国的气候背景条件受到影响。

2022今年的天气这么反常具体原因三:正值春末夏初时节‘每到春末夏初时,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降水量逐步减少,从而使冷空气在间歇期回温较快。

2022气候异常现象是什么?

中国南方的气温骤降的原因与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有关。

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相反的现象,即赤道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降低的现象。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是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最强信号,它们使全球气候反常,严重旱涝灾害频发,是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根源。关于厄尔尼诺事件的成因众说纷纭,并未取得一致意见。主要有大气环流异常说、海洋环流异常说、地球自转减慢说、日食说、地震火山说和潮汐说等。研究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是解决灾害链成因的第一步,非常必要。

1. 控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三大因素

1.1 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控制作用

海洋环流异常说认为,南美沿海秘鲁寒流的减弱是导致厄尔尼诺形成的主要原因。每年9月赤道太平洋海温最冷,而3月最暖。原因在于,南极半岛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在9月(南半球冬季)最多,而在2月(南半球夏季)最少。在某些年份的2月前后,德雷克海峡的海冰最少,南半球西风漂流带的海洋寒流有更多的海水通过德雷克海峡流向大西洋,减少流向秘鲁寒流的冷水,从而使季节性变暖的赤道海水变得更暖。由于南太平洋海洋环流因此减慢,大量热能积聚在赤道太平洋,形成厄尔尼诺热事件。相反,在某些年份的9月左右,德雷克海峡的海冰最多,阻塞南半球西风漂流带的海洋寒流通过德雷克海峡流向大西洋,增加流向秘鲁寒流的冷水,从而使季节性变冷的赤道海水变得更冷。由于南太平洋海洋环流加快,大量热能从赤道太平洋流向南极,使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变得更冷,形成拉尼娜冷事件[1, 2]。

1.2连续日食的影响

林振山等人研究发现,日食是形成El Nino和La Nina的原因。他们得出的结论是[2]:

1.一年内在南或北极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日食,则当年一定发生El Nino。

2.一年内在赤道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的日食,则当年一定发生La Nina。

1.3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影响

我们的计算表明,当日月在赤道,日月大潮在赤道处形成最大潮汐高潮区,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扁率变大,自转变慢,由于速度增量比不同,大气圈最慢,水圈其次,固体地球第三,所以,大气和海洋相对固体地球向西运动,加强赤道信风和赤道暖流,使太平洋海面东低西高,有利于拉尼娜事件形成;反之,月亮在南北纬28.6度和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情况正好相反,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这为日食-厄尔尼诺系数理论提供了新的能源动力,也是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在圣诞节(12月25日为圣诞节,太阳在12月21-23日冬至时直射南回归线,1月3日或4日为地球近日点,太阳潮最强)附近发生的原因。日长幅值变化的极小值通常位于1和7月,原因就在于夏至(6月21日或22日)和冬至(12月21-23日)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

太阳潮汐南北震荡的周期为半年,月亮潮汐南北震荡的周期为13.7天和18.6年。

春分(3月20-22日)和秋分(9月22-24日)时,太阳在赤道面,太阳潮使地球各圈层扁率变大,每年1月25日-4月7日及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夏至(6月21日或22日)和冬至(12月21-23日)时,太阳在南北回归线,太阳潮使地球各圈层扁率变小,每年4月9日-7月28日及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实测值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日长周年变化的幅度约0.4 ms,日长半年变化的幅度约0.3 ms。日长幅值变化的极小值通常位于1和7月即是证据。每年的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后,与12月22日冬至以及1月3日或4日地球轨道近日点对应,与11月18日-1月23日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对应,这验证了潮汐形变导致的地球自转加速有利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

1.4 三大因素的叠加效果

如果11月18日-1月23日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非常显著(与月亮潮汐南北震荡最大值配合)且与2月德雷克海峡海冰异常减少叠加,那么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加就会从11月持续到次年3月,达到厄尔尼诺标准,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反之,如果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非常显著(与月亮潮汐南北震荡最小值配合)且与9月德雷克海峡海冰异常增大叠加,那么拉尼娜事件最容易在此条件下形成。连续日食发生在赤道是关键。

2 2013年拉尼娜发展监测

2013年的日食条件见表1,5月和11月连续两次日食在赤道,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监测表明,2013年拉尼娜发展与地球季节性自转变化、德雷克海峡海冰增减、日食发生在赤道密切相关。

参考资料:

拉尼娜事件_百度百科

年拉尼娜事件为什么会发生?_yxx119_新浪博客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2007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都有哪些?

2021年天气异常的原因有两个现象:

1、极端天气事件偏多。

2、气象年景偏差、极端天气多发。

2021年,除了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最强沙尘暴影响外,南方江苏的台风导致十几人死亡、多地出现降雪等。

国际上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遭遇暴风雪袭击数百万用户遭遇断电、非洲肯尼亚的蝗虫灾害、欧洲地区持续数月的火山等等。全球气候好像都不太正常,归根到底就是全球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明显,气候异常所致。

农业防灾减灾主要技术措施:

1、防范北方冬麦区低温冻害,强化田管促壮苗。

旺长麦田要及时开展早春镇压蹲苗,实现控旺转壮。对弱苗及时追肥,合理调控肥水,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提高抗寒防冻能力。综合措施防冻害。遭受冻害的麦田,及时追施适量氮肥,适时浇水,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2、防范黄淮海地区夏季洪涝,提早做好防御。

强化雨情、水情、墒情、苗情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清沟理墒、防涝降渍,防止发生大面积内涝。提前储备物资。做好排洪机具检修,及时调剂调运柴油、水泵、种子、化肥等物资,确保抗洪排涝需要。

国家气候中心:当前我国高温热浪事件达61年来最强,此过程有哪些特点?

2007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一、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

事件简介

2月28日新疆吐鲁番遭遇大风,瞬时最大风力达14级(41.8米/秒),致使乌鲁木齐驶往阿克苏一列旅客列车车窗被飞沙打碎,11节车厢被吹翻,4人死亡,南疆线被迫中断行车。

事件进程

·2月28日2时05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南疆线珍珠泉至红山渠间42公里+300米处,因大风造成机后9至19位车辆脱轨。

·2月28日上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立即赶到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组织事故救援工作,并已经派出以副部长胡亚东为首的工作组赶往事故现场组织救援。

·2月28日10时,新疆南疆铁路被狂风刮翻的5807次旅客列车中最后一名受困伤者已成功获救,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2月28日11时30分,南疆铁路恢复运输。

二、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区)

事件简介

8月18日和19日,第9号台风“圣帕”先后在台湾和福建省惠安县沿海登陆,登陆福建省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其减弱的低压环流一直深入内陆,降雨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受其影响,18-25日,华南东部、江南南部和西部及广西西北部等地累积降水量有100-200毫米,其中福建东北部、湖南东南部、江西西南部达200-400毫米。福建、湖南、浙江、江西、广东、广西、湖北7省(区)共1142.3万人受灾,死亡48人,直接经济损失83.2亿元。

各地纪实

广东:尽管台风“圣帕”没有正面袭击广东,但它的外围环流以及低压槽的影响给广东带来不同程度的暴雨和特大暴雨。其中乐昌更是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

湖南:8月中旬,受台风“圣帕”影响,湖南郴州普降大到暴雨,出现山体滑坡,造成多处交通中断,桥梁、房屋被毁,城区多处被淹,灾情严重。

江西:“圣帕”入境江西,造成其大范围降雨,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16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突破50万。

浙江:浙江省2007年首次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和强台风紧急警报。

台湾:受“圣帕”影响,台铁全天全线停驶,岛内航班全线停飞。

福建:受“圣帕”低压环流影响,8月22日福建省部分地区发生大雨到暴雨,中部沿海的局部地区发生特大暴雨。

三、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

事件简介

淮河流域今年6月19日进入多雨期,至7月26日结束,持续38天; 持续性强降水集中在6月29日至7月26日期间。

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造成王家坝出现四次洪峰,超警时间累计达26天,先后启用10个行蓄(滞)洪区分洪。

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共有2922万人受灾,死亡3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6.1亿元。其中,安徽省受灾最为严重。

事件进程

·6月30日至7月4日,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南部普降大到暴雨。国家防总已启动四级响应,并派出淮河防汛工作组抵达安徽省。

·7月4日10时,王家坝水位已涨至27.83米,超过警戒水位(27.50米)0.33米,流量3190立方米每秒。

·7月4日,淮河防汛总指挥部紧急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四级响应。

·7月8日,安徽省发布暴雨警报,预警上升至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

·7月10日12时29分,淮河王家坝闸开启闸门,向蒙洼蓄洪区分洪。

·7月10日15时,淮河王家坝水位回落至29.47米,流量5680立方米每秒。淮河干流王家坝持续多日的高水位开始回落,但仍然没有低于29.3米的保证水位。

·7月10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决定紧急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7月11日,安徽省又相继启用了上六坊堤、下六坊堤、南润段、邱家湖、姜唐湖五大行洪区,加大洪水下泄速度。

·7月12日12时,正阳关下游吴家渡水位20.86米,超过警戒水位0.56米;洪泽湖蒋坝水位13.85米,超过警戒水位0.35米。

·7月12日19时,奉安徽省防指命令,淮南市防指正式启用石姚湾行洪区扒堤行洪。这是在安徽省内启用的第七个行蓄洪区,也是淮河防总启用的第八个行蓄洪区。

·7月13日3时,淮河干流水位全线回落,但仍处于高水位状态,超警幅度为2.94至0.71米。

·7月13日,淮河上游及淮南山区再降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

·7月15日16时,淮南市防指执行安徽省防指命令,正式启用洛河洼行洪区行洪。

·7月17日11时,淮河干流第三次洪峰安全通过王家坝。

·7月19日7时30分,姜唐湖蓄(行)洪区退洪闸开闸进洪。开闸时,正阳关水位26.05米。

·7月19日20时,安徽荆山湖行洪区开闸分洪。至此,淮河流域已经启用了10个行蓄洪区。

·7月24日,淮河洪水的最高峰已过,淮河渐入退水期。

四、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

事件简介

2007年1月1日至11月27日,全国平均气温为11.4℃,比常年同期偏高1.2℃,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也是连续第11年高于常年同期。

北京、天津、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新疆11个省(市、区)为1951年以来最高值;吉林、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西藏8个省(市、区)为次高值。

事件进程

·2007年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4.5℃,比常年同期偏高1.4℃。

·2007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为0.7℃,较常年同期偏高3.5℃,全国及19个省(区、市)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

·2007年4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1.1℃,比常年同期偏高0.9℃。

·2007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0.5℃,比常年同期偏高1.0℃,仅次于2005年,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

·2007年7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9℃,比常年同期偏高0.5℃。

·2007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5℃,比常年同期偏高1.1℃;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

·2007年9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6.8℃,较常年同期(16.0℃)偏高0.8℃。其中,北京9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2007年10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0.3℃,较常年同期(9.6℃)偏高0.7℃。其中,青海10月区域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五、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伤亡严重

事件简介

今年以来,我国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其中,雷击死亡676人,比去年明显偏多。5月23日,重庆大部、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南部出现了雷暴天气,因雷击死亡9人。其中,重庆市开县雷击造成兴业村小学学生7人死亡、43人受伤。

6月22-25日,雷暴、风雹等强对流天气袭击江西上饶、南昌、抚州等市,359万人受灾,死亡41人(其中雷击死亡36人);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

各地纪实

·5月23日,重庆市开县兴业村小学23日遭受雷击,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3名小学生受伤。

·6月23日晚开始,江西中北部持续出现强雷电、强降水和大风强对流天气。

·6月23日至26日,江西全省有51个县144个雨量站降雨量超过50毫米。因遭受严重的风雹、雷电灾害,上饶、南昌、景德镇等市受灾严重。

·6月27日,江西强雷电天气还在持续。江西省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技术中心27日发布雷电**预警信号。

六、罕见暴风雪袭击辽宁、山东

事件简介

3月2-5日,我国北方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其中辽宁、山东等地出现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强的暴风雪(雨)天气,渤海湾、莱州湾以及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遭受了近38年来最严重的温带风暴潮,威海、烟台、潍坊等地瞬时风力达到13级,海上最高潮位达3.21米。

暴风雪造成辽宁省许多城市交通瘫痪,中小学停课二天,蔬菜价格暴涨,120多万人受灾, 1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9.0亿元;山东省64.1万人受灾, 3人死亡,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19.6亿元。

事件进程

·3月3日16时至5日6时,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出现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暴雪和特大暴雪天气过程,最大降雪量出现在鞍山市,为78毫米,最大积雪深度有些地方达1米多。

·3月4日凌晨,特大暴风雪袭向辽宁。到下午,沈阳市路面积雪已达一尺厚。

·3月4日至5日,上冻威海市遭遇罕见风暴潮袭击。

·3月4日、5日,特大风暴潮的袭击山东烟台。

·3月5日,沈阳市所有中小学生因暴风雪于停课一天。

·3月6日起沈阳交通逐步恢复正常。

·3月9日,辽宁中东部地区夜间迎来一场新的降水过程。

·3月10日中午,辽宁新一轮降水结束,交通未受过多影响。

七、江南、华南伏旱严重,数百万人饮水困难

事件简介

7月至8月上旬,江南、华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干旱发展迅猛。

湖南、江西、广东、广西4省(区)因旱共有151.9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绝收面积24.2万公顷,371.9万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49.9亿元。

各地纪实

·7月,广东全省平均降雨量比常年偏少七成,8月初,旱情迅速蔓延至韶关、梅州等全省十一个地市,造成三百三十多千公顷土地受旱,约六十一万人饮水发生困难。

·截至7月30日,福州连续31天最高气温超过35℃,创下自1880年福州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连续高温最长纪录,成为百年来最热的夏天。

·7月31日,中国中部省份江西正在遭遇五十余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旱情导致该省一百零六万人饮水困难。

·截至7月31日,湖南衡阳旱灾向特大干旱发展,26万人饮水困难。

·8月9日,广西持续一个多月的高温少雨天气,造成该市一百多万亩农作物受旱,数万人饮水困难,超过二万头的大牲畜饮水困难。

八、强台风“罗莎”给浙江造成严重损失

事件简介

10月6日,第16号强台风“罗莎”路径异常,在台湾两次登陆后,7日在浙江省苍南县至福建省福鼎市一带沿海第三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有12级(风速33米/秒)。

受其影响,6-9日浙江东部和北部地区以及福建东北部降水量超过200毫米,8日杭州日雨量191.3毫米,舟山233.8毫米,均破历史最大日降水量记录。

“罗莎”影响期间,正值国庆黄金周,它带来的狂风暴雨使沿海部分地区尤其是浙江蒙受较大损失。其中,浙江灾情最为严重,经济损失达89.1亿元。

事件进程

·10月2日,今年第16号热带风暴KROSA(罗莎)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10月3日凌晨2时,“罗莎”已加强为台风。

·10月5日凌晨2点,16号强台风“罗莎”加强为超强台风。

·10月6日下午3点半前后“罗莎”在台湾省宜兰县登陆,登陆时减弱为强台风,下午4点钟位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

·10月7日下午3点30分左右“罗莎”在浙江苍南和福建福鼎交界处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

·10月7日下午5点钟“罗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中心位于福建省福鼎境内,最大风力有11级,强度逐渐减弱。

·10月8日07时“罗莎”中心位于浙江平阳(北纬27.8度,东经120.5度),近中心最大风力8级(20米/秒),已减弱为热带风暴,正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

·10月8日晚上11点钟“罗莎”停止编号,它对我国大陆影响基本结束。

九、城市暴雨影响严重

事件简介

夏季,我国城市暴雨灾害频发,重庆、济南、乌鲁木齐、郑州、北京、上海等多城市遭受暴雨袭击,部分地区内涝严重,交通严重受阻,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各地纪实

·7月16-22日,重庆西部出现强降水过程,其中17日沙坪坝降水量达262.8毫米,突破1892年以来日雨量的极值。强降水致使全市742.2万人受灾,死亡55人、失踪7人,直接经济损失29.8亿元。

·7月18日,山东省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济南市区1小时最大降雨量达151毫米,为1958年以来历史最大值;突发的特大暴雨给济南市造成严重内涝,大部分路段交通瘫痪,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范围的强降水致使山东省有9个市、25个县(市、区)受灾,死亡46人(其中济南死亡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亿元。

·7月30日下午至夜间,北京出现大到暴雨,并伴随雷电,北京市气象台30日11时20分、17时两次发出暴雨蓝色、雷电**预警,预警连发乃今夏首次。

·8月2日,特大暴雨光临郑州。7月以来,郑州频繁遭遇大暴雨袭击,天气变化反复无常。

·8月5日下午,上海北部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雷暴雨袭击。

十、南方地区发生1951年来罕见的秋旱

事件简介

9月21日至11月27日,南方大部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其中贵州、湖南、江西区域平均降水量仅为42.7毫米,约为常年同期的四分之一,为1951年以来次少值。长时间少雨,致使江南中部和西部及湖北东部、贵州东部、广西北部和东部、广东西部等地发生严重干旱,其中贵州、湖南、江西等地的干旱为近50多年来所罕见。

中国自古以来气候是怎样变化的

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这场高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40℃以上覆盖范围历史最大的一次。当前我国高温热浪事件达61年来最强,此过程有哪些特点?

此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等特点。

持续时间长: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超过2013年的62天,为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

范围广:据中央气象台统计,6月13日以来,35度以上的高温覆盖面积达到531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为11亿。中东部地区有16个省区市出现40度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40度以上覆盖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3.4亿。40度以上覆盖范围为历史最大。强度大、极端性强的热浪天气过程:对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来说,44度级以上的极端高温在观测史上比较少见,但在2022年这一波热浪天气中,44度气温屡见不鲜?河北、湖北、重庆多地出现44度及44度以上极端高温。河北、陕西、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青海等地26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已超过2013年(187站)和2017年(133站)。以至于,中央气象台都挂起了预警机制建立以来的首个国家级高温红色预警,毫无疑问,我们正经历前所未见的罕见极端高温天气。总结:高温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容易使人疲劳、烦躁和发怒,高温时期是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呼吸道等疾病的多发期,死亡率相应增高,特别是老年人的死亡率增高更为明显。对于农村来说,持续的高温天气还会导致农业生产的高温热害。导致籽粒不饱满、粒重下降,农业的产量将受到较大影响。

1、大约距今4200年前,即公元前2200年,发生了一次全新世气候变冷事件,古气候学称之为『4.2千年事件』。此次变冷事件是全球性的,持续了整个公元前22世纪,导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终结,陷入百余年的动荡和饥饿。在中国导致山东地区龙山文化南移,龙山文化原地被较为粗糙的岳石文化取代。

『4.2千年事件』结束之后,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2050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引发了黄河中下游的大洪水。根据目前考古资料,二里头文化一期最早开始年代是公元前2080年左右,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传说中的夏朝开始成型的时候,夏朝的形成原因可能就是,治理这次变暖后大洪水引发的对人力物力的组织管理。同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55年,古埃及也重新开始统一。

2、大约公元前1600年夏商换代,同时期古埃及底比斯王朝从前1650年到1555年也面临亚洲移民政权希克索斯王朝的威胁。《竹书纪年》记载,在约公元前1618年夏商更迭之时出现“**的青蛙、昏暗的调养、三个太阳、七月结霜和五谷凋零”的现象。根据现古和“风暴石碑”的记载,埃及也发生了地震、蛙灾、瘟疫、冰雹、有毒气体、蝗虫、河流枯竭等灾难。《国语·周语》载:“伊洛竭而夏亡。”说明这个时期中国也发生了河流枯竭的事。有历史学家把这些事和同时期希腊发生的『米诺斯火山爆发事件』联系在一起。据地质学家测定,米诺斯火山(又叫锡拉火山或圣托里尼火山)爆发事件大约发生在前1628-1645年间,这次火山爆发是有人类历史1万年来最大的火山爆发。大火山爆发影响了气候,导致了“火山冬天”,气温降低,作物减产死亡,引发饥荒、。

夏商时期虽然换代时期发生了一些气候异常,但是整个夏商时期,气候其实是非常温暖的,已经有诸多文字记录和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个判断。代表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亚热带动物的骨骼。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中,出土了獐、竹鼠、貘、水牛、象等亚热带和热带的动物骨骼。河南的古称“豫州”,“豫”字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1]半坡遗址(距今6800-5300)和殷墟遗址(距今3400-3055)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很长的,在此不得不解释下『4.2千年事件』。按照冰期理论,『4.2千年事件』是全新世(距今11700年至今)间冰期的一个冰段,只是前22世纪气候有一个变冷和回升的过程。类似事件还有『5.9千年事件』和『8.2千年事件』。

3、公元前1059年武王伐纣,公元前1044年周朝建立。西周初年,气候还处在温暖期。《诗经》中作于西周初年的诗多次出现“兕觥”这种用犀牛角做的饮酒容器,《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也可看出,西周初年中原还有犀、象这种热带动物。

大约从周昭王和穆王时期开始,气候开始变冷。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汉水有两次结冰,分别发生在公元前903和前897年,《竹书纪年》又提到结冰之后就发生了大旱。[2]

这次寒冷期持续了大约1-2个世纪,可能长时间的寒冷影响了经济,削弱了周室,周孝王后不断,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前810年前后短暂宣王中兴,前771年周幽王时犬戎陷镐京。

4、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开始后,气候又进入温暖期。这次温暖期持续时间很长,大约800年,一直到公元第一个世纪。这次温暖期是中国上古的辉煌时代,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先秦诸子、秦王扫六合、楚汉之争、秦皇汉武,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璀璨绚丽,无数风流人物登上历史舞台,留下传世的文字、不朽的功业、动人的传说。这个时代可以看做是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意气风发、力争上游。这个时期华夏走出混沌,出现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朝,也在汉代形成了汉民族国家的观念。

5、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是一个长达600年的寒冷期,这个寒冷期大约开始于公元初年,终结于隋朝初期。这个寒冷期包括三国、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乱世。

王莽执政和两汉迭代时期处于温暖期向寒冷期过渡的较寒冷期(前30年-30年),值得一提的是,东汉处在这个大寒冷期的一个较温暖期,这个温暖期大约是公元30-180年。180年以后气候开始变冷,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拉开了大乱世的序幕。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220年三国开端。

勒内·格鲁塞所著《草原帝国》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亚洲的历史进程中,存在过两种支配力,一种是亚洲外缘的古定居文明(中国、印度、伊朗)的支配力,它以同化的方式一点一点地、不顾一切地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蛮夷之地”,从长远的观点看,同化的作用比武力更强大。第二种支配力是从这个大陆的心脏波涛般汹涌而来的、游牧民的猛烈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产生是因为他们处于饥饿之中,还因为贪食的狼总要以某些方式,随时搞到较好的、人们豢养的家畜』。

欧亚大陆的心脏指的是西伯利亚森林南缘的欧亚草原带,这个草原带上的游牧民族因饥饿而南下的时候,往往会改变定居文明的历史进程。游牧民族饥饿的原因是气候来到了一个寒冷期,原来适宜的温度带南移。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是公元四世纪欧洲开始的蛮族入侵,同时代中国发生五胡乱华。在欧洲,蛮族入侵引发的民族大迁徙大约于7世纪初停止,在中国,匈奴、鲜卑、羯、羌、氐北方游牧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左右了中国三百年的历史进程,直到公元590年隋统一中国。欧洲和亚洲历史的这种同步,单一原因的解释是比较乏力的,但是气候因素是个关键。东亚和欧洲的气候变冷并不同步,不过趋势是相同的,欧洲有一定滞后性。[3]

大约在4世纪初,中国气候来到了一个极寒期,这时西晋统一中国不久。游牧民族的内迁从东汉气候变冷后就开始了,只是酿成永嘉之乱(311年)恰巧在这个西晋极寒期。在欧洲,公元350年,匈人突然出现在东欧草原灭掉阿兰国,此后一个世纪匈人在欧洲达到极盛,公元453年匈人首领阿提拉骤逝,匈人随之分崩离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中国气候在公元500年左右又变得极其寒冷,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但并无证据表明北魏迁都与这次气候变冷有关。

六世纪末的气候变暖,伴随着华夏的重新统一。这次统一,气候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气候变暖使北方的人口、经济相比南方更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隋的统一方式和秦国的统一有些相似,同样是先取得了蜀地,经过四五十年统一中国,甚至两次统一战争都用了十年左右。『前277年,秦国置蜀郡,前230年,秦灭韩,开始攻灭六国,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554年,西魏取得梁州、益州,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9年,隋灭南陈,统一中国。』西魏取得梁州、益州是在540年以后气候开始变暖的时期,这种两次相似的统一方式值得玩味。三国归隋的这次统一背后值得注意的东西还很多,比如北魏对基层的重组、关中本位政策。尤其是隋唐统一时期,关陇地区重要性的提升和维持,可能和隋唐温暖期关陇地区的气候有很大关系。

6、公元600年至公元1050年是一个大温暖期,这个温暖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五代、北宋。

隋唐时期八水绕长安,柑橘在长安可以结果。这个中古时代温暖期持续了约500年,比上古时代800年的温暖期短,但同样是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隋唐是封建王朝的顶峰,这个时代的文化璀璨夺目,这个时代英雄辈出。和上个温暖期一样,朝廷都经略西域,长安洛阳都很繁华,政制都有创新、文化都很繁荣。

这个大温暖期中公元850-965年是一个较寒冷期。这个一百年的较寒冷期发生了唐末民变、唐亡、五代战乱。859年浙江裘甫起义,868年庞勋起义,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881年黄巢入长安,884年黄巢兵败自刎,唐末民变历时25年。907年唐朝亡,五代十国小乱世开端,979年北宋灭北汉,统一中国。公元966-1109年又是一个较温暖期,是为北宋(960-1127)年间。

7、公元1050年至1200年是一个寒冷期。

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十二月二十,泉州大雪。北宋政和元年(1111 年),太湖全部结冰。公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淳熙五年(1178 年),福州荔枝全部被冻死。这个期间值得注意的是,金灭辽、宋发生在气候骤寒的一个时期(1110-1152年)[4]。在公元1050-1100年,埃及、墨西哥、英国、巴勒斯坦、法国在半个世纪先后发生了大饥荒。

8、公元1200年至1350年是一个温暖期。1209年开始,蒙古各部统一后开始对外扩张。1234年蒙古联宋灭金,1227年蒙古灭西夏,1278年,元灭南宋。1368年明灭元。从1127年靖康之变到1368年明灭元,中国北方被游牧民族统治了两百余年,比永嘉之乱后的大乱世稍微短一点。

9、1350年至1900年是一个寒冷期,广义的小冰期,也叫明清小冰期。

根据竺可桢的划分,这次小冰期里面比较温暖的时期有公元1550-1600年和公元1770-1830年,比较寒冷的时期有公元1470-1520年、公元1620-1720年和公元1840-1890年。其中有一个最寒冷时期是公元1650-1700年,期间汉水五次结冰,太湖与淮河四次结冰,洞庭湖三次结冰,鄱阳湖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也结了冰。据说当时京杭大运河一年的封冰期长达109天。

长时间的寒冷会影响农耕社会的经济,导致税收减少,进而削弱王朝的权力。1350年前后气候变冷后就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1351-1367),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1352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1368年明军陷大都。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明末民变开始,1644年李自成陷北京城,这17年处于1620-1720的较寒冷期。明亡和小冰期导致的饥荒有关,但饥荒肯定不是单一因素。公元1650年-1710年,日本、孟加拉、法国、爱尔兰、芬兰、波兰、爱沙尼亚先后发生大饥荒,有些地区饥荒还不止发生了一次。

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陕西等地发生饥荒,死亡人数达1300万人,有人分析这是因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在明清小冰期,马尔萨斯循环规律被学者们提到的次数非常多。

10、1900年至今是一个温暖期,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让气候不再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即便是现在的温暖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东部和南部,也没有恢复隋唐时的情况,用单一的气候因素来解释好像是比较乏力的。应该是因为地理大发现后,全球各地经济联系变得紧密,海洋变得重要了,加上气候变冷的因素,导致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南移。也因为一些人为的生态破坏,比如明代修长城和近代的工业发展等,北方的地理环境难以恢复到隋唐时的温暖潮湿、水多林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