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预警

文章内容

康乐县气候状况如何_康乐县气候状况

tamoadmin 2024-06-15
1.中国气候特征2.温带草原有什么气候特征?3.青藏高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4.新疆气候5.温带草原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6.贵州省负积温状况的成因一、大气干洁、太

1.中国气候特征

2.温带草原有什么气候特征?

3.青藏高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4.新疆气候

5.温带草原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

6.贵州省负积温状况的成因

康乐县气候状况如何_康乐县气候状况

一、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 ? ?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干洁,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程较短,所以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太阳总辐射量高居全国之冠,年总量在5000-8000MJ/m2。较同纬度东部地区大2000-3000MJ/m2。年总辐射量的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增多,藏东南地区小于5000MJ/m2,为低值区,藏北高原、阿里地区、柴达木盆地的年总辐射量可达 7000-8000MJ/m2,为高值区。 ?

太阳总辐射力入射到水平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青藏高原直接辐射年总量在 3000一6000MJ/m2之间,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较高出2000-3000MJ/m2其在高原分布趋势与年总辐射量一致,藏东南为低值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和阿里地区为高值区。尤为突出的是,在青藏高原多次观测1249.IW/m2、1259.5W/ m2等非常大的直接辐射强度值,这种现象在东部平原地区是绝对不会出现的,由于海拔高度的影响,高原大气干洁,水滴、气溶胶、火山尘埃等少,因此晴天条件下,散射辐射值较东部平原地区小,其年总散射辐射量1700-2900MJ/m2。散射辐射量的分布形式不同于年总辐射量和直接辐射量,这主要是因为散射辐射量大小除取决于纬度、高度外,与大气干洁状况、云量的多少等有关,所以散射辐射量的高值区出现在戈壁荒漠多风沙的柴达木盆地和阴云天较多的那曲、玉树,而低值区出现在海拔高、干燥少雨的阿里地区和藏北高原。 ?众所周知,太阳辐射对气候以及作物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太阳辐射主要包括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三个波段。概括起来说,达到植物表面的红外辐射的能量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一半,其中仅有约0.5-1.0%用于光合作用。紫外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很小,但对植物的形状、颜色与品质的优劣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目前高原农耕措施和管理水平都很低,但冬小麦和青棵的单产能创全国最高纪录,可能与高原的橙红光、紫蓝光的辐射通量的百分比和辐射强度都高于其它地区有关。另外,通过计算表明,波长较短的波段,海拔越高时,其红外波段的能量越低。高原的紫外和可见波段的相对通量高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尤以紫外波段更甚,而红外波段的相对通量低于东部平原和西部干旱地区。就各波段的绝对量而言,高原比东部平原要高得多,以紫外、可见、红外三个波段的能量为例,西藏高原分别是苏州的2.9、l.6和1.1倍。从太阳辐射资源来看,红外、可见光和紫外各波段太阳辐射4至9月的总量约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7%。也就是说太阳辐射资源主要集中在春末至秋初,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季节同步,这对作物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紫外到辐射虽然在太阳辐射的总通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在藏北、阿里地区观测到紫外辐射及其与总辐射的比值,与其它地区相比,都是较大的,那曲(海拔4500米)观测到晴天正午紫外辐射瞬时值达70W/m2,神仙湾(海拔5300米)为99W/m2,表明晴天时高原地区大气对紫外辐射的消光能力很弱。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各波段辐射强度均有所增大,但各波段辐射强度占总辐射强度的百分比的变化则不一样,紫外波段将上升,可见光波段略下降,而红外波段将下降较多。?

二、气温低、日较差大、年变化小?

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低,构成了青藏高原气候主要特征。位于藏北高原和青南高原的可可西里年平均气温在一4℃以下一等温线与等高线相重叠,自成一闭合的低温中心,为青藏高原温度最低的地区,也是北半球同纬度气温最低的地区,青藏高原有一半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O℃,其它地区如雅鲁藏布江、河汉谷地和柴达木盆地相对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3一5℃。?

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大,日较差大表明这里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征。阿里地区、藏北高原、柴达木盆地等地的日较差约17℃左右,即使日较差较小地区如班戈湖、申扎、三江河谷、青海东部等地区其日较差也多为14℃左右。高原地区日较差的大小与地形、植被、于湿程度等有关,如柴达木盆地干燥,多晴少雨,白天日晒增温急剧,夜间地面辐射强,降温快,其日较差就比较大。而在多阴雨的藏东南地区,白天增温不高,夜间云层低,地面辐射相对较弱,降温少,所以昼夜温差较小。?

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小,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地年较差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年较差是北部大南部小,西部大东部小?

青藏高原年较差比同纬度东部地区要小4-6℃以上。形成高原年较差小的原因是,夏季温度比较低,而冬季的温度不太低,尤其是在西藏南部地区,冬季干燥,太阳辐射强,局部地区增温比较明显,所以,冬季相对而言不太冷,导致气温年变化较小。 ?

三、降水少、地域差异大?

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藏东南4000毫米以上向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冷湖逐渐减少,冷湖的降水量仅有17.6毫米,最多降水量约是最少降水量的200倍。以雅鲁藏布江河谷的巴昔卡为例,降水量极为丰沛,平均年降水达4500毫米,是我国最多降水中心之一。由于高耸的喜马拉雅山东西走向,以及缅甸西部的那加山南北走向,构成朝西南开口的马蹄形的地形,每当夏季从孟加拉湾吹来的温暖偏南气流冲入马蹄形的地形后,迫使气流转变成气旋性弯曲,这可以从马蹄形内台站地面风向频率看出,东北风和西南风频率几乎相等,形成季风辐合区,而巴昔卡正好地处西南气流转为东北气流的位置上,易造成丰沛的降水。溯雅鲁藏布江北上,深入高原腹地,降水急剧减少,而且沿雅鲁藏布江地区的降水可达400毫米,比流域两侧山麓一带降水多,雅鲁藏布江河谷地是西藏主要农区。?

在喜马拉雅山北麓与雅鲁藏布江之间,有一狭长的少雨区,年降水量少于300毫米。由于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阻挡南来的暖湿气流北上,气流翻过高大山体,下沉增温,相对湿度变小,不易形成降水,为"雨影区",是西藏较为干旱的地区。东念青唐古拉山以北地区,降水较多,为400-600毫米。藏北地区受切变线、低涡天气系统影响,加上有利的地形条件,成为藏北多雨中心,气候比较湿润。雅鲁藏布江下游与怒江下游以西地区,是青藏高原年平降水量较多的地区,一般都在600-800毫米以上。黄河流域的松潘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00毫米。祁连山脉的东南部也是一个年降水量较多的地区,平均500毫米左右。其它大部分地区约在200-500毫米,高原东部的三江流域横断山地区降水偏少,在400毫米以下,其中尤以怒江河谷降水更少,是著名的于热河谷,出现具有亚热带干暖河谷特征的灌丛。被河流切割的地区,象吉隆、聂拉木、亚东等地,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也可高达1000毫米以上,随着高原抬升降水迅速减少。 ?

四、高原气候带的特征?

根据温度和水分指标,结合植被,考虑大地形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将青藏高原地区划分为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藏东南海拔较低处的亚热带山地和热带北缘山地,并依据水分状况又将高原气候带进一步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等13个气候类型区。这里仅对高原气候带和藏东南山地亚热带、热带北缘气候的基本特征分述如下:?

(1)高原亚寒带。大体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通天河河源以东,地域辽阔,包括西藏那曲至青海阿尼玛卿山、青海东南隅,平均海拔4500-4800米,>10℃期间天数少于50天,年降水量100-300毫米,是青藏高原主要牧区之一。由于高寒,种植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成熟。本区东部水分条件较好,在海拔较低处利用有利的局地环境和零星河谷地可种植青棵、马铃薯。但是本区西部多大风和风沙,是青藏高原多大风区,给牧业生产带来危害。应该指出的是,在高原亚寒带中,有一部分地区,如北羌塘、阿里北部和通天河河源以西平均海拔高度4800-5100米的地区,全年均不出现气温稳定通过>10℃的日数,气温日较差十分明显,为15-19℃,甚至可达23C℃以上。年降水量约100毫米,以固态形式降雪、霰、冰雹为主。这一地区具有高原寒带于旱气候特征,冬春多大风,酷寒,气候十分恶劣,无农作物,植被稀疏,贫瘠,目前几乎无开发利用价值。?

(2)高原温带。西藏境内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巴颜喀喇山东段一线,为高原温带与高原亚寒带的气候分界线,是青藏高原的一条重要的气候界线。这条界线南北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差异,从生产实践来看,此线以北,为广阔的高寒地区,以牧业为主,粮食作物如青棵、小麦等基本不能成熟,但此线以南粮食作物基本上能成熟。另外,这条界线大体上也是有无天然森林以及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高原温带主要包括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高山峡谷区,中喜马拉雅山以北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尼洋河、年楚河流域有较宽阔的河谷,还有青海涅水、黄河流域。这一带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平均海拔高度2700-3700米,>10℃的天数50一150k不等,年降水量400-600毫米。西部要比东部干旱,是青藏高原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作物有小麦、青棵、豌豆、油菜等,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种植小麦能获得高产,局地小气候比较温暖可种植喜温作物,灌溉有明显增产效果。主要气象灾害是春旱和低温冻害。?

(3)藏东南山地亚热带、热带北缘的气候。青藏高原东南隅海拔很低,气候异常温暖湿润,具有热带北缘、亚热带气候的特征,不同于高原气候。藏东南为喜马拉雅山南翼外缘低山地区,谷地多在1000米直至百余米为热带北缘山地。夏季受西南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寒冷气流受高大山体阻挡,气温远较同纬度地区高,全年日平均气温几乎均>10℃。这里气候异常温暖湿润,低处为热带常绿雨林、季雨林,可种植热带水果和经济作物,农作物一年三熟。这一地区气温等值线和降水等值线多沿雅鲁藏布江大峡弯谷地及其支流呈树枝状分布。背崩以南海拔500米以下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内、气候湿热,年均温在20℃以上,年降水量可达2500一3000毫米,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有利的地形和环流形势,使区内的气温远远超出同纬度的气温,因而使该地区成为我国热带的最北地区。这里冬季十分温暖,比同纬度东部地区气温高3-5℃,干季降水虽少,但云雾绕绕,湿度大,有利于热带、亚热带作物为生长。本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且春温低于秋温,表明该地区气候的海洋性程度十分明显。本区降水丰沛,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呈线性递增,最大降水高度约在海拔3500米处,南部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湿舌沿雅鲁藏布江向北伸入高原,构成一个狭长的多雨带。由于降水日数多,平均降水强度大,暴雨时有发生,易酿成山地灾害。尽管本区气候资源丰富,但沿雅鲁藏布江大峡弯及其支流的谷地可耕地甚少,限制了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种植和发展。 ?

五、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

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雄踞在亚洲的中部,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南起27°N,北止40°N,纵跨纬度13°;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500米。地域之广阔,地势之高峻,是世界上其它高原所无法比拟的。如此雄姿,不仅使它本身形成了非地带性的高原气候,而且由于它的存在,对北半球西风气流的东进、东亚的季风环流起屏障作用;同时它又对造成我国东部地区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冬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由于高大的青藏高原的存在,使三四千米以下的西风气流分成南北两支急流。北支在高原西北部形成西南气流,给高原北侧,新疆中部的天山地区带来一定的湿度。当这支气流再绕过新疆北部以后和南下的极地大陆气团汇合,转为强劲的西北气流,使我国冬季风的势力增强,并向南伸展得很远。南支气流在高原的西南部形成西北气流,使本来就很干燥的南亚西北部雪上加霜,更加干燥(在世界气候类型困上,那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当这股气流绕过高原南侧以后,又转为西南气流,掠过我国的云贵高原以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动,直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这股来自低纬度的暖性气流又往往是造成我国江南地区“暖冬”天气的重要因素。这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东流,形成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这支西风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卫星云图上所看到的过往我们上空的云,总是自西向东运动,其动力就是这股西风)。与此同时,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侧的四川盆地和汉中一带,恰在这南北两支气流之间,风力微弱,空气稳定,成为“死水区”,多云雾天气。在夏季,北半球的西风带北移,西风南支气流消失,夏季风迅速向北推进,气旋活动频繁,我国东部季风区自南向北先后进入雨季。到了10月以后,西风又逐渐南移,南支西风气流又重新出现,夏季风复退,冬季风又控制了我国东部南北。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受到盛行西风带的影响,如是那样,我国的气候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本身所产生的明显的热力作用,这种热力作用直接影响着东亚的季风环流。冬季,巨大的高原,因地势高,冰雪面积大,空气稀薄,辐射冷却快,降温迅速,成为一个低温高压中心。此中心一方面使高原南侧的西风南支气流得到加强;另一方面,这个低温高压中心又迭加在蒙古高压之上,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使我国东部南北温差增大。夏季,青藏高原上为一热低压。这个热低压又强烈吸引着来自南亚地区的西南暧湿气流,使西南季风的势力加强,给江南北部、江淮地区送去大量的降水。特殊年份也能影响到川西、陇东地区。同时,在高原的高空,又常形成一个暖性高压。这个暖性高压在东移时,常给川、陕、云、贵各省带来干旱天气,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结束,转为伏旱。这个暖性高压,如果位置偏西,则长江中下游、川东和贵州多雨;而川西与华北少雨;如果位置偏北,则长江流域少雨干旱;偏南则长江流域多雨偏涝。 ? 再其次,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它直接阻挡了我国西部地区对流层下部南北冷暖气流的交流。冬季,冬季风阻滞于高原以北,使我国西北内陆冷高压势力更强,并使冷空气南下的途径偏东;使位于高原南面的印度比其东西同纬度地区气温高而气压低,气温年较差小。夏季,青藏高原阻挡了西南季风深入北上,使大量的来自印度洋热带洋面上的暖湿气流只能大部停留在南亚的东北部和青藏高原的东南一隅;一部分掠过高原东南边缘的西南暖湿气流进入我国的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加强了这些地区的降水过程,而我国西北地区则由于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干旱少雨。?

另外,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雨或暴雨的西南低涡,其涡源就在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存在,它可以使高原上空的大气产生热力对流,这种热力对流能使高原上空的云泡汇集,成为云团、云区或云带,最后在南支西风急流的吹送下,以跳跃式的水平运动方式移出高原,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量降雨。

中国气候特征

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地区,其气候条件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

一、热带气候区域的特点

西双版纳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气候区域。热带气候的主要特点是高温、多雨和湿度较大。西双版纳的气候条件也符合这些特点,下面将从温度、降水和湿度三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二、高温多年的天气状况

西双版纳气候温暖,全年均有高温。夏季(5月至10月)是西双版纳最炎热的时期,平均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最高温度可达40摄氏度。冬季(11月至次年4月)相对较凉爽,平均温度约在20摄氏度左右。

三、多雨季节的降水情况

西双版纳是一个多雨的地区,全年降水量较大。其中,夏季是主雨季,6月至8月是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期。在这个时候,西双版纳经常出现强降雨和雷电活动。而冬季则相对较干燥,降水量明显减少。

四、湿度较大的气候环境

由于西双版纳地区靠近南部边界的湿润热带森林,加之热带季风的影响,该地区湿度较大。全年相对湿度一般在80%以上,最高可达90%左右。尤其是在夏季,由于高温和降雨的双重影响,湿度更加明显。

五、气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西双版纳的热带气候条件对其丰富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温和充沛的降水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使得西双版纳成为物种多样性极高的地区之一。湿度的维持也为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宝贵的保障。

六、适应热带气候的生活方式

由于西双版纳的高温多雨,当地居民逐渐形成了适应热带气候的生活方式。他们通常在午后的炎热时段选择休息或进行清凉的活动,同时注重水分和盐分的补充。农业也根据气候特点选择种植适应热带气候的作物,如稻米、蕉类等。

七、气候变化对西双版纳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西双版纳的气候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夏季的高温更加明显,降水量和频率也有所增加,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西双版纳需要更加注重气候变化的应对和适应措施,以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温带草原有什么气候特征?

中国气候是有显著的季风特色、明显的大陆性气候以及多样的气候类型组成。

我国的气候特征如下,显著的季风特色导致绝大多数地区一年中风向发生着规律性的季节更替,这是由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主要是海陆的配置所决定的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由于陆地的热容量较海洋为小,所以当太阳辐射减出或梢失时大陆义比海洋容易降温,因此大陆温差比海洋大,这种特性称之为大陆性。

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幅员了阔,最长的清河位于北纬53度以北,属寒温带,最南的南沙群岛位于北纬3度,属赤道气候,而且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众多,青藏高原4500米以上的地区四季常冬,南海诸岛终年皆夏,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其余绝大部。

气候简介

气候是自然科学名词,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一个标准气候计算时间为30年。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风力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气候

青藏高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气候呈干旱、半干旱状况的温带草原气候也属于介于森林与沙漠的一种大陆性气候,它的土壤水分仅能供草本植物及耐旱作物生长。温带草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但是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多数地方是200~300毫米左右,其中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温带草原气候的气温一般冬冷夏热,我国温带夏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上,而冬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5℃以下;年较差大约在30℃以上。因为温带草原多为豆科植物,所以是很好的放牧区。

所处的地区不同的草原,气候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一般离荒漠较近的干草原或低草草原的温差会比较大,草本植被稀疏且矮小,降水较少。而离森林近的湿草原或高草草原的气温变化较小,草本植被高大稠密,降水较多。低纬度荒漠外围的热草原,最冷月平均温度在0℃以上。向赤道一侧发展的热草原在夏季会受到热带辐合气流的影响,所以夏季的加水会比较集中;向中纬度一侧发展的热草原在冬季会受到温带气旋的影响,所以冬季的降水会比较集中。

我国温带草原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到等地。这些以草原气候为主的地区经向地带性比较明显,以典型草原为主体,从东北到西南依次形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等它们的特点是气候温和,降水偏少,水资源缺乏。该区年平均温度是-2℃~6℃,无霜期约5~7个月,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约为250~400毫米。地面水资源缺乏,而且分布不平衡,80%的地表径流在东部的辽河流域和呼伦贝尔高原,中部从锡林郭勒高原到鄂尔多斯高原均为波状或层状平原,因为它们的地形悬差不大,加之降水偏少,所以根本就无法产生径流条件。该地区本就干旱、多风、土质较粗,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土地的沙漠化越发的强烈。

新疆气候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海拔高,气候寒冷。表现为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年降水量比较少;但是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青藏高原上太阳辐射很强烈。青藏高原东南部气候比较湿润,西北部比较干燥。

夏季到青藏高原旅游,既要考虑保暖,又要考虑防晒。当前年龄比较大或者身体状况不太好的人需要考虑携带氧气袋。

温带草原的气候特征是怎样的?

看你去哪里了

吐鲁番超级热

里面的古城我觉得比火焰山更热

我差点就晕4

也有凉快的地方

伊梨好还有喀那斯

具体的你发消息可以问我

新疆气候特征

一. 光热丰富,降水稀少

新疆气候特征是干旱,表现为光热丰富,降水稀少。

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是远离海洋和高山环绕。来自海洋的水分在长途输送过程中逐渐减少,到达新疆上空时又被高山阻挡,不但水分减少,也形成降水分布的地区差异。

二.逆温层山地是

冬季避冷胜地

由于天山能阻挡冷空气南侵,天山成为气候分界线,北疆属中温带,南疆属暖温带。

年平均气温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于10C。极端最高气温吐鲁番曾达48.9C,极端最低气温富蕴县境可可托海曾达-51.5C。日平均大与10C的年累积气温,南疆平原4000C以上,北疆平原大多不到3500C。南疆平原无霜期200-220天,北疆平原大多不到150天。

山地气温夏季垂直递减明显,递减率为6C-8C/1000米。天山北坡中山带冬季存在逆温层,逆增率3C一5C/1000米。逆温层山地是冬季放牧场和避冷胜地,如乌鲁木齐市南山滑雪场。三.降水北疆多于南疆

年日照时数分布规律是:从北向南略减,阿勒泰3001小时,皮山2574小时;由西向东增加,霍城2828小时,星星峡3549小时;从平原至山区,北疆减少,南疆增加,原因是北疆山地阴雨天多,商疆平原浮尘、沙暴天气较多。

新疆的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风气流,其次来自北冰洋的冷湿气流,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季风都难进入新疆。全疆平均年降水量仅145毫米,为中国平均值(630毫米)的23%,在全球同纬度各地中,新疆几乎是最少的。降水分布规律是:北疆多于南疆,西部多于东部,山地多于平原,盆地边缘多于盆地中心,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北疆山地400-600毫米,局部接近1000毫米。天山南坡20-400毫米,昆仑山北坡200-300毫米。准噶尔盆地边缘150-250毫米,中心及东部100-150毫米。塔里木盆地西及北缘50-70毫米,东及南缘20-50毫米,中心不到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县城附近仅4毫米。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贵州省负积温状况的成因

气候呈干旱、半干旱状况的温带草原气候也属于介于森林与沙漠的一种大陆性气候,它的土壤水分仅能供草本植物及耐旱作物生长。温带草原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但是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多数地方是200~300毫米左右,其中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温带草原气候的气温一般冬冷夏热,我国温带夏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上,而冬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5℃以下;年较差大约在30℃以上。因为温带草原多为豆科植物,所以是很好的放牧区。

所处的地区不同的草原,气候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一般离荒漠较近的干草原或低草草原的温差会比较大,草本植被稀疏且矮小,降水较少。而离森林近的湿草原或高草草原的气温变化较小,草本植被高大稠密,降水较多。低纬度荒漠外围的热草原,最冷月平均温度在0℃以上。向赤道一侧发展的热草原在夏季会受到热带辐合气流的影响,所以夏季的加水会比较集中;向中纬度一侧发展的热草原在冬季会受到温带气旋的影响,所以冬季的降水会比较集中。

我国温带草原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松辽平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到等地。这些以草原气候为主的地区经向地带性比较明显,以典型草原为主体,从东北到西南依次形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等它们的特点是气候温和,降水偏少,水资源缺乏。该区年平均温度是-2℃~6℃,无霜期约5~7个月,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约为250~400毫米。地面水资源缺乏,而且分布不平衡,80%的地表径流在东部的辽河流域和呼伦贝尔高原,中部从锡林郭勒高原到鄂尔多斯高原均为波状或层状平原,因为它们的地形悬差不大,加之降水偏少,所以根本就无法产生径流条件。该地区本就干旱、多风、土质较粗,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使土地的沙漠化越发的强烈。

贵州省负积温状况的成因主要有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季风气候、海拔高度和维度。

1、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地势较高。这种地形使得贵州省容易形成高原气候,温度较低。此外,贵州省还受到山脉阻挡,导致气流不易流通,进一步加剧了负积温状况。

2、季风气候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虽然四季分明,但是冬季受到寒潮影响,气温骤降,出现低温天气。在夏季,贵州省雨水较多,湿度较大,也容易形成低温状况。

3、海拔高度和纬度

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很大,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也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之一,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贵州省的纬度和海拔高度都相对较高,这也是负积温状况形成的原因之一。

贵州省的特点:

1、地貌多样,自然风光秀丽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独特,高原、山地、丘陵等地貌齐全。这使得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黄果树瀑布、龙宫、荔波小七孔等,都是极富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

2、气候宜人,四季宜居

贵州省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这使得贵州省成为了一个适合居住和旅游的省份。贵州省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省份,为人们提供了美好的居住和旅游环境。

3、民族文化独特,旅游资源丰富

贵州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苗族、侗族、土家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相互交融,形成了贵州省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同时,这也为贵州省的旅游资源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和了解这些独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