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预警

文章内容

二十四节气的天气_二十四节气天气预报

tamoadmin 2024-08-27
1.二十四节气分别都是什么意思2.二十四节气都有什么?因为二十四节气其实很少出现在现在生活里,同时它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少。所以自然而然越来越少的人会去背

1.二十四节气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2.二十四节气都有什么?

二十四节气的天气_二十四节气天气预报

因为二十四节气其实很少出现在现在生活里,同时它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少。所以自然而然越来越少的人会去背二十四节气。

01、现在生活中存在感较小

二十四节气现在很少和我们的生活挂钩,比较全面的能接触到它的地方应该就是小学课本里面。除此之外其实基本上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感了,可能只有到那一天时,手机上的日历会提醒一下,但其实大家也没有过于在乎。毕竟它只是一个节气,和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一定的区别,背后的内涵也没有这么深刻,所以自然现在就被人们慢慢抛弃。

02、对现在生活的作用较小

像原来科技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二十四节气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他能告诉大家到哪个季节该做什么事儿,毕竟那时候的农活都是靠老天爷吃饭,自然而然摸清二十四节气也变得很重要。

而现在不一样了,首先一个就是农活离大家的生活远了。毕竟现在大部分人都没有干过农活,也没有做与之有关的工作,所以自然二十四节气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没有太大用处的,毕竟他们不需要过于关心节气的变化,顶多关心一下每天天气的变化,而天气预报已经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所以总的来说,现在越来越少的人会被二十四节气也是一个可以预料到的现象,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实用性,同时现在的高科技也可以完全替代掉它的作用,甚至得到的数据会比它更精确,自然而然二十四节气就被大家所慢慢抛弃。

其次,二十四节气本身存在感也比较低,背后也没有什么比较深刻的价值和学习意义,自然而然很少有人会花心思去把二十四节气全部背下来。

二十四节气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响国人,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

“雨水节,回娘家”,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老公,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

3.惊蛰

“惊蛰至,雷声起。”正如其名中的“惊”,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

因为“梨”与“离”同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4.春分

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

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

5.清明

清明是入节日的特殊节气。这天的很多习俗与郊游踏青有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

清明这个节气很纠结,既有思念故人的悲伤,又有踏青赏景的惬意,黄庭坚就写了“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6.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巴蜀等地开始下起夜雨。

除了农作,古人们在谷雨做的事情还很多:青年妇女要“走谷雨”,即野外散步;南方要谷雨茶,传说可以清火、明目,还能辟邪;北方要吃香椿,提高免疫力。

7.立夏

“槐柳阴初密”,立夏之后,万物从初生进入了繁茂。其实,按气象学意义,立夏并不是就到了夏天。不少人爱吃的茶叶蛋是因“立夏”而来,它可是这天最经典的食物,听说立夏日吃了鸡蛋可以祈祷夏日平安。

不过,很多胖子应该很不喜欢这个立夏,因这一天要“秤人”,这个残忍习俗的“始作俑者”据说是诸葛亮。

8.小满

“满”,此时,一些夏熟作物的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不过,又有个“小”字,所以它们还要等段时间才能成熟。

“立夏小满正栽秧”,小满正是插水稻的季节,而农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稻田里的水的充足,“小满不满,干断思坎”。

9.芒种

芒种很忙,既有大麦、小麦等要抢着收割,又有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要忙着播种。

此时正值梅子成熟,而梅子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从夏朝开始,芒种时节便有了煮梅的习俗,酸梅汤也成了夏季最好的消暑食品。

10.夏至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达最长,之后就慢慢缩短。

虽然如此,夏至却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不过,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尤其是午后或者傍晚,易下起雷阵雨,就像刘禹锡笔下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1.小暑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小暑有多热,看陆游这句诗便知。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

过后,就是三伏天。不过,小暑也是个硕果累累的日子,农民劳作半年终于可以尝到新稻谷了。

12.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极端天气如旱、涝、风灾也十分频繁,因此,农民们要看准时机,抢收抢种,抗旱排涝。不过,他们也会忙里偷闲,用吃来犒劳自己。

浙江台州人吃姜汁来去除体内湿气,广东人则吃烧仙草来消暑,而福建莆田人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吃热性的荔枝、羊肉来“以毒攻毒”。

13.立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预示着丰收的开始。宋代,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

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这一天的风俗很多,例如摸秋,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可在夜里到田园摸索摘取瓜豆。

摸南瓜,易生男;摸扁豆,易生女;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14.处暑

“处”含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15.白露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白露期间,各地的习俗也有不同。

例如,旧时南京人十分青睐“白露茶”,而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16.秋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气温也一次次下降。正如可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17.寒露

寒露时节,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从中医的角度讲,此时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应该注重养生,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

18.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这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19.立冬

立冬,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

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物。另外老话常说“今冬麦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

20.小雪

小雪时,腌腊肉是南方人最熟悉的民俗。所谓“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另外吃糍粑也是南方在小雪的习俗,糍粑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

21.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到了这个时段,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而冻雨(雨凇)、雾凇等特殊气候现象也成为该时节的独特景观。

此时,“观赏封河”也是北方独特的景观。到了大雪节气,北方河里的水往往都被冰冻起来,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22.冬至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到达一年的最南端,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

民间有从冬至日开始“数九”的习俗,宫廷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冬至也是养生的大好时节。

23.小寒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购置年货,为春节做准备。

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24.大寒

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这一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就是“食补”,八宝饭,芪杞炖子鸡,羊肉炖白萝卜,红杞田七鸡等都是百姓餐桌上必备的佳品。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明”。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都有什么?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个节气是怎样定出来的?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署、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立秋: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立夏:夏季的开始。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的开始。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什么是“三九”? “三九”为什么最冷?

“三九”是指立冬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1月中下旬。“三九”天为什么最冷呢?这要从当时地面吸收和散发热量的多少来看,冬季这时候虽然白昼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但此时地面散发的热量还多于吸收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还要继续低下去,当地面吸收到的太阳热量几乎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才达到最冷。到“三九“以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又将多于地面散失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随着逐渐回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前后。

什么是“三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省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我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省西南部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四川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盆地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盆地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4 月是凉山州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

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我省盆地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盆地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立夏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 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

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 西北部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

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

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

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 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

立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我省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我省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我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白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

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

秋分以后,我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我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

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人们将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

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立冬

说到"冬",自然就会联想到冷。"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

立冬时节的我省盆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小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盆地"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盆地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川西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小雪期间,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甘、阿两州北部,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5℃左右,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雪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是,在南方,雪后如逢晴

从夏至开始白天时间开始变长.

立春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雨水

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 ℃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四川盆地,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省盆地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以进入气候上的春天。除了个别年份外,霜期至此也告终止。嫁接果木,植树造林,正是时候。盆地继冬干之后,常年多春旱,特别是盆地西部更是"春雨贵如油"。农业上要注意保墒,及时浇灌,以满足小麦拔节孕穗、油菜抽苔开花需水关键期的水分供应。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空气温度小,风速大,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另外,寒潮入侵时可引起强降温和暴风雪,对老、弱、幼畜危害极大。所有这些,都要特别注意预防。

光阴易逝,季节催人,"一年之计在于春"。小春管理和大春备耕都应抓紧进行,争取今年胜过往年。

惊蛰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省盆地东部和凉山州南部,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盆地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省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我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盆地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通过细致观察,积累物候知识,对于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事活动是会有帮助的。

春分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我省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盆地北部多为13℃至15℃,盆地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我省西南部江、安宁河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盆地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十有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盆地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清明

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盆地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 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川西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四川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盆地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 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盆地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4 月是凉山州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谷雨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

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我省盆地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但是盆地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川西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盆地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

立夏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 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

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梨耙栽秧。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 西北部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

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小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芒种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一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时至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大部地区中稻进入返青阶段,秧苗嫩绿,一派生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的诗句,生动的描绘了这时田野的秀丽景色。

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气温提高,水稻营养生长期缩短,而且生长阶段又容易遭受干旱和病虫害,产量必然不高。红苕移栽至迟也要赶在夏至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干旱的影响会加重,而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大,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里。

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

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

过了夏至,我省盆地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盆地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盆地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盆地西部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小暑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四川盆地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盆地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川西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盆地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盆地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盆地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省盆地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丰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省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

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

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 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

立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我省盆地处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盆地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盆地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盆地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盆地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川西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我省盆地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盆地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我省盆地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盆地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盆地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白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我省盆地二十四节气的气候中,白露有着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的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盆地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候(5天)平均气温先后降至22℃以下。按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时序开始进入秋季。

盆地秋雨多出现于白露至霜降前,以岷江、青衣江中下游地区最多,盆地中部相对较少。"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的农谚,虽然不能以白露这一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白露节前后确实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而且,自此盆地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了。与此相应,盆地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冬季。

白露时节的上述气候特点,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充分认识白露气候特点,并且取相应的农技措施,才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另一方面,也要趁雨抓紧蓄水,特别是盆地东部的白露是继小满、夏至后又一个雨量较多的节气,更不要错过良好时机。

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这时,四川盆地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股股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降雨,气温也一次次下降。在川西高原北部,日最低气温降到0℃以下,已经可见到漫天絮飞舞、大地素裹银装的壮丽雪景。

秋分以后,我省雨量明显减少,暴雨、大雨一般很少出现;不过,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常常阴雨连绵,夜雨率也较高。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四川秋多夜雨的气候特色。

我省盆地和凉山州秋多绵雨,湿害严重,对秋收、秋耕和秋种影响颇大。要抢晴收晒,理墒防渍,抓好"三秋"生产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秋季阴雨寡照、土土壤墒情较好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大搞植树造林,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寒露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这时,我省各地气温继续下降。盆地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川西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盆地秋色迥然不同。

常年寒露期间,盆地雨量亦日趋减少。盆地西部多在20毫米上下,东部一般为30至40毫米左右。绵雨甚频,朝朝暮暮,溟溟霏霏,影响"三秋"生产,成为我省盆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伴随着绵雨的气候特征是: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多,雾日亦自此显著增加。但是,秋绵雨严重与否,直接影响"三秋"的进度与质量。为此,一方面,要利用天气预报,抢晴天收获和播种;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取深沟高厢等各种有效的耕作措施,减轻湿害,提高播种质量。在高原地区,寒露前后是雪害最严重的季节之一,积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业生产,应该注意预防。

人们将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

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 ℃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霜降过后,我省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立冬

说到"冬",自然就会联想到冷。"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现在,人们常以凛冽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我省盆地亦霜雪稀少,所以,在气候学上,不固定以"立冬"这天作为各地冬季的开始,而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即候(5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这样就比较节合当时的物候景观。

立冬时节的我省盆地,仍处于"三秋"繁忙时期,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5℃。绵雨业已结束。气候条件适宜于油菜移栽。生长期较短而春性较强的小麦也要抓播种,因为立冬后期多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常有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气温低,出苗缓慢,分孽不足,就会影响产量。红苕在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生长已渐趋停止,应该及时收获。盆地西北部个别年份立冬曾出现过早霜,更要早挖窖,免冻害。高原地区这时已是干季,湿度迅减,风速渐增,对森林火险必须高度警惕。

小雪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四川盆地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盆地"冬暖"显著。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盆地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川西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小雪期间,盆地西北部一般可见初霜,要预防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甘、阿两州北部,最低气温多在零下15℃左右,应该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雪

"大雪"表明这时降雪开始大起来了。四川盆地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象给小麦盖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含的氮化合物比雨水多4倍,积雪慢慢融化后渗入土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但是,在南方,雪后如逢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