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文章内容

气象服务一一上海气象局_气象报告-上海气象局气象局气象扱告

tamoadmin 2024-08-11
1.介绍一下上海气象局第二招待所的情况(住宿条件和价格等))2.气象局和气象台有什么区别3.参观上海气象博物馆4.xx年后的气象预报气象局属于机关单位,气象局员

1.介绍一下上海气象局第二招待所的情况(住宿条件和价格等))

2.气象局和气象台有什么区别

3.参观上海气象博物馆

4.xx年后的气象预报

气象服务一一上海气象局_气象报告-上海气象局气象局气象扱告

气象局属于机关单位,气象局员工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但有上层领导是公务员的。在气象局上班还是可以的,工作比较轻松,压力不大,主要是收集气象数据,发布气象信息等内容,如果有上级部门检查就要忙一阵子。气象局跟地震局是不一样的,两个是不同的单位,工作内容也不同。在气象局上班工作待遇主要是靠工资,其他不多,不像其他单位有。

介绍一下上海气象局第二招待所的情况(住宿条件和价格等))

2016年。

2016年1月24,上海中心气象台说,在凛冽的西北风下,上海已进入“速冻”模式。2016年1月24日8时21分,作为上海地区标准气象站的中心城区徐家汇站,其实测的最低气温已达零下7.2摄氏度,这是上海36年以来1月下旬同期的最低温。

根据气象资料,1980年1月31日徐家汇站测得的最低气温达到过零下7.4摄氏度。上海寒潮、大风、霜冻“三警齐发”。

扩展资料

2020年11月19日下午,在刚刚举办的上海气象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气象局向媒体通报强冷空气及秋冬季气象服务情况。

上海中心气象台服务首席茅懋对今冬上海的天气气候情况作出预测:2020年冬季气温总体较正常略高,降水略少,但整个冬季冷暖变化幅度较大,还会有阶段性低温或阴雨天气过程。前冬(2020年12月)气温接近常年或略高;

隆冬(2021年1月)冷空气活动明显转强,气温偏低;后冬(2021年2月)气温偏高。针对此前网络传言“2020年冬天将是60年难遇的极寒天气”,茅懋表示,今冬全国气温表现为东暖西冷,处于东部地区的上海今冬总体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略高一点。

上海气象局-上海:向媒体通报强冷空气及秋冬季气象服务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网-零下7.2摄氏度:上海遇强寒潮现36年来最低温

气象局和气象台有什么区别

上海市气象局第二招待所 徐汇区 蒲西路166号 电话:64386700

非常普通的旅馆,不能算酒店,因为根本就没有上星级。如果一定要算就是1星级。呵呵!看楼主要住什么房间,一般的55一天,还有2,4,6人间,6人间10块一个人,其他的按人头分,洗澡是公共浴室,厕所也是公共的。卫生条件一般。如果还有不清楚的请打电话询问。

参观上海气象博物馆

职责与功能不同,组织结构不同。

1、职责与功能:气象局是一个机构,负责组织和管理气象工作,制定和实施气象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提供气象服务。而气象台是一个气象业务机构,主要负责提供气象预报、警报和气象服务,包括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气象观测、气象研究等。

2、组织结构:气象局是一个完整的机构,包括行政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直属单位等,负责全国范围内的气象工作。而气象台则是一个独立的气象业务机构,隶属于气象局或大学等机构,提供具体的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

xx年后的气象预报

上海气象博物馆位于徐汇区蒲西路166号,周一闭馆,周二到周日开放,原为徐家汇观象台旧址,是一幢红灰相间的三层楼住宅,目前这里正在举办百年气象风云展。

参观气象博物馆要在上海气象博物馆公众号上预约,时间为上午10点一档,下午2点一档,它是团队参观,一般20人为一个团队,有讲解员负责讲解,让观众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气象台使用的观测工具和工作原理。

一、气象台为什么建在徐家汇?

当时的徐家汇是江南著名的宗教中心,观象台在传教士住所附近,地势平坦,四周无障碍物,有利于观测工作,加之徐家汇紧临肇嘉浜与蒲汇塘两条河,航运船只可以很方便地抵达黄浦江。鉴于此,传教士们选择在徐家汇开始气象、地磁等要素的观测。

最初的徐家汇观象台只有几间简陋的平房,仪器也仅有几只寒暑表,一两支气压表等。后来因业务需求的扩大,于1900年建造了现在的观象台,新台建成后业务再度发展,联络网北及西伯利亚,南到马尼拉,东到日本,西至印度半岛,向中国沿海各地气象台及航海船只发布气象消息,成为远东闻名的气象台,也使徐家汇观象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立气象研究中心。

二、各种温度计、气压计

1.这是18世纪发明的金属温度计。

2.房子造型的温度计(18世纪)

3.这是Lucien? Vidie1843年发明的无液气压计,秒表造型。

4.这是Bertalli Circa1800年发明的钟面气压计。

5.这是1900年法国发明的气压计。

二、气象台工作方式

当时的气象服务对于通讯设备的依赖非常高。随着电话、电报等通讯器材的逐步问世,1883年起,徐家汇气象台逐步通过电话及电报开展气象服务。1925年后,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徐家汇观象台又同凯洛格公司开展无线电台合作,通过广播播放中、英文天气预报,开启了上海地区用双语播放天气预报的新篇章。

三、现代观测的起源

1.八分仪

随着航海的兴起,诞生了八分仪。1730年左右,英国人哈德利和美国人戈弗雷各自发明了一种新的航海仪器—八分仪:其用两块镜子将太阳或某颗星的投射与地平线排成一条直线,从而确定纬度(即向南或北的距离),其最大的优点是船的运动不影响观测的结果。

2.经纬仪

1576年,德国的乔舒亚-哈伯梅发明了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经纬仪(自带罗盘和三脚架)。经纬仪的问世提高了角度的观测精度,同时简化了测量和计算过程,也为绘制地图提供了更精确的数据。除此之外,气象行业还经常利用经纬仪来追踪探空气球,完成高空测风作业。

四、气象合作

1926年和1933年进行的国际经度联调是一项大型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当时国际经度局在北纬30度附近选了一个三个经度相差120度的基准点,徐家汇观象台因为实力雄厚,且所在地理位置(北纬31°11′,东经121°25′)符合条件,成功被选中成为三大基点之一。除了徐家汇外,另外两个基点是美国的生迭戈(北纬32°43′,西经117°09′)和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北纬36°45′,东经3°02′)。

五、我国著名气象学家

束家鑫,曾任上海市气象局总工程师,上海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著有《气象学》等十多部专业书籍。

六、我国发明的气象卫星

风云一号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气象云图,还可以对海洋进行探测和研究,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多个国家都建立了兼容接收风云一号卫星的数据接收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应用系统,风云一号卫星数据已成为自然灾害监测和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数据之一。

沪上知名科普品牌——“新民科学咖啡馆”首度移师世博会世界气象馆。7月25日上午10时,上海市气象局、市科协和新民晚报在世界气象馆的云朵咖啡厅,共同举办第105期新民科学咖啡馆,气象专家、社会学者、市民百姓汇聚一堂,共同展望20年后的气象预报。

历史地理学者、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陈葆德博士,上海市气候中心副主任穆海振高级工程师,受邀共同担任主讲嘉宾。

上海市气象局局长汤绪在活动上致辞。他说,上海世博会最大的魅力是科技和展望未来的城市生活。作为世博会159年历史上出现的首个独立气象展馆,世界气象馆除了展示全球气象高科技意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展示内容就是展望未来城市气象服务。馆内的未来气象台集合了中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未来气象发展和展望,从专业的角度畅想未来气象生活。此次在气象馆举办新民咖啡馆,就是要听听来自百姓的声音,看看他们在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气象服务。

现场观众向专家提问。

作为知名社会学者,葛剑雄教授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今后百姓将随时随地获得天气预报,并有望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得有针对性气象服务。但他同时指出,20年只是历史长河一瞬间,很多科学问题未必都能解决,因此仍然需要以科学、客观地态度来看待气象预报,只有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提高百姓防灾减灾能力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作为气象学家,陈葆德博士谈到,在未来城市,气象探测器将被嵌入建筑以及基础设施中,就连普通人都能随身携带被嵌入在通讯设备中,或者是挂在包上、自行车甚至是雨伞上的微型探测器,从而组成成千上万静止或者移动的迷你气象站,不间断地将地面观测资料输送到数据流中。而气象学家们不仅要预报天气,更重要的是要预报天气的影响性。未来还将出现智能化建筑可以自动询问天气服务系统,访问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以此管理空调系统,预计潜在的健康威胁,建议人们取相应的行动。

观众在活动后参观了世界气象馆。

世界气象馆第20万名参观者、市民气象监督员代表、全国优秀气象信息员、气象特色小学师生代表以及新民晚报热心读者等30多人参与了此次活动,并与嘉宾进行现场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