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气象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空气质量

文章内容

澳门天文台气象局_澳门天文台气象局首页

tamoadmin 2024-07-13
1.深圳天文台怎么预约2.2014年七月十八号台风威马逊48小时内的变化规律3.香港天文台的历史科研、教育、航天等领域。天文学专业考研率极高,就业率也很高。毕业

1.深圳天文台怎么预约

2.2014年七月十八号台风威马逊48小时内的变化规律

3.香港天文台的历史

澳门天文台气象局_澳门天文台气象局首页

科研、教育、航天等领域。天文学专业考研率极高,就业率也很高。毕业之后可以去到航空航天、国防等的相关部门;天文台、地震局、气象局的公务员,公务员招考较少,难度较大;也可以去到计算机相关行业;也可以就是去到一些科技馆、科技杂志做编辑类工作。

深圳天文台怎么预约

气象与天文关系密切

--------------------------------------------------------------------------------

2003年11月03日 04:48 晶报

我国的气象台和天文台最早是合并在一起的,比如说现在的青岛观象台、香港天文台,原本都做气象预报的工作,二者的关系十分紧密。气象是研究大气层内的自然现象,风霜雪雨、电闪雷鸣。而天文是以天体为研究对象的,它近涉我们地球,比如说太阳、月亮的变化直接能影响地球的大气层。远及无穷的宇宙,繁星和我们地球其实也有着微妙而密切的联系。

先说气象对天文的影响。首先地面的天文观察少不了良好的气象条件。气象学家不管刮风下雨都有事干,而一个多云的天气就几乎使天文学家失业。为了选择一处理想的天文台台址,天文学家所花的心血绝不亚于寻觅一位终生伴侣,其主要考虑也在于气象条件。当然,太空望远镜和非光学望远镜的发展,未来月球基地的建立等都可使天文学家摆脱气象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全球性气候、长程地球气候变迁亦可作为某些天文理论的检测依据。例如日地关系的一些理论,常通过气象资料加以验证。

气象也少不了天文的支持。人造卫星、遥感等航天高技术的应用使现代气象如虎添翼。为了更好地研究地球气象,气象学家已将视线转向太空:金星的温室效应、火星的尘暴。困扰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或许正起因于天文因素。最近发生的这次太阳风暴虽然还不知会对我们的气候造成什么影响,但有关专家已经表示,风暴中的黑子活动和耀斑爆发一定会影响我们的大气层,所以说气象与天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014年七月十八号台风威马逊48小时内的变化规律

这个地方的天文台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预约、“i深圳”APP预约、预约。

1、微信公众号预约:关注进入“深圳天文”公众号,调出菜单选项,点击“参观预约”,根据页面提示填写信息并提交,预约成功。

2、“i深圳”APP预约:登录后选择部门服务,选择市直单位下的市气象局,找到政务服务下的“气象天文科普活动预约”,根据页面提示填写信息并提交,预约成功。

3、预约:登录深圳市气象局,鼠标移至“气象服务”,点击“天文服务”,新网页左侧找到“天文服务”,点击“参观预约”,根据页面提示填写信息并提交,预约成功。

香港天文台的历史

1409号台风威马逊7月18日~19日变化

7.18 2:00 位于南海,以22km/h速度向西北移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将其升格为四级台风(C4)

7.18 5:00 中央气象台(CMA)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中心最大风力52m/s,气压935hpa(百帕斯卡)

7.18 5:45 香港天文台亦将其升格为超强台风

7.18 14:00 (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其升格为强烈台风

此时威马逊台风位于海南东北角,达到巅峰,并向西移动(中央气象台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秒60米,即每小时215公里;香港天文台则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10公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则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198公里;中央气象局则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秒53米,即每小时190公里)

7.18 15:30 登陆海南省文昌县翁田镇,中心最大风力17级(60m/s),气压910百帕

7.18 16:00 JTWC评定其为C4,中心最大风力135节,即每小时250公里

7.18 19:30 登陆广东省徐闻县龙塘镇,中心最大风力17级(60m/s),气压910百帕

7.19 2:00 位于北部湾,向西北移动,强度逐渐减弱。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中级台风

7.19 2:45 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台风

7.19 5:00 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强台风

7.19 7:10 登陆广西省防城港市光坡镇,中心最大风力15级(48m/s),气压950百帕

7.19 9:00 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台风

7.19 11:00 JTWC将其降格为C3,并发出最后警报

7.19 11:45 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台风

7.19 15:00 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

7.19 17:30 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

7.19 18:00 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中央气象台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19 20:00 中央气象局将其降格为轻度台风

7.19 20:50 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19 21:30 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19 22:00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天文台成立迄今已逾百年,部门的运作模式及服务范围亦不断与时并进,以满足现代社会的期望和需求。其间天文台不断引入先进科技,以配合业务发展。下表就天文台的发展历程作一大事纪要:

1883年,香港天文台成立。

1884年,开始定时作气象观测。 设立热带气旋警告系统﹝香港最早的海洋气象服务﹞。

1885年,时间球于尖沙咀警署首次降下。

1892年,开始提供海港气象服务。

1908年,透过无线电报接收船舶天气报告。

1915年,开始提供船舶天气预报的无线广播。

1921年,利用测风气球作高空探测。 开始地震测量工作。

1928年,开始提供天气预报的话音广播。

1937年,设立航空气象服务。

1949年,利用无线电探空仪及雷达探空系统测定高空气象资料。

1959年,天文台设置首座天气雷达。

1961年,开始测量大气中的放射性。

1967年,开始发出有关雷暴及豪雨的警告。

13年,天文台设置首部计算机系统。

15年,天文台透过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电信系统﹝GTS﹞交换气象资料,并全面建立了下列三组地区性专用电路: 香港─东京﹝1969﹞ 香港─曼谷﹝10﹞ 香港─北京﹝15﹞ 开始发展首个天气预报数值模式。

17年,接收日本气象厅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GMS﹞图像。 开始发出山泥倾泻警告。

19年,设置了一套由三个站组成的短周期地震仪网络。 天文台首个天气预报数值模式﹝平衡正压模式﹞开始投入业务运作。

1980年,设置了首套铯原子钟报时系统。

1985年,首个粤港兴建的自动气象站于黄茅洲开始运作。 设立「打电话问天气」服务。

在京士柏建立了一所辐射测量室。

1987年,设立环境辐射监测。

1988年,一套新的天气预报数值模式(有限区域数值模式)投入运作,集中处理影响香港及邻近区域的小尺度天气系统.

1990年,辐射监测及评价中心成立。

1992年,一套以颜色为标记的「暴雨警告系统」开始使用。

1993年,天文台开始测量高空的臭氧及辐射。

1994年,天文台第一台多普勒天气雷达开始运作。

1996年,天文台在因特网设立网页。

19年,将地震站网扩展至8个台站,并以数字式信号传送。

1998年,提供互动形式的资料查询系统﹝IES﹞服务。 天文台的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TDWR﹞投入运作,每分钟探测风切变及湍流,向航机发出有关警告。

推出四天天气预报服务。

1999年,天文台在大帽山装置的新天气雷达系统正式启用。新系统提供高分辨率雷达数据,能更有效地监测恶劣天气系统。 天文台添置了一部超级计算机,用作运行一套高分辨率天气预报数值模式﹝业务区域谱模式﹞,以加强预测暴雨的能力。

开始发出寒冷天气警告。

开始提供紫外线指数。

2000年,开设了一所位于天文台附近一幢商业大厦内的中心,方便市民索取资料及刊物。 天文台添置了一套高效能服务器簇,以提高气象数据处理的能力。

推出五天天气预报服务。

开始发出酷热天气警告。

2001年,天文台增强网站服务,提供文字版及有声网页,让视障人士更容易获得天气信息。此外,天文台亦推出网站的「无线应用系统规约」(WAP)版本,供流动电话客户使用。 天文台装置了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以接收由极地轨道卫星发放的高分辨率卫星云图。

香港首个气象浮标开始运作。

天文台位于长洲的最后一个信号站关闭,标志着利用悬挂风球传递风暴信息的时代的终结。

2002年,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香港天文台开发和管理的「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站正式运作。这个是世界上首个涵盖全球各大城市官方天气预报的网站。 天文台在赤角装置了世界上首台用于机场天气预警的激光雷达。

天文台获颁授ISO9001:2000认证,以认可天文台所提供国际航空气象服务的质素。天文台是亚太区第一批获得ISO认证的航空气象服务单位之一。

2003年,首次成功接收到从商业航机上计算机传送来的自动天气报告。 天文台更新了临近天气预报系统的计算机。新计算机可以处理更多的实时天气资料,运行更先进的演算法,以改良预报产品。

天文台网站向应香港信息政策,用了「统一的外观与风格」设计为网站更新外观。

提供「可扩充标示语言」天气资料的服务。

推出七天天气预报服务。

2004年,全东南亚首套自动高空探测系统正式启用。 推出「个人数码助理」网站。

开始向国际度量衡局提供天文台的原子钟时数据,参与订定协调世界时。

以东道主的身份协办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域协会(亚洲)第十三次届会。

成为个气象部门接收和向全世界发送从商业航机上自动传来的天气报告。

首次为香港奥运滑浪风帆代表队提供了比赛场地天气预报服务及技术支持。

2005年,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合作建成闪电定位网络,并推出闪电位置信息服务。 天文台发表香港未来百年雨量评估。

天文台代表世界气象组织参与建立印度洋海啸警报系统及协助巴基斯坦大地震灾后撤消。

天文台开发的世界上首个激光风切变预警系统在香港国际机场正式业务运作,为升降的航机提供风切变警报服务。

香港天文台受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委托开发和管理的两个网站,即「世界天气信息服务」和「恶劣天气信息中心」开始业务运作,正式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日常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