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的仪器_气象局仪器图片
1.如果没有气象卫星?只凭地面的仪器,还能做天气预报吗?
2.气象站的仪器是怎样运作的?
3.气象局是如何监测雨量的?
4.气象部门如何利用仪器获取数据信息
5.气象局总是能够提前几天预报天气,这是怎么做到的?
6.气象探空气球任务完成后,去哪了?
一般地面气象站的观测手段采用两种:一是目测,靠人的眼睛来观测某些气象要素,如天空的云状、云量、能见度及天气现象等。另一种是器测,用仪器对大气中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力等进行测量。在不适合人类活动的高山、海岛、荒原等,还安有自动气象站。 地面气象站所观测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参照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制订的观测规范进行的,每日4次,在世界时00、06、12、18时进行观测。有的气象站每天进行8次观测,还有的甚至1小时一次。要求仪器的性能、规格、计量单位都要符合国际标准,以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代表性和可比较性。 气温、湿度、气压和风是气象站的主要观测项目。这些气象要素是代表大气特征的基本物理量,它们反映了大气的热力状况和动力状况。气温是观测空气冷暖程度的物理量,是用安放在白色百叶箱的水银或酒精玻璃温度表测量,计量单位是摄氏度。 湿度是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一般是百叶箱中的干湿温度表或毛发湿度计来测量,常换算为相对湿度,水汽压或露点温度来表示。 气压是表示大气压力的物理量。用水银气压表来测定,计量单位用百帕来表示。 风是反映空气运动状况的物理量。它是用安装在10米高风向杆上的电接风向、风速仪测量。风的单位是米/秒。风向用8个或16个方位来表示。 除了以上的观测项目外,地面气象站还要进行雨量、蒸发、日照、地温、积雪、冻土等项目的观测。有的气象站还要开展太阳辐射的观测。
如果没有气象卫星?只凭地面的仪器,还能做天气预报吗?
你说的应该是云幕灯,用来测云底高的。是固定在某处,向上发射光束,在相隔几百米远的地方有个人通过一个小仪器去看云上的光斑,通过当时的仰角,和灯到观测者间的距离,就算出云的高度。但应该不是你所说的能够自行转动。
气象站的仪器是怎样运作的?
除了地面的观测仪器以外,我们气象局还有高空观测,是通过探空气球悬挂探空仪器来观测的,通过雷达接收观测数据,这是天气预报的主要依据。而卫星一般是提供各种水汽通道的云图。云图在预报中也是作为一种参考,更多的是用在短临预报(几个小时内的预报),而大家看或者听到的天气预报大部分属于短期预报(一般是24-72小时的)。
气象局是如何监测雨量的?
草地中间唯一的一片泥土上,摆放着温度计。北纬29°35′,东经106°38′,海拔259.1米,我市主城区唯一的气象观测站就坐落在沙坪坝一个安静的角落。由于主城区只有这一个监测站,沙区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就代表了主城区的情况。
平时我们看到的主城区的气温、雨量、风向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呢?气象工作人员又是怎样得到这些数据的呢?记者昨日来到这个观测站想探个究竟。
自动采集数据
记者首先来到地面测控科,这里的电脑屏幕上显示
着一串串的数字和温度图形。工作人员唐贵萍告诉记者,沙区气象局从去年开始正式使用全自动的气象数据采集仪器,只要坐在办公室就可即时监控所有的气象数据。
下午两点,气温37.9摄氏度,地表温度49.9摄氏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工作人员说,地表温度是指地面的温度,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气温是指地面1.5米高度的温度。气温计必须放置在百叶窗中,保持不被太阳直晒,自然通风的环境。
现场打探仪器
工作人员带着记者来到观测坪,这个大概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大“屋顶”种满了青草,记者看到了测量雨量的仪器:一个1米左右高的黑色空心圆柱,圆柱的顶端内陷成一个圆锥形,雨水就顺着小孔流到圆柱里的烧杯里。一旦有雨水进入,指针就会带着墨水在数据纸上作标记。
在这100平方米左右的草地上最特别的就数地温测量场地了。一块10平方米左右的泥土,周围还被铁栏杆保护起来。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3根气温计。其旁边一个木架子上还有3根气温计,这3根温度计的一头已经被插进了泥土。
“这是测量地表下的温度。”根据需要的不同,气温计插进地下的深度也不同。而旁边的蓝色电线也是被埋到了土里,另一头则连着一个白箱子,上面写着地温变送器。工作人员说,温度测量后会通过变送器自动将记录送到电脑里进行存储。
气象部门如何利用仪器获取数据信息
使用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测量。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是自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主要由承水器、过滤漏斗、翻斗、干簧管和底座等组成。
降水通过承水器,再通过一个过滤斗流入翻斗里,当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翻斗翻转,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另一个斗又开始接水,翻斗的每次翻转动作通过干簧管转成脉冲信号(1脉冲为0.1mm)传输到采集系统。
仪器测量范围0~4mm/min。如遇雪、冰雹、雨夹雪等固态降水或混合性降水时,需加盖停用,改人工测量降水量。
扩展资料:
降水量因素:
(1)位置:主要是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
(2)大气:主要包括大气环流、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因素对降水的影响。
①大气环流包括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三圈环流中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其中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较多,高压相反;西风带内西岸降水多于东岸,信风带内东岸降水多于西岸。季风环流中,夏季风降水多于冬季风。
②锋面:冷、暖锋、准静止锋过境时都易产生降水。
③气旋对应的是低压,气流上升多阴雨;反气旋对应高压,气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会阻止水汽的进入,如新疆气候干燥的原因除了深居内陆以外,还由于周围高大山脉对水汽的阻挡。
气象局总是能够提前几天预报天气,这是怎么做到的?
以前人工观测时,每天8时、14时、20时和2时由人工通过温度表、气压计、雨量、蒸发等观测相应数据,当前多数已改为自动观测,通过传感器获取每一分钟的数据,存入计算机,每小时上传数据到中国气象局集中处理。
气象探空气球任务完成后,去哪了?
说到天气预报,首先要说说现代的天气预报系统。
主要分为地面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雷达系统,高层大气气象观测,气象卫星以及数据解析中心等。
地面气象观测站:
地面气象观测用目力和借助仪器对云和近地面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观察和测定。观测项目有大气压力、空气温度、湿度、地表温度、地中温度、风、降水、云量、云状、能见度、辐射、日照、蒸发、冻}、积雪、电线积冰等天气现象。
气象雷达系统:
气象雷达,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与无线电探空仪配套使用的高空风测风雷达,只是一种对位移气球定位的专门设备,一般不算作此类雷达。
气象雷达是用于警戒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如台风和暴雨云系)的主要探测工具之一。常规雷达装置大体上由定向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天线控制器、显示器和照相装置、电子计算机和图象传输等部分组成。
气象雷达是气象监测的重要手段,在突发性、灾害性的监测、预报和警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高层大气气象观测:
高层大气气象观测主要通过释放无线电探 空仪和布置风廓线雷达实现。前者可以认 为是地面气象站的高空版, 可以实现收集 约三十千米高空处气象数据的功能。后者 可以认为是地面雨雪气象雷达的孪生兄弟,主要测量高空中的风速和风向等信息。
气象卫星:
从太空对地球及其大气层进行气象观测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气象观测系统的空间部分。卫星所载各种气象遥感器,接收和测量地球及其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给地面站。
地面站将卫星传来的电信号复原,绘制成各种云层、地表和海面,再经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得出各种气象资料。
气象卫星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观测时效快,观测数据质量高,不受自然条件和地域条件限制,它所提供的气象信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气象业务、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大气科学、海洋学和水文学的研究。
气象卫星也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卫星之一。
最后就是数据解析中心了。气象数据解释中心根据各个仪器传达的数据进行分析,而我们之所以能看到那么多天的天气预报,都是从以上分析得来的。
不过,天气的变化是很快的,所以气象局要根据不同天气数据,进行更新,比如早上看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到了下午天气更新成了多云。不同时刻,分析的数据也不一样,气象局会在特定时间内,更新气象信息。
气象探空气球完成任务后一般是降落到地球上,不要担心它们会消失,每个气象仪器都附带专门的GPS。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探索气象都会采用传统的探空气球,那么这些气球上升到空中会怎么样了?爆炸还是被吹走了?其实两种情况都会发生,但对于其携带的探空仪器一般不会丢失,毕竟气象仪器都会有专门的定位装置,也会贴上了醒目的标签,让人们自觉上交气象仪器。
一、气象探空气球完成任务后一般是自我爆炸,只有少部分会重复使用
气象探空气球,其实就死气象局特意设计的探空仪器,把气象仪器绑在气象探空气球下面,上升到高空去探索气象。那么这些气球完成任务后会怎么样?继续飞出外太空吗?不会,基本上他们到达一定高度时候就会因为气压问题而发生爆炸,然后他们所携带的仪器就会丢回地球中。确实有部分气象探空气球是不会爆炸,但是他们也会设定专门的装置,到了一定高度就降落回地球中。
二、虽然气象探空气球在高空出现爆炸,但是其携带的仪器一般都会安稳降落在地球中,再通过GPS寻找痕迹
那么这些丢回地球的仪器可以找回吗?大部分都是可以的,毕竟气象仪器都设有专门的GPS,而且也会在仪器上面标注提示,让捡到的人交到政府部门且有奖励,所以大多数的气象仪器都是可以找回的。除非这些仪器被落在了悬崖峭壁或者深海之中,就会选择放弃领取,但大部分的仪器还是可以很好的回收再次使用,但对于气象探空气球基本上就是一次性用品了。
气象探空气球完成任务就会爆炸了,很少回再次返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