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和环境之间的关系_气候与环境
1.气候变化的因素和影响是怎么样的?
2.生物圈对气候的影响
3.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绿色空间有几天讲过,论文最好还是自己写。
1楼
《如全球气温上升6度》
气温升1℃ 美国粮仓变大漠 非洲大漠变桑田
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是美国的大粮仓,尤其是该州的沙山地区,出产美国最好的牛肉。但这片广阔的土地全是沙质结构。换言之,在6000多年前,美国的气温比现在高1℃的时候,这片肥美的草原其实是寸草不生的大漠。因此,如果全球的气温再上升1℃的话,美国的“粮仓”将重新变回大漠,将人类逼出这一地区。
今天全球最热的撒哈拉大漠可能会变得湿润起来,重现6000年前岩画中大象、水牛和野羊在肥美的草原上巡游的美丽景象。至于11000年来乞力马扎罗峰一直戴着的雪白冰帽将不复存在,使得整个非洲大陆成了真正的无冰世界。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雪将全部融化。
受全球气温升高1℃影响最大的是热带的珊瑚。其中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将会全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的排量增加,增加的二氧化碳融入海水中,使得海水的酸性大增,这对于海洋低级生命来说是致命的。
气温升2℃ 两极冰块消融 欧洲大陆变大漠
如气温上升2℃,地球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对于亲历过2003年欧洲夏天热浪的人来说,这将是莫大的灾难。在2003年的那场热浪中,至少有30000人死于酷热。
气温上升2℃意味着格陵兰岛的冰盖将彻底融化,从而使得全球海洋的水平面上升7米。科学家们做出这一推测的依据是,大约125000年前,地球的气温比现在平均高出1~2℃,结果全球的冰盖全部融化。
当气温上升2℃的时候,全球的山脉都会受影响,比如说为利马河提供水源的安第斯山系的冰架全部消失;加利福尼亚四分之三的冰峰雪原将消失。
全球的食物,尤其是热带地区的食物将会大受影响。三分之一的动植物种群因为天气的变化而灭绝。
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我们还想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内,那么从现在起还有10年时间让人类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
气温升3℃ 气候彻底失控 生态灾难全面上演
气温上升3℃是地球的一个重大“拐点”,因为地球气温一旦上升3℃,那么就意味着全球变暖的趋势将彻底失控,人类再也无力介入地球气温的变化。
气温上升3℃的灾难核心将是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由于气温的上升,今天仍占地100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将频频遭遇火灾。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干旱使得亚马孙热带雨林无力防火,一个小小的雷击都有可能引发热带雨林大火,最终烧毁整个热带雨林。一旦树林消失了,亚马孙林地上取而代之的将是荒漠。
气温上升3℃将使得南部非洲和美国西部开始出现更大面积的沙漠,使得成百上千万原来从事农牧业的人们被逼背井离乡。
在南亚次大陆,由于印度河水位开始下跌,印度与巴基斯坦因为抢水而爆发冲突乃至战争。在欧洲大陆和英国,夏季干旱高温与冬天极冷相伴而来,一些低海拔的沿岸地区被海水淹没。
气温升4℃ 1/3生物会灭绝 人类口粮受影响
气温上升4℃对于地球的大部分地区来说都是灾难。
这意味着数十亿吨被冰封在南北两极和西伯利亚的二氧化碳气体将释放出来,进入臭氧层,从而成为全球变暖的倍增器———加快变暖的速度。
此时,北冰洋所有的冰盖将全部消失,北极成了一片浩瀚的海洋,这是地球300万年来首度发生这样的现象,北极熊和其它需要依赖冰为生的动物将彻底灭绝。
南极的冰盖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南极洲西部地区的冰盖将与大陆脱离,最终海平面上涨,从而使得全球的沿海地区再度被海水吞没。
在欧洲,新的沙漠开始形成,并且向意大利、西班牙、希腊和土耳其扩展。在如今温度宜人的瑞士,夏季的气温将高达48℃,比巴格达还热。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将彻底没有冰雪,裸露出巨大的岩石。由于气温持续保持在45℃,欧洲人们被迫大量向北迁居。
气温升5~6℃ 绿树长到南北极 95%生物灭绝
气温上升5~6℃时,地球将面临着彻底的灾难。
科学家们在加拿大北极圈内发现了鳄鱼和乌龟的化石。这说明5500万年前,这些动物曾经在加拿大北极圈内生活过。因此,一旦全球气温上升5~6℃时,绿色阔叶林将重现加拿大北极圈,而南极的腹地也会有类似的情景。然而,由于陆地大部分被淹没,动植物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有95%的种类灭绝,因此地球面临着一个与史前大灭绝一样的最后劫难。
://v.ku6/show/jYVQMwpkk8YpoBZA.html
气候变化的因素和影响是怎么样的?
热带,低纬度: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萨瓦纳带)、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中纬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温带阔叶林带又称夏绿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寒带、亚寒带,高纬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
就全球范围来说,自然带的划分,早期主要是根据不同纬度所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差异,把地球表面划分为5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后来又根据各地气候、生物等差异进行了细分。
在大洋主要是根据海洋的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把大洋表层划分为7个带:赤道带,南热带、北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极带、北极带。
扩展资料
气候、生物和土壤等相互联系形成的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高形成垂直自然带。山地自然环境比低平地区复杂,所以山地垂直自然带比水平自然带复杂得多。
例如,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山地,南坡(阳坡)比北坡(阴坡)要获得更多的热量,因此,尽管 南北坡海拔高度大致相同,但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潮湿气流如果与山地延伸方向相垂直或斜交,那么,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一般说来,山地所处地理 纬度愈低、气候愈湿润、相对高度愈大,垂直自然带表现愈完整。南极大陆气候严寒,呈现茫茫一片冰原 景观,就谈不上真正的垂直自然带。
百度百科-自然带
生物圈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和陆地构成的复杂系统。气候系统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均能相互作用。比如海洋表面的温度分布是大气环流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而大气运动产生的风又能驱动海洋的上层环流,大气能够输运水汽,从而影响陆地的植被分布和表面径流状况,而植被的覆盖情况又能反过来影响地表的辐射收支,进而影响大气的温度场分布。
尽管气候系统是如此的复杂,但通过气候学、大气科学、海洋学等各个领域内专家的努力,我们对于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已经基本了解。这些因素,按照人类对其的贡献,可以分为2大类: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①首先应该提到的是太阳辐射。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忽略地热的作用),其辐射强度的变化对于气候系统有很强的作用。但是由于对于太阳辐射的观测历史较短,人们大多是用历史记录中的黑子大爆发来估计辐射的强弱。太阳辐射的变化曾被用来解释欧洲历史上的小冰河期。
②地球轨道的变化。因为地球公转轨道和自转状态的变化,也能导致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和分布的变化。并且对应这几个量,古气候的资料也发现了对应的气候周期。相应的理论称之为“米兰科维奇理论”。
③板块运动。地球表面是由很多的板块组成的,而且板块是运动的。板块的运动会改变海陆的分布,从而改变地球表面辐射的分布,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些都会引起气候的变化。因为板块运动的速度非常非常慢,这种影响的尺度应该是百万年级的。
(2)人为因素:
①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在空气中含量的变化通过温室效应可以导致大气温度发生相应的变化,再通过各种反馈过程,从而引起整个气候系统的变化。主要的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甲烷和氟利昂。
②气溶胶。人类燃烧化石燃料还会排放大量的气溶胶,比如烟尘、硫化物等等。气溶胶对于气候的作用主要有2种:1)直接影响太阳辐射;2)形成云影响太阳辐射。因为云对于辐射的影响比较复杂,所以对其第二种作用的估计还不是很准确。有报告显示人类排放的气溶胶对气候的整体作用是降低温度,也就是说,空气污染反而缓解了全球变暖的趋势。如果我们将来把污染治理好了,就相当于又对全球变暖作出“贡献”了。
地表状况的改变对气候有影响③地表状况的改变。地表状况的改变会影响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反射强度,因此也会对气候有相应的影响。
当这些自然因素或者人为因素发生变化之后,气候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就开始起作用。这些反馈机制主要包括对地球辐射、水蒸气、冰、云和大气海洋环流的作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就导致了我们看到的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使珊瑚岛礁被破坏
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增加。
气候变化使鱼类的多样性锐减
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洼地带甚至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的身体健康。据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如果温度升高超过2.5℃,全球所有区域都可能遭受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所受损失尤为严重;如果升温4℃,则可能对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全球经济重大损失。据2006年我国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农业、水、自然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方面,可能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增加、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北方地区水供需矛盾加剧、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生物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台风和风暴潮频发、沿海地带灾害加剧、有关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
由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已经适应今天以及最近过去的气候,因此,如果这些变化太快使得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不能适应的话,人们将很难应付这些变化。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会对基本的人类生活标准(居住、食物、饮水、健康)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对于所有的国家,极端天气气候发生频率的增加将会增大天气灾害的风险。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影响,其中一些变化实际上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负面影响。据统计,1950~2000年,特别是1990年以后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急剧增加。原因有2个,①极端天气的增多,②我国总体经济体量增加,因此经济损失绝对值大幅升高。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以负面为主。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气候变化将使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大;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的传播范围可能增加;与高温热浪天气有关的疾病和死亡率增加。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尤其是江河流域和海岸带低地地区以及迅速发展的城镇,最直接的威胁是洪涝和山体滑坡。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水和能源短缺、垃圾处理和交通等环境问题,也可能因高温多雨而加剧。
由于全球增暖将导致地球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使人类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业已建立起来的相互适应关系受到显著影响和扰动,因此全球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问题得到各国与公众的极大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而且是能源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气候变化对玉米也有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负面的。预计到2030年,我国3大作物,即稻米、玉米、小麦,除了浇灌冬小麦以外,均以减产为主。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也很大,全球变暖使水循环的过程速度加快,降水的空间不均匀性增加。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也有影响,如长江上游降水量的增加,导致地质灾害的频率会增加,对三峡水库的安全运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影响青藏铁路和公路,大大增加铁路和公路运行维护的投资。
同全球一样,我国的气候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候变暖远远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威胁,这种威胁仍将持续并不断加剧。科技界应当特别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取适应和减缓措施,不断提升气候系统、生态、环境保护的层次和水平,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公众和科学家的共同愿望。
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严格意义上讲,生物圈是气候的标志。所谓生物圈对气候的影响,是指气候与植被的关系问题。
生物圈与气候的关系中,首先是气候与植被的关系,因为植被在生物圈中,尤其是在陆地部分,具有最大的生物量,也是各种动物与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物圈中植被的代表性最大,它也是气候、土壤等环境最显著的指示。在陆地的生态系统中,植被的重量或体积占90%-99%以上,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研究中以植被为主体。生态系统是以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的自然生态环境。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大约为海平面上下垂直约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有生命存在和由生命过程变化和转变的空气、陆地、岩石圈和水。从地质学的广义角度上来看生物圈是结合所有生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全球性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与岩石圈、水圈和空气的相互作用。
生物圈是一个封闭且能自我调控的系统。地球是整个宇宙中唯一已知的有生物生存的地方。一般认为生物圈是从35亿年前生命起源后演化而来。
生物圈包括海平面以上约10000米至海平面以下10000米处,包括大气圈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生物的“立足点”),水圈的全部(距离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但是,大部分生物都集中在地表以上100米到水下100米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等圈层的交界处,这里是生物圈的核心。
地球与太空几乎没有物质交换,但却接受大量太阳辐射能,太阳能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能量在生物圈中逐级传送,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发到太空。地球内部也产生大量残骸(包括煤炭等)中,但地球总体的能量收支大致平衡。到达地球外层空间(60公里高空)的太阳辐射量是恒定的,约为2卡/(厘米?分),称太阳常数。但平均说来只有一半(约47%)到达地面,另一半(约53%)于途中被反射或吸收掉。生物圈各部分实际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差别很大,这是由于纬度、季节以及大气透明度(云层)的影响造成的。热带地区全年接受比较直射的阳光,因而辐射量最大。
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匀分布,造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从而影响了地球上的生物分布;它也是地面气流(风)、水流和水汽循环的主要动因。
生物圈中的能流与物流是相伴随的,因为太阳辐射能先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体固定下来,然后以化学能的形式沿食物链逐级传递。动物和微生物的取食活动就是传递能量的方式。一般说来,化学元素之进入生物体内是靠生物的主动摄取,而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运动则是由气流和水流来完成的。陆地生物生存于大气之中,气态营养物和废物很容易在生物与环境间循环运动。一般可溶性物质是随水进出生物体的。就全球来讲,江河中所携带的可溶性物质,只能随水流由高向低移动,最后归入湖泊和海洋。当湖水和海水蒸发时,这些物质被留下,有的还形成沉积物。能以气溶胶等形式回到陆地的极少。因此液态的物质循环常常是不完全的。
在地球上植被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比如地球分为几个带,这几个带的气候不一样,因此其水热的组合也不一样,所以植被的分布不一样,有的是森林,有的是草原、有的是荒漠,所以一般说气候对植被的分布是具有决定性的,但是在同一气候条件下由于地形地貌、土壤等情况不同,也会造成植被的分异。所以人们研究植被在地表上的分布,主要是看其与气候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于搞植被研究的人来说,气候与植被的关系是一个经典的、历久常新的课题,始终在探索气候与植被有什么关系,现在主要是进行量化的,甚至用数学模型来表示气候对植被的影响和植被依赖气候分布的关系。现在对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几乎都起源于气候与植被关系的研究,这是最基础的。
植被的分布、植物的进化演化退化过程,气候总是一个重要因素。不足的是植被对气候的反馈,过去双方的研究都不够,因为植被不仅仅是被动的受气候的影响和控制,植被本身对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作用以及对气候的反馈,如调节温度、水分的作用也会影响到气候,虽然其影响较小,但主要体现在小气候和地方气候上。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太了解地球表面的植被对气候有什么重大的影响。人们都知道,大气中的氧占23%,但并非地球刚形成就如此,而是植物的大量出现、繁衍,才逐渐改变了大气的结构。大气结构的变化对整个气候系统的影响是很大的,如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全球变化的基础就是二氧化碳的增加,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植被对气候的反馈是很强的,但是这部分的研究恰恰是最弱的,这不仅是植物学界的问题。人类对气候的控制能力有限,也许将来会加强,但是通过植被来控制或改善气候、防御灾害是人类常用的手段,而且永远不会过时。
伴随着风暴等天气模式的改变,气压变化会对身体产生一定影响,有些人对此尤其敏感。
1、头痛/偏头痛。
气压低与偏头痛的发病和持续时间有直接相关性。研究人员指出,低气压会造成大气和鼻窦之间产生压差,从而导致头痛或偏头痛。当鼻窦充血或阻塞时,问题会加剧。
2、关节疼痛。
气压及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和膝关节疼痛程度之间存在联系。这可能是由于气压影响了连接关节囊的液体黏度,也可能是它触发了关节神经末梢的疼痛反应。不管是哪种情况,当暴风雨来临时,有些人会感到关节疼痛。
扩展资料:
气象灾害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4、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5、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6、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7、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8、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9、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人民网-天气变化带来三种身体不适